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PT之道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简介

    如何制作优秀的演示型教学软件,并很好地运用它,是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个ppt优秀案例:

     

    • 1.目的明确,选题恰当


    明确制作教学软件的目的是为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呈现所要表达的信息,而不是为了表现教学软件本身的制作技巧。无论是文字、图片、声音还是影像、动画,如果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都应该剔除。
    演示型教学软件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以动画、影像等形式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宏观,所以,一些难以用传统教学手段表现的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恰是编制演示型教学软件很好的选题。例如,在语文或科学学科教学中利用一些影像、声音片段,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都不失为好的选题。相反,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认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取代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把一些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表现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 2.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演示型教学软件本身从来不是演示的主角,它的目的在于支持教师的叙述,而不是使教师成为多余的人。学生倾听、感受或接受教学软件传达的信息,不要让教学软件喧宾夺主,不必过于繁杂,应力求简洁。教学软件呈现内容混乱越少,它提供的视觉信息就越直观。
    (1)提纲挈领
    教学软件上展示的文字不宜太多,首先要展示的是所讲内容的纲要或各级标题。
    (2)层次分明
    通过使用不同的序号或项目符号,把所讲内容的层次关系展示出来。无论是在同一页面上,还是在不同的页面之间,同一个级次的问题要使用同一类序号或项目符号。
    (3)重点突出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必要的知识点都需要在教学软件上展示出来。
    (4)释疑解惑
    遇到学生不亲眼所见就有可能不明白或搞错的字和词(如“飞燕”和“飞雁”读音完全相同,容易混淆),要尽可能在教学软件适当的位置展示出来。
    (5)注明页码
    对那些在教材中已经讲解得很好的概念和原理,在展示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对应讲解的教材页码在教学软件上标明,给学生课后阅读教材以提示和引导。

    • 3.信息适量,适度运用


    演示型教学软件的信息量应该适中。以幻灯片制作为例,每张幻灯片中文字的数量不宜过多,30~60字之间比较合适,对于内容较多的问题或概念,可以拆分成两张。一般认为,每张幻灯片传达5个概念效果最好。7个概念人脑恰好可以处理,超过9个概念,学生的认知负荷就过重了。
    幻灯片中的素材和动画的运用要适度。可以根据需要在某些幻灯片中加入声音和图片,如果影响到教学效果,就要谨慎使用了。比如说在有些教师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喜欢加入一些声效(打字声、门铃声、敲门声等等),可能认为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比较有趣或者帮助学生提神。但事实并非如此,某些突然出现的声音极有可能扰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引起学生的反感,成了课堂中不和谐的音符。所以如果不是为了教学需要的话,大可不必插入一些多余的声效或动画小图片等。
    同样,动画效果也是如此。幻灯片不可缺少动画,加入一些动画当然不错,可以使画面更生动一点,但是应谨慎使用。对于画面上展示的要点来说,使用简单的从左至右显示就行了,但移动或漂动动画就显得过于沉闷与缓慢。至于幻灯片之间的过渡,只需要使用二到三种类型的过渡特效,不要在所有幻灯片之间添加特效,过多的动画只会不经意间打断学生的思维,分散学生注意力,也会添加学生认知的负担。

    • 4.结构清晰,便于操作


    演示型教学软件应该具备良好的结构设计,页面与页面之间可以进行适当的链接跳转,辅助内容的呈现,但是结构一定要清晰,尽量避免一些不恰当的跳转。跳转太复杂、太乱,嵌套层次太多,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迷航,影响演示效果。另外,教学软件的操作应该简单,教学软件界面上应有简明的操作标识,特别是应有选择演示内容的功能,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方便地根据需要取舍教学软件中的内容进行演示、播放。当授课教师如果有不正确的操作时,教学软件的演示不应出错或“死机”,应不应影响教学软件的正常功能,便于课堂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从而不影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 5.界面友好,画面和谐


    美观清晰的画面、适当的动态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使演示型教学软件具有亲和力。画面可以简单,但是不能粗糙。不必做得非常精美,但至少不应该影响视觉效果,起码能让人看起来觉得不难看。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不应过滥地应用它们,否则也会成为一种课堂干扰因素,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不好的效果。例如,不恰当地应用与主题无关的装饰图,全程配以无法关闭的背景音乐,运动不停的动态标题等,这些都应避免。
    另外做教学软件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软件应用的环境。有些教学软件在电脑上看得很清晰,但是通过投影机放映出来后,效果却差强人意。这可能跟投影机的效果或者周围光线有关系。所以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可视性好的画面。要让班级后排的学生也能看清演示内容,教学软件的文字、图形等要做得大一些。如果文字内容一屏显示不完,可以做成几屏。背景与文字应有较强的对比度,应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如蓝色与白色。

    • 6.加强交互,教学互动


    演示型教学软件的交互功能比较简单,在演示过程中只要按照预先设计的步骤往下运行就能满足需求。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灵活运用,使其更具交互性。这种交互作用是学生通过授课教师的操作间接地实现的,常常是与课堂提问的形式相结合,达到反馈教学信息的目的。问答、判断、选择等形式都可以具有交互功能,如果设计得当,还可以有一定的智能化。例如学生对某问题答错了,计算机会自动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等。传统板书教学中,对于逻辑推理性的问题,在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师生根据一条非常明晰的思路逐渐推进,直至得出结论,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方式下,有些教师的教学软件无法体现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推理过程,只是罗列出相应的结论,进行线性思维。没有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很容易抑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掌握了制作技巧,完全可以通过流程的设计,辅助以动画的形式,很好地演示出逻辑推理过程,这样的效果甚至比板书的效果更好。
    另外,交互性还体现在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交互,比如超链接、各种开关等,允许教师以不同的方式选择使用软件。以上说的只是优秀演示教学软件应该满足的一些基本要求,真正要制作出一款优秀的教学软件,还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有一点是最主要的,教学软件是为了教学服务的,一切都应该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 标签:
    • 学生
    • 教师
    • 幻灯片
    • ppt
    • 效果
    • 动画
    • 技巧
    • 演示
    • 制作
    • 教学软件
    • 内容
    • 展示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