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报告时间:2012.12.3 报告地点:清华大学 报告人:余胜泉教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里我们介绍两个方面:技术何以革新教育以及技术革新教育的航标。

    1.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对教育、生活、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普适计算使技术更加生活化,11学习成为网络时代的新话语。

    1.1在技术越来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就要超越技术的工具观

    当今时代,技术越来越成我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有逆向思维:学习能否从内到外?要超越技术的工具观,用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来认知世界。按照伊利的观点:“解决人的价值观与技术之间的冲突的方式并不是躲避技术,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解决冲突的方式是打破阻碍关于‘技术是什么’理解的二元论思考的障碍:不是其本质的利用,而是本质和人的精神的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能够超越二者的创造”,这就是技术的超越。解决技术对人的奴役的根本途径在于技术和人的精神的融合,创造新的秩序、范式与文化。

    1.2 新时代呼唤新的能力结构

    发展技术时代的21世纪需要以下技能:

    ——From http://www.p21.org/

    1.3 加速推进技术进入教育的进程

    信息技术不仅仅能够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性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要加速推进技术进入教育的进程,前行就是新的天地。

    2.技术革新教育的航标

    首先,指出了核心理念:延续“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的思想;指出信息化支撑作用的同时,强调引领作用。

    其次,指出航标:从现实到未来,有限目标指引;从基础设施到能力体系,转变发展方式;从边缘到中心,助力破解教育发展的难题;从项目到机制,推进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从政府到社会,凝聚多方参与的协同力量;从“物”到“人”,转换信息化的对焦点;从环境到公共服务,转变技术供给模式;采用教育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双重视角,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融合的核心是技术的生态观。下图为教育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双重视角:

    最后,提出了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生态模型,如下图:

    【编辑:刘张娟】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解决
    • 技术
    • 融合
    • 发展
    • docx
    • 超越
    • 革新
    • 教育
    • 信息技术
    • 何以
    • 工具
    • 方式
    • 推进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