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字策略补充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字形,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有关资料表明,儿童对汉字的记忆成绩,听、写总是落后于读音和释义,字形的遗忘率最高。因此,怎样使学生巧记汉字,早已成为识字教学中引发探讨的问题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等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正在发展和做事没耐性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应用以下几种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

    1、借助色彩

         课堂上我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入和人”时,将两个字的偏旁“撇和捺”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便强化学生对汉字“入和人”的记忆。

    2、利用图画识字

      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水、火、田”这些字时,利用书中插图,指导学生比较图与字,很快就能记住这些字。另一方面,可以利图片,如教学“号”字,在课件上出现“号”的图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3、借助猜字谜

      遇到难、易错的字,借助猜字谜教学。如教学“合”字:一人一口;“好”字:这个女子真不错。如“工”字: 可以说成“二”加“ 1 ”;猜字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4、读儿歌

      儿歌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创编儿歌教学生识字,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编儿歌识记生字,如“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再如,学生编的儿歌:“上学去,背书包,吃饱饭,不要跑;洗衣服,用水泡,过新年,放鞭炮。”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5、比一比,在生活中识字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比如搜集商标识字,剪贴报纸识字等,并且比一比,评出“识字小明星”,学生生活中识字的积极性会跟着提高。

    6、归类识字法

        把相同偏旁或部件的字放在一块记,可以更省力。如在教学《操场上》这一课的“打、拍、拔”,“踢、跑、跳”时,我让学生通过演一演,发现“打、拍、拔”与手有关,“踢、跑、跳”与脚有关,后来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字。

    7、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来识字

        引导学生做一做识字中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兴趣盎然。尤其是“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学生最喜欢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识记了很多汉字中的“双胞胎”,汉字中的“亲兄弟”。例如:“蛙、挂、娃、哇、佳”这都是汉字中的亲兄弟,像这样的形近字还有很多,我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帮助学生识记。例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清、请、睛、情、倩、晴、蜻、精”等字,这是一个大家庭,可编成一个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方说清,有言去邀请;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浓;丽人留倩影,日出天气晴;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

    8、编故事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根据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编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识字。如:教“美”字时,编的故事是:小红家有一只听话的小羊,只是这只小羊的尾巴特别小,几乎看不见(出示“羊”字头),后来小羊一天天长大了,尾巴也变大了,可真漂亮。(在“羊”字头下补充“大”成了“美”)。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汉字,而且这种记忆也较为深刻。

    • 标签:
    • 教学设计
    • 识字教学
    • 策略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