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沟通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沟通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沟通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案例描述】我们班一女生y因迷恋网络,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她在学校时上课精神萎靡不振,一旦回到家精神百倍一头扎进电脑中,做作业马虎了事,原本学习一向名列前茅的她在一次月考中落到了二十名左右,老师惊呆了,家长也懵了。更可气的是她对成绩的下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家长着急,老师纳闷,这样一个平时性格温和,成绩很不错的她是怎么了?老师与家长沟通,找小孩促膝谈心,想从根本上了解导致y学习急剧下降的因素,一开始时,她不愿说心里话,在多次疏导性的谈心之后,她终于向老师吐露了实情,是前一阵子开始上网听歌、看电影、qq聊天、打游戏,从而对网络产生依恋,平时在上课、做作业时脑海里想的全是网上的内容。
找到了原因,现在是要针对情况怎样来帮助她摆脱网络。作为班主任,我耐心与y沟通,答应和她成为好朋友,对她的上网表示足够的理解,与她交流一些关于上网的话题,设身处地为她着想,了解她的需要,而不是危言耸听地对她进行批评,还和她谈起自己年少时的一些可笑的往事,让y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地在帮她而不再产生抵触情结。在老师面前她落泪了,对自己沉迷网络导致学习下降的严重后果感到后悔,希望老师能给她一些时间,她会证明自己仍然是很棒的!在这期间,家长也对y付出了更多的耐心和帮助,在家做更多可口的饭菜、陪她去商场购物等以转移她的注意力,陪她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以增强她的孝心和责任感,利用周末带她出去旅游以开拓她的眼界、锻炼她的交际能力,让她在家独立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而体验劳动的艰辛,邀请她的同学来家里作客以满足她渴望交流与沟通的心理需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引导,渐渐地y已不再是一回家就强烈地要求上网了,对学习的兴趣又在逐步回升,上课时又能看到她认真听讲记笔记的美好画面了,终于在接下来的几次月考中她的成绩一直处在稳步上升中,她又进入班级的前十名,老师和家长看到y的进步都由衷的笑了。
【反思和分析】诚然,互联网是现代信息时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让我们的梦想更容易实现,它更是青少年畅游的理想乐园。然而,网络更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网络迷恋给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青少年长时间的上网,因为自身缺乏驾御能力,网络的虚拟世界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这对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孩子在上网时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体行为,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容易在网络上得到宣泄。所以,那些家庭环境冷漠、缺少温情教养方式者,采用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应对方式者,社交焦虑水平较高和社交效能感较低者,自我认同度较低者,这四类青少年人群最容易网络成瘾难以自拔。
y同学正是因为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自己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家长又没有及时发现和疏导,自然就发生了……面对问题,仅仅采用堵的办法肯定有欠妥当,而要想办法进行疏导,因势利导使y同学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中。网络世界即使再精彩,与现实世界也有很大距离,也难以替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给人的教益深切。于是,我选择了沟通,走近y同学。我首先要她分清楚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网络都为我们提供了什么,二是青少年上网的动机到底是什么。继而,我帮她分析了解上网动机,从而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告诉她如果上网是为了查找学习资料,和良师益友交流思想感情,偶尔和同辈人聊聊天,或有节制地玩玩网络游戏等等,我认为应该允许和支持。
如果上网只是为了访问不良网络信息,沉溺于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那就应当坚决加以制止和严格控制明白了这道理,我与学生都感到特别愉快。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构筑师生之间心灵的和谐关系,善意的沟通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途径。
-
-
- 标签:
- 女
- 学习态度问题
- 沉迷行为
- 完整家庭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