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海婷:学前儿童移动教育软件的界面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摘要:
在全民信息化的时代,儿童作为其中的一员,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的创造者。现在的教育都从娃娃抓起,寓教于乐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了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体验。让儿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知识,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而一个设计出色的儿童软件界面,必然会更加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儿童接触学习的积极性,应用软件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
关键字:
学前儿童;移动教育软件;界面设计
-
一、引言
触摸屏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为学习型移动教育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平台。寓教于乐的儿童学习型软件使用方便,能协助家长教育子女,帮助儿童愉快地学习,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家长少一份担忧,让儿童多一份快乐。
-
二、学前儿童学习型软件的视觉要素设计
1.文字
信息传播是文字设计的一大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文字设计重要的一点在于要服从表述主题的要求,要与其内容吻合一致,不能相互脱离,更不能相互冲突,破坏了文字的诉求效果。文字的形式感应与传达内容是一致的。就学前儿童的学习软件,其中的文字应该活泼有趣。字体造型生动活泼,有鲜明的节奏韵律感,色彩丰富明快,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受,以体现儿童风格和供儿童使用时能够产生乐趣。而受显示屏、分辨率等限制,海量信息的文字就其字体、字号、字距行距这些细节设计以及编排设计对于整个界面的风格塑造都至关重要。
(1)字体
文字是以阅读为主要功能的,装饰性、标志性较强的文字造型,只是为美化或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设计的,并非阅读式的主导。因此,在字体设计中首先要确认字体在编排中所行使的功能。作为标题的字体,在设计时应注意提示性、装饰性;作为正文的字体应注重整齐度、舒适性、阅读性;作为图形的文字可以牺牲一定的阅读性,但要有极强的视觉吸引力,可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能吸引儿童注意的字体样式。
(2)字号
字号是界面设计中文字编排时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字体的大小。疏密能产生不用的节奏和韵律。大的字号能吸引视线并清晰传达信息,小的字号则精致细腻。在这方面,要有对象性的选择,要考虑到受众的阅读特征。学前儿童读者容易分散注意力且阅读速度不快,可以使用较活泼的、较大号的文字。
(3)字距与行距
字距与行距的基本功能是营造清晰舒适的视觉阅读空间,字距与行距存在一种和谐的比例关系。文字字距过密会形成黑色的粘连,字距过款则造成松散感,减缓阅读速度。行距过紧会让阅读跳行,出现阅读的视觉杂乱,行距过松会浪费空间并且有断层感,适宜的字距和行距能帮助阅读者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在编排时一定要考虑间距。并且字间应小于行间,以此来引导阅读方向。
(4)可读性
在一个孩子阅读的早期发展阶段,最初借助于手指的移动来学习好似机械化的逐行阅读技能,先从左到右,而后从一行的结尾准确地返回到下一行的开始。能够快速阅读,并且恰当选读,高效利用时间取决于字体以及文字的排列是否正常。过多出人意料的设计将会中断阅读的流畅性,在这就要切忌华而不实。尽管今天可以利用的字体有成千上万种,但是最适合文本设置的字体数量却有限,并且这些字体多为传统样式。通常无衬线字体的可读性低,因此儿童早期阅读会使用这种字体。
2.图形
当一个儿童打开某一软件时,最先看到的并不是软件程序本身,而是程序与用户之间的媒介物一图形界面。而且,儿童今后与程序之间的交互行为、信息交换都将经过软件界面予以传达,同时儿童的全部操作活动、互动活动也只是作用于软件界面。由此可见,图形化用户交互界面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当前交互界面的主流。图形化用户交互界面的优点在于用图形和符号说话,直观易懂,这一点对于儿童来说尤其重要,由于儿童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以及社会阅历有限,懂得的词汇、常识也有限,电脑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样非常有限,这些先决条件决定了我们在设计界面时,绝对不能像为成人用户设计交互界面那样,文字信息在界面上占有大量的比重,或者是采用一些抽象意味极其浓厚的界面符号元素。因此,我们在进行面向学前儿童的软件界面的编排设计时,首要的考虑就是采用对儿童的领域知识要求比较低。优点突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这是一种非常符合儿童思维,认知具有简单、直观、具象特征的交互方式,同时也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好奇心理,从而调动儿童接触学习的积极性。
3.色彩
学前儿童对于色彩的感受具有比成人更多的敏感,更易被色彩吸引和打动,所以软件界面的色彩设计必须先分析研究学前儿童的色彩感受特点。
(1)学前儿童的色彩视觉感受力
色彩感受能力取决于色彩视觉发展状况。据儿童在两三岁时视觉神经发育到可以分辨红、黄、蓝、绿登基本颜色,喜欢捕捉和凝视鲜亮的色彩;三四岁时可以辨别基本颜色,通过教育还能逐步学会辨别各种混合色;四到六岁时可以认识四种以上颜色,能从灰暗的色彩中识别出纯度及明度较大的色彩。
(2)学前儿童的色彩审美偏好
根据英国实验美学研究者温奇20世纪早期的有关儿童色彩倾向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6岁以前的儿童多喜爱暖色,6岁以后会逐渐向冷色转变,总体上更加偏爱原色。韩国汉斯儿童色彩研究中心用了四年时间对47名4~7岁的儿童进行了每周一次的色彩倾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儿童对红色、紫色等暖色系的色彩偏好度更高,更喜欢彩度较高的原色,对明亮的色彩普遍比较肯定,不喜欢暗淡的色彩。而且儿童对色彩的喜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暖色转向冷色转变(见图1)。因此,在了解了学前儿童的色彩偏好后,我们就可以投其所好的进行设计。软件界面的色彩应该多用暖色和高明度、高纯度的原色,给学前儿童适当的视觉刺激,这既有利于学前儿童的视力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其心理需求,更加能够充分吸引其注意力。但也要注意大面积高纯度的颜色或组合容易使人眼肌疲劳和内心躁动不安,所以要适当使用调和色,减弱些界面色彩对比,保护学前儿童视力的健康发展。
图1:学前儿童的色彩偏好程度等级
(3)学前儿童色彩心理效应
学前期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高峰期,被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家称为早期智力开发的“黄金期”。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橙色、浅蓝色和淡黄色能使儿童精神集中,情绪稳定;而白色、黑色和棕色等无彩色或纯度亮度过低的颜色易于对儿童的脑神经刺激产生负面影响。著名儿童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漂亮的色彩既有助于儿童集中思想,又可使他处于疲惫的精力得到恢复”。学前儿童置身于鲜亮缤纷的色彩氛围中,有助于培养稳定的注意力,从而增强学习和创造能力。根据色彩心理效应对儿童智力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界面色彩设计中应多用纯度和亮度较高的颜色,这类色彩能通过学前儿童特有的色彩心理效应使其获得视觉心理上的愉悦感,从而稳定情绪,促进心智的良好发展。尽量少用或不用彩度和亮度过低的颜色以及黑和灰等无彩色,以减少这类色彩对儿童心理发育的负面影响。
色彩是学前儿童软件界面的主要视觉语言,是最能引起学前儿童心理及情感变化的因素。学前期是儿童性格形成及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设计软件界面色彩时不能主观臆断,而必须先了解学前儿童的色彩感受特点和色彩心理效应功能,掌握软件界面色彩设计规律,趋利避害,合理设计界面色彩,更好地促进学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科学使用颜色,减轻阅读产生的视觉疲劳,保护儿童视力
TFT屏幕是目前手机屏幕、平板屏幕上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材质,特点是亮度好、对比度高、层次感强、颜色鲜艳,这加大了色彩的施展空间。虽然现在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呈现越来越大的发展,但相比较下可视面积终究有限。学习型软件产生视觉疲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色彩的科学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怎样才能减轻视觉疲劳呢?其实任何颜色看久了都会产生视觉疲劳,但也可以找到一些平衡点,即在保证美观的前提下,让眼睛不会负担太重。过分鲜艳的颜色会使人产生倦怠的感觉,过分深暗的颜色则会使人的情绪感到沉重,红色和黄色可以给人一种耀眼的感觉,青色和绿色给儿童带来凉爽和平静的感觉。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是各不相同的,红色对光线反射是67%,黄色反射是65%,绿色反射是47%,青色只反射36%。由于红色和黄色对光线反射比较强,因此容易产生耀光而刺眼。青色和绿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都比较适中,所以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里的视网膜组织比较适应。与红色相反,绿色能提高效益消除疲劳,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觉感受性,有利于思考的集中,提高学习效率,消除疲劳。因此应尽量少使用高明度背景,或者不要大面积的使用,可以作为辅助的小面积按钮的颜色,而低明度虽不会强烈的刺激人眼,但过多的使用会给儿童带来压抑感,需要与白色合理搭配一起使用。
-
三、文字与图片的编排方法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特点各不相同,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软件中图文编排的设计也应有其侧重之处。
1.浏览页面时的视觉规律
(1)视觉浏览顺序
一般情况下,竖直画面的浏览顺序为从上到下,横向黄面的浏览顺序为从左到右,具体可以归纳出一下几点:
a.人眼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
b.视线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看
c.眼睛沿上下方向运动比水平方向运动容易疲劳
d.对水平方向的尺寸和比例估计比对垂直方向的尺寸和比例估计要准确得多
e.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接受(2)构成元素的视觉顺序
文字、图形、色彩等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在视觉传达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视觉强度,这个视觉强度可以称为“视觉度”,视觉度的强弱自然形成视觉顺序。
一般情况下,幼儿在认知的过程中对色彩的视觉度要比文字和图形高,尤其是在远距离观看时,这一特征则更明显,色彩丰富艳丽的画面能瞬间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图形的视觉度次于色彩。文字在整个视觉过程中是最后被关注的元素,视觉度相对较低。因此,三元素的的视觉顺序为先色彩、次图形、再文字。然而,当某些构成元素的表现形式具有特别的样式或形式时,文字、图形、色彩之间的视觉度关系似乎会发生一些逆转。就此来说,如果要对某个元素进行视觉度的强调,或者说要诱导阅读顺序,就应注意对该元素的表现形式进行特别的处理。
2.学前儿童移动教育软件界面设计的艺术原则
(1)情趣美
情趣一词,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即情和趣。情是指情感、情调,趣是指趣味、乐趣。情感是多方面的,有喜悦、有悲伤、有喜爱、有讨厌等。而情趣是指情感中较为积极的一面,就如同一个人具有幽默和谐的性格。情趣化设计,即是通过设计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趣,使产品富有情感色彩,或者高雅含蓄,或者天真浪漫,或者幽默滑稽,或者纯朴自然。
撇开情,着重看看趣这个字。设计中的“趣”一词,来源于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包括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趣尚、趣味以及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要求等。由于这种趣的存在,使设计和受众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产生了共识和共鸣,并且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在欣赏中,趣是作品能给人以美感的一种审美属性。作品有趣则感人,无趣则不能感人。只有作品的趣味与受众的审美情趣达到契合时,受众方能产生美感,作出肯定的审美判断。
学龄前儿童还没有对于美的准确认知,在幼儿的世界里,情趣性占据最重要的比例。对于他们而言一件好的设计,就是能让他们产生“情”与“趣”,当然,在这其中“趣”的比例更大一些。众所周知,文字、图形、色彩、图标等是构成学习软件界面最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就好比是语言,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语言在与幼儿进行交流,从而在幼儿的心理形成完整的产品形象。
对于学龄前儿童的情趣设计通常有着一般的设计特点,以下是其两种常用的形态表现方法:
a.卡通形态:卡通化设计是一种混合卡通风格、漫画曲线、突发奇想与宣扬情趣生活的一种特殊设计方法,它把人们对享受人生乐趣的生活态度混合到了设计之中。随着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影视传媒的发展,卡通节目和漫画艺术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消费者的文化生活之中,孩童时代接触的最多的应该就是卡通,因此。运用卡通形象的设计表现手法有利于与幼儿更加亲密,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找寻出他们世界里的美(见图2)。
图 2
b.契合形态:契合形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负形,通常利用共同的元素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联系起来,其中个体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也正是这种独立又联系的关系增添了无尽的趣味,像我们所熟悉的太极图和儿时的玩具七巧板都是契合形态的代表,运用趣味性的设计表现手法将严谨的数学上的知识呈现出来,那么幼儿眼中学习便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着趣味,甚至是挑战的,他们当然会爱不释手。
(2)色彩美
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认为:“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颜色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们认识周围环境中,颜色不仅提供了重要维量的信息,并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可以认为颜色是视觉审美的核心,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状态,尤其是对幼儿的认识活动起着强烈的吸引作用。颜色和形状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幼儿认识客观世界都是始于外部特征,鲜艳的颜色对幼儿视觉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儿童认识事物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色彩知觉和人的情感有密切的联系,认识颜色的活动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3.学前儿童移动教育软件界面的视觉符号化
视觉符号是指以视觉形式为特征的信息符号,主要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具有信息概念的可视化符号,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易识别等特征。通过图形化设计的符号对于学前儿童这一人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它们以图形、文字的形式准确传达出功能按钮的操作意义。增添了信息传达的审美价值和乐趣,更容易被儿童认知、接受和使用,因而在学前儿童教育软件中多使用符号有助于帮助孩童更好的掌握软件,学习知识。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软件中视觉符号主要就是按钮与图标的设计。按钮设计,力求做到局向与抽象相结合,造型美观,在图案、图形上多考虑使用动物、花草、卡通等有趣又美观的样式(见图3),色彩多采用明度高的纯色。并且我们要知道学前儿童限于其认知心理、社会阅历、领域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对于高度抽象化的图形符号必然不能产生认同感,无法理解该其背后的隐藏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面向学前儿童的教育软件界面符号时,要尽可能的避免过于抽象的指代,采用形象化的,具象性强的图形符号,要非常直观,这样儿童才会明白点击不同的图标就可以进入相关页面。
图 3
四、总结
在全民信息化的时代,儿童作为其中的一员,他们是未来的希望,是未来的创造者。现在的教育都从娃娃抓起,寓教于乐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了儿童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体验。让儿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取知识,利用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地学习,而一个设计出色的儿童软件界面,必然会使儿童应用软件的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胡玲燕. 2.5—4岁幼儿颜色偏好实验研究[ J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12.
[2] 王波. 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 M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陈青. 编排设计教程[ M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 李斐. 数字媒体信息符号设计[ M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 李智雪. 儿童学习型手机软件的探讨与设计[ J ]. 北京服装学院,2010.
[6] 张乐乐. 学前儿童移动教育资源的用户体验设计[ J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7] 席晓冬. 面向儿童的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研究[ J ]. 西北工业大学,2007.
-
-
- 标签:
- 界面设计
- 殷海婷
- 教育软件
- 学习元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