-
第一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发展的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一个长期的永无止境的目标。党中央将它作为重大战略目标加以推进,是在我国对内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对外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背景下,在国家经济社会生活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发展和市场竞争而产生的社会分化,不同阶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青藏铁路通车
党的十六大在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党的十六大以后,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胡锦涛在2005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决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即: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既要从“大社会”着眼,把和谐社会建设落实到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在内的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又要从“小社会”着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刘 鹤
来源: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2006年11月06日 00:00
内容提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等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没有先例的。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凝聚全国人民的意愿,大胆进行理论和制度创新,勇于进行开拓性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飞跃。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刻总结我们党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为推动这项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
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在我国实现社会和谐的历史性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我们积累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统筹协调各方面重大关系等促进社会和谐的丰富经验,也有过“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的深刻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变。2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和谐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开拓了新局面。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坚持体现公平正义和利益兼容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根本遵循。
《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还明确了三个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各种挑战。在这样的关键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其建设者是全体中国人民,其享有者也是全体中国人民。这就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体制、动力和目的,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加以推进。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利益分配的机会和过程公平,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诚信友爱,就是全体人民都要诚实守信、相互帮助,各族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通过合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创新,使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力、创造才能得到尊重和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调动;安定有序,就是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得到广泛认同,经济和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类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活动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这个总要求,是社会和谐与否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主要衡量标准,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参考系。
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必须从执政为民的根本执政理念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从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选准切入点。这就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又是现实的、具体的。必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社会事业,特别是加快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和司法不公等突出矛盾;必须建设和谐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努力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节能降耗,推进社会组织和管理方式创新,解决好人与自然环境和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方面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同时,从这些切入点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实现新的跃升,才能更充分地体现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
目标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未来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准确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真分析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提出这一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至少有五个新变化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领域出现新矛盾。我国在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凸显,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引起广泛关注,各种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大量出现。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历史时期,如何处理好增长与分配的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妥善处理各类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经济增长面临新制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新的制约。劳动、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这四大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正发生很大变化。自然资源的约束全面强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加上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土地、淡水、石油等资源的制约尤为严重,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变化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力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在快速增长过程中,怎样使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人力资本不断得到提升,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是我们不能不切实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社会心理出现新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我国社会的心理状态也出现了新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强民主法制的要求和变革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十分迫切,对保护产权和各项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道德失范,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改革攻坚出现新特点。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使我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下一步,改革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深化改革必然要调整各种既得利益,这使改革的难度明显加大。
和平发展面临新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逐步成为大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正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向,对重要商品价格也产生重大影响。还要看到,我国的和平发展明显受到大国势力的制约,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面对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用法律形式加以完善;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管理;就是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确保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保护人权和产权。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就是要做到: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结构强化的势头得到扭转,高收入和低收入者比重较小、中等收入者比重不断扩大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及确保这个格局的分配秩序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进一步规范,机会和过程公平的分配秩序使分配结果趋于合理,全体社会成员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新的进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财产普遍增加。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充分就业,在提高城市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就是要做到:政府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更加合理,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产品的质量显著提高,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政府职能转变有较大进展,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就是要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取得广泛共识,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就是要做到:全社会更加团结和睦,公平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健全,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社会生产力得到不断解放和发展。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分工合理、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完善的互补型网状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方便感和安全感。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就是要做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降低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以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享用上安全的食物,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在明确提出这些主要任务的基础上,《决定》强调,要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基本原则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首先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判断。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不承认矛盾,而是要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使发展更平衡、利益更兼容、关系更融洽。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这就要求我们既从财力物力的可能出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矛盾和问题,又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总之,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加以推进。在这两个重要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六个重要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出,《决定》的指导思想突出了人民利益的问题,目标和主要任务围绕的核心问题也是人民利益,同时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社会财富增加了,才能形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雄厚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和制约因素的变化,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改革为动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快社会领域改革的步伐,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逐步形成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坚实的制度支撑;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
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稳步推进国家管理行为的法制化、规范化;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发生的新变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广泛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依据法律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改革就没有动力,不发展就没有物质基础。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到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和谐社会建设是为了人民,和谐社会建设要依靠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享有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真正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这“六个必须”的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我们要按照这些原则的要求,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 2006年11月3日编 辑: 系统管理员
责 编: 苏大城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以建设民主法制、人民权益保障、合理收入分配、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富足生活、社会就业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展、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形成、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建成、社会管理体系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
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及它如何体现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其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共产党在2004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顷耐迹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变化的国内格局,党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要求,正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理解这一理念的前提是正确把握“人”的内涵,重点是深刻认识对“本”的界定,实践诉求是高度关注民生。关注民生包括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发展民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改善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现实路径。
以亩迅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是保障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发展民生、贯彻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终极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以民为本,时时处处为民着想。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特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等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局的基本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出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决定》正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要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原则是一个整体,它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未来15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向和路径、动力和机制以及需要把握的重大关系。-
如何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我们应该保证出台的法律都是良法,有原则性立法计划,回应全民立法热情,保证立法活动有序进行。其次,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依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积极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提高人权保障水平的根本。 必须依法明确行政权力边界,依法约束行政权力行使,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 只有把行政权力限制在法治框架之中,才能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完善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认真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完善司法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认真总结我国司法实践经验,从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影响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入手,完善刑罚执行、教育矫治、司法鉴定、刑事赔偿等制度。
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法规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务。保证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为了加快法治建设进程,早日实现文明法治社会。加强法治建设要从五个方面来思考,抓住关键,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加强法治建设。
第一:党委发挥领导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逐步做到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变成国家意志来实现领导,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和法律程序去解决矛盾和处理问题,确保法治建设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第二:人大发挥主导作用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要在同级党领导下,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把法治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体系也应当成为法治建设的组织实施体系。在组织协调法治日常工作和依法履行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职权时,扎扎实实而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一府两院”(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发挥执法主体作用 。行政机关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最大,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也是机构和人员最多的部门,大部分的法律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机关在法治建设中占有突出的重要位置,依法行政是法治的核心,是优化经济环境、增创法治优势的关键所在。而司法工作同样是法治工作的主要环节。应该说,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法治建设中处于执法主体的重要地位。
1.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立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加强执法工作: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关键,要加强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执法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加强司法工作:司法是法治建设的保障,要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司法要坚持独立、公正、廉洁的原则,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普及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5.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法治建设的必要条件,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国际合作要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公民要提高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
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任务。首先,国家和政府需要在政策和行动上实行平衡,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护环境。具体而言,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1. 提倡绿色投资: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引导人们加大环保方面的投资,如共同投资的谢列克风电场、卢赛尔体育场、雅万高铁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2. 加强环境监管:政府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包括空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温室气体减排、环境法律和监管等,以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法规。
3. 推广绿色技术: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设备和电动交通等方面的进步,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倡导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人们选择环保产品和服务,如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各领域,推动共建国家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的来说,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绿色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政策和行动,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处斗键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的矛盾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和人居环境的矛盾日益增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从三个方面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一、由单纯注重GDP增长向注重绿色GDP转变,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衡量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GDP增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各地为追求GDP增长速度都不懈努力,但不少地方GDP上去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环境污染。为此,从现在起,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推行绿色GDP核算,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优化投资结构,坚决控制低产出、高污染的投资项目,优先保障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税收贡献大的项目,鼓励集约型、规模化开发,确保优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二是在提升传统产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提升高新企业的产值比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以环境管理认证为切入点,限制企业排污,使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生产转变。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促进废气、废渣、废水及生产垃圾的综合开发利用。四是要加大查处排污行为,坚决刹住乱排乱放的现象。
二、由“饥不择食”到“择优录取”转变,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为改变落后面貌,近几年,各地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招商初始阶段,为吸引外商投资,在用电、用水、用地方面出台了许多优惠的政策。然而,如果初始招商阶段“饥不择食”,粗放、盲目招商,就会造成了土地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制约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第二次西部大开发和省市区域战略的实施的机遇,东部地区许多制造业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要从初始时的“饥不择食”中转变过来,按照产业发展规划方向,开展定向招商,科学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控制污染企业的进入,注重引进项目的质量,优先引进耗能小、污染小空庆巧的清洁型企业,对有污染排放的企业,严格按照污染物排放的有关标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和审批,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一律不办。对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在项目建设的同时,依据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严格要求同步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差乎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后,环保部门严格按有关标准,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才允许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千万不能走东南沿海“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
三、由“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处理好产业集聚与资源集约的关系
产业集聚是提高区城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行业越集中,资源利用率就越高,污染的治理也就越容易。我们要把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按照节约、集约的发展方向,大力倡导工业进园,推动产业园区化。通过减少零星工业用地供给等措施,逐步使有技术、有规模、有税源、污染小的项目进园区发展。在抓好工业园区的同时,必须着力抓好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能源不足、环境压力、土地限制将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及早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环境也是竞争力”的思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推动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加强环境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人们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物质文明,又要推动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要建设经济强国,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金山银山,建设实力中国,又要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
1.加强立法工作:立法是法治建设的基础,要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立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加强执法工作:执法是法治建设的关键,要加强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执法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3.加强司法工作:司法是法治建设的保障,要加强司法工作,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司法要坚持独立、公正、廉洁的原则,加强对司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4.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普及性、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5.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法治建设的必要条件,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国际合作要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法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工作,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公民要提高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共同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
如何与国际社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首先,我们需要倡导和支持国际合作,以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金砖+”合作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是在金砖国家基础上形成的更广泛的合作方式,旨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并涉及众多领域。在“金砖+”中,各国可以加强合作,共享技术和知识,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尊重文化和制度差异,加强沟通与协调。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获得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了尊重文化和制度差异的重要性,并为各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与国际社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做法
(一)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大国往往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因素,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二)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冷战思维、军事同盟、追求自身绝对安全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是共同发展。要增强各国发展能力,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本国自身努力,各国要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要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各国要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要创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优化发展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四)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五)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倡导合作意识、和平发展思想和共同利益观。在追求本国意识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促进人类共同利益。
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尽力恢复世界经济。
在充满不确滚埋定性的全球变局中,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信步伐,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稳定力量。中国承诺筹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积极扩大型备州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营造内外卜蔽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1.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合作中,应该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2.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立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制度保障。
3.加强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各国应该加强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文化基础。
4.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5.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国际安全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与国际社会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强文化交流,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国际安全合作,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和谐
发展经济有两个层面。一个方面是增长社会经济总额,社会经济总额的增长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钱的价值是否得到应有的增长,最明显的就是以生存消费来作为参照,不是以流通在世面上的10劵和100券来作比较。再一方面就是社会经济总额不变拉开贫富差距,在人们求生的本能中剌激产品的增长来达到产值增长的目的。
从实质来看,所谓的公平公正,是弱势与弱势之间、强势与强势之间的比较,并不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
在经济社会中,金钱的影响力最大,在社会竞争中人们与生俱来的私欲在无形中受到了剌激而不断强化。人与人之间本生存在着(能力、学识、性向、关系等)各方面的差异,使人类产生了两极分化。所谓的公平正义就可以不言而喻了。为了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和谐,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制定和执行公平的税收政策: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为公共服务提供资金支持,比如教育和医疗,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2.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社会公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3. 创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的增加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4. 加强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通过加强社会公正和法治建设,可以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对待,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5.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从而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快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公平要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效率也要以公平为前提才得以持续。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统筹兼顾、有机结合,避免在现实中剑走偏锋、顾此失彼。 既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效率而在客观上造成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马太效应,也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公平而影响社会活力的释放。 以提升效率不断做大蛋糕,以促进公平分好蛋糕,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既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又让每个人都分享成果、参与其中。
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要义的体现。主旨是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谐发展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诸如: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等。
1.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注重社会公平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3.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政府应该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4.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影响社会公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应该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5.加强法治建设:法治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和谐,需要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教育公平,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
-
- 标签: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