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霾拨散是晴空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心霾拨散是晴空


    心霾拨散是晴空


    案例背景

    一位班主任急匆匆地来到我的心理工作室,说她班上有一位有自残行为的女孩,请求我帮忙辅导。事不宜迟,辅导时间预约在当天放晚学以后。

    师生陆续离校后,班主任准时领着一个胳膊上包有纱布绷带的女孩来到我的工作室。小女孩扫视了一眼咨询室,就低着头,站在班主任身旁,刘海遮住了大半个眼睛,脚无意识地随意擦着地上的一块脏迹。

    女孩叫张小丽(化名),15岁,学习成绩较好。女孩的父母在她三年级的时候离婚,她跟着爸爸。

    据班主任介绍,以前这个孩子与一位最好的同学闹意见后,用刀划过手臂;上个月与妈妈在电话里发生冲突,也用刀划过手臂;今天中午一个人在寝室用刀划手臂,被同学撞见,赶紧抢过刀,然后报告班主任。


    案例描述

    听了班主任的介绍,我初步了解到这个女孩面对重大生活事件的行为模式,即她在遇到重大生活事件时释放负性能量的行为模式是攻击自己、伤害自己。今天中午的自残,一定是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或困惑。

    基本情况了解后,我请班主任先回避,于是我的辅导正式开始。

    我递给她一杯热水,示意她坐下。

    她先开口了:“老师,没什么,我划着玩的,你别管我,不耽搁你的时间了!”我知道这个孩子在拒绝我的帮助,她的心理防御机制很重;同时折射出这个孩子可能没有安全感。如果不建立亲和的咨访关系,不减弱她的防御心理,咨询就很难有进展。

    我立即接上话茬:“划着玩的?看到你把自己的胳膊划成这样,真是心疼!”

    可能是很久没有听人说过疼爱她的话了,女孩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了头。

    我接着说:“我也有一个女儿,比你大5岁。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骑自行车摔到地上,胳膊上划了好长几道口子,在送到医院包扎时,我的心比女儿的伤口还要痛……”

    您真好,您女儿真幸福!”她的眼睛红了。

    看到你今天的情况,不知怎么了,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儿。我也乐意像对待我的女儿一样来帮助你”。

    谢谢老师!”她的态度明显好了很多。

    告诉老师,划自己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张小丽摇了摇头说一点儿都不疼。我的心为之一震,胳膊上伤痕累累,居然说不痛!我凭着咨询师的职业洞察力,敏感地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这个女孩内心一定很痛苦。当一个自残的人感觉不到身体痛的时候,必然是因为内心的痛比身体的痛还要严重。

    不管遇到什么困惑,老师都愿意陪你一同走过!”

    她擦了擦眼泪:“老师,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因此一直很苦恼,有时觉得活着真没意思。其实我知道我的想法不对,但我真的很在意呀!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说完就出声地哭起来。

    这个孩子的心理困惑终于露出了端倪,体相烦恼是导致她不快乐甚至自残的直接原因。体相烦恼就是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自己的容貌、身材不符合期待而深深的自卑、烦恼。不管怎样,她愿意向我表白真实的内心世界,说明她已经初步对我有了一些信任感。

    我递了一张纸巾给她,说:“老师很理解你作为一个女孩面临的烦恼,也很感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愿意为你提供心理学帮助,和你共同走出困惑。”

    她点了点头。

    我问:“爸爸知道你今天的事吗?”

    她抢过话:“老师,您千万别跟我爸爸说,我跟班主任也交代了的。”

    我疑惑地望着她。

    老师,您不知道,我爸爸是天下最伟大的爸爸,为了我,多次放弃建立新家的机会。特别是他最近身体不太好……”说着呜呜地哭出声来。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对于有自残行为的受助者,必须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我是从寻找社会支持系统入手的,看来,这一招已经奏效。只是这个社会支持系统还很单薄,只局限于她爸爸一个人,系统不强大,应该帮助她扩大社会支持系统。

    嗯,你怕爸爸伤心,是吗?其实,除了你的爸爸,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你,包括你的亲人、朋友、班主任、同学在内,他们痛苦着你的痛苦,幸福着你的幸福。你很阳光地站起来了,就为一群人撑起了幸福和希望的蓝天;你倒下了,在你爸爸等关心你的人眼里,天就塌陷下来了。为了自己,也为了亲朋,你应该努力!”

    张小丽使劲地点了点头。

    第一次辅导结束了,我们约好本周六讨论体相烦恼的问题。

    星期六一大早,她就坐在我工作室门口等我。

    按照辅导计划,第一件事是让她找出所有对自己长相不满的地方。她尴尬地笑了笑,罗列如下:太胖,左额头上有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疤痕,是小时候不慎摔伤留下的。

    接着我们讨论体相烦恼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通过讨论她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1.体相烦恼使自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从而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2.体相烦恼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影响学业成绩;3.体相烦恼导致她自我评价水平很低,导致自残的行为和自杀的想法,生活满意度降低,影响幸福感。

    我明确告诉她,体相烦恼基本上是错误认知造成的。心理学认为,不是事件本身导致烦恼,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或者态度导致了烦恼。我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在路上遇见同学后说了一句话“你这人真好!”。针对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a同学可能会想:“他在夸奖我”,因此,会产生“高兴”的情绪;b同学可能会这样想:“我没这么好哇,他是不是在讽刺我?”于是很生气,产生“愤怒”的情绪;c同学可能这样想:“我没为他做什么呀,他可能是在讨好我,想利用我,我最瞧不起这样的人!”于是提高警觉,产生“厌烦”的情绪。

    你看,面对同样一句话,为什么产生的情绪体验却不一样?”我问她。

    是人的认知造成的”,她的悟性很高。

    所以,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张小丽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儿对我说:“老师,你的意思是换个角度看问题,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就改变看法,是吗?”

    我笑着点头。我借鉴钟志农、刘鹏志、周波等名师辅导学生走出体相烦恼的经验,把辅导重心放在认知重构上。

    接下来的环节是用“虽然……但是……”造句。我给她举了一个例子:虽然你长得比较胖,但是不是那种病态的胖,让人看了很舒服。

    她很满意我的造句,也接着也造了一个句:“虽然我长得胖,但透射出一种青春的活力。”

    虽然我脸上有块疤痕,但是……”,她欲言又止,一直没下文。看来她还是对脸上的这块疤痕不能释怀。

    我对她说:“其实这块疤痕并没有对你的外貌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即使你不故意用头发遮盖它,别人也不会很在意。之所以你会非常在意它,是因为你总是拿着一个放大镜在观察它,于是发现越看越难看,其实问题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

    我接着说,“老师试着造一个句:虽然你脸上有块疤痕,但是很幸运,因为它长在了发际处,而不是显眼处”。她眨了眨眼,想了一会儿,笑了起来,看来对我的造句很认同。

    接下来她拿起笔连续造了几个句子:“虽然我额头上有块疤痕,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只有硬币大小,而不是像碗口那么大;虽然我额头上有块疤痕,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只是一块,而不是像长满了脸;虽然我脸上有块疤痕,但是很幸运,因为它并不影响我的美丽。”

    很好!老师再送给你一句话:接纳不能够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你已经接纳了自己不能改变的体相,那你想过哪些方面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可以改变的呢?”

    嗯,比如说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平衡,每天坚持锻炼1小时……”

    我微笑着望着她点头:“那我们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下周六还邀请你到工作室来,讨论一下释放负性能量时的行为模式,好吗?”

    她又一次使劲地点了点头:“真的很感谢您!”


    案例反思

    承接这项辅导任务后,我的心里很清楚:减弱张小丽的防御心理,走进她的心灵是突破口;危机干预是当务之急;化解体相烦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感触最深的体会是:

    第一,爱是最好的心理辅导技术。在这个案例中,张小丽开始的态度分明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因为她有很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我成功地运用同感、自我开放等技术后,咨访关系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这也是决定性的突破口。

    第二,高扬生命的主旋律。生命是第一位的,心理辅导老师更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受助者无论是什么原因需要帮助,当发现他们漠视生命、轻视生命的时候,当务之急就是心理危机干预。在本次咨询中,我抓住了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就是寻找社会支持系统。

    第三,放飞孩子的心灵。在这个案例中,我主要采用了认知疗法,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张小丽的负性情绪,从而学会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是一条河流,如果在河流的某一段被污染或者出现了杂质,河水就会变得不清澈,流动就会受阻,心理冲突就产生了,所以需要我们教师去疏导。我觉得我们心理辅导教师应该像治理黄河、长江一样,不拦、不堵,只疏、只导,因势利导。






    • 标签:
    • 心理型退缩
    • 抑郁问题
    • 极端行为
    • 单亲家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