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晓—创设信息技术情景促进幼儿语言习得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创设信息技术情景促进幼儿语言习得

    吴  晓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1032011207014

    摘 要:随着Web2.0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幼儿学习的软件和移动学习终端层出不穷。本文主要研究和论述了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并达到促进幼儿语言教学的目的。幼儿在信息技术教学情景下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对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语言

        随着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深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语言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刚进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在换了一种不同于家庭的新环境后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同时幼儿本身又是非常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最初的印记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教师要抓住这样一个好机会,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创设一种信息技术情景下的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象鲜明、具体的刺激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更够为孩子提供多种教学模式,比如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视听结合更易于知识的掌握,同时也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让孩子在多媒体支持下的情境中采取角色扮演、协同等方式方法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一、幼儿语言习得发展的规律

       要研究信息技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首先要分析当前人类语言发展习得的理论。行为主义语言发展理论认为,语言行为是通过强化、塑造、模仿形成的,是对外界刺激的习惯性反应体系。先天性语言发展理论强调先天过程和生物机制,主张语言习得必然具有某种强的生物基础,幼儿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快速的习得语言,它强调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个关键期,就很困难,甚至不可能获得第一语言。认知相互作用语言发展理论认为,语言产生于个体遗传结构和环境输入的相互作用中,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的质与量与成人有很大不同。在儿童语言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为儿童创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儿童来说, 已经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书面语言已经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时期所获得的早期阅读的经验不光对幼儿口语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而且特别有利于幼儿词汇的积累, 有利于幼儿对语法结构的掌握,所以学龄前是语感培养的好时机,如果培养得法将会受益终生,会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如鱼得水。只要我们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语言的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如看图讲述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流畅性,进一步的使幼儿的语言综合化和体系化。

    • 二、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发展

    (一)利用计算机提供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非常关键,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这些千差万别的方言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儿童早期的语言如果得不到正规的训练很容易受到地域的影响。例如江苏南方和北方是截然不同的语系,有些地方的学生,到了一定年龄后才接受标准的普通话语言学习,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发音都很难被纠正,例如n和l不分。而采用计算机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障碍,特别是普通话不标准的父母和老师,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让儿童一开始就能接受标准的普通话熏陶。儿童早期语言教育中,父母的语言对儿童影响很大,对于那些普通话不标准的父母来说,为了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自己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使自己的普通话变得尽可能标准,努力使儿童语言学习环境变得更好。实践证明,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儿童,到了三四岁就可以当自己父母的普通话老师了。当父母发音出现错误时,儿童甚至可以纠正他们的错误。利用模拟技术,给儿童一个模拟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伙伴,让儿童在快乐中提高语言能力。如现在非常流行的点读机,即电子书,它的设计非常人性化,孩子可以通过电子书大量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幼儿词汇

         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儿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艺术性强的语言学习媒体资料。例如在课间早操期间播放一些适合儿童而又优美的音乐,孩子听得多了就会跟着唱出来,这是一个丰富词汇的过程。加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孩子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吸引儿童注意力,增强学习与教学效果,寓学于乐、寓教于乐。让儿童看到事物就能自己说出名称。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播放儿童喜欢的儿歌、喜欢听的故事等,加深儿童对所接触信息的印象与储存。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经常给幼儿进行拓展训练,如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我在实习期间制作了很多课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农夫和蛇》、《小红帽》等等,这些课件给孩子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能够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诱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使他们在愉悦的形式和氛围中学到知识,还增强了他们叙述故事的能力,鼓励他们把故事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三)利用信息技术易于突破难点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像、模拟动画把正确发音的示范演示给儿童观看,让儿童按照示范纠正自己的发音。在词汇意思的习得中,模仿毫无疑问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早期儿童一般模仿父母,利用信息技术儿童可以模仿更多的榜样,进一步规范儿童的口语。例如运用CAI课件,投影仪上出现“香蕉”,然后就发声“香蕉”,让孩子跟着课件一起读。对于比较难发音的词汇,可以让孩子反复模拟电脑发声。对于比较抽象的课文诗歌,也可以运用课件的声画结合,再现文章的画面,突破时空限制,渲染欣赏的氛围。如《小蝌蚪找妈妈》,故事中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心理变化过程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进入角色。幼儿在观看动画片时会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词汇,也更容易接受小蝌蚪抽象的变化过程。

    (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幼儿语感

          语感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培养语感并不是拔苗助长,这一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只有大量进行语言活动,他们的早期词汇才能够快速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给儿童实物、图画,在父母或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让他们先看几分钟,然后让儿童凭借记忆说出内容,以此提高儿童的口语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创建语言学习的小游戏、活动等等,让儿童可以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不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录制下来把儿童的发音以及每一个只言片语,提供可视化的资料等,供教师分析使用,从而有效地对儿童语言学习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孩子的语感在不断地练习中得以形成,这对他们理解更深层次的文学作品打下了基础,阅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形成良好的语感会让他们在语言的学习上轻松很多。

    •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具体操作

         大班的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所以语感的培养从形式到内容都要多,和孩子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必不可少,还要给孩子多讲一些喜闻乐见的故事, 多教儿歌,多做游戏,还要让孩子多听广播、多看电视, 多和小伙伴交往。信息技术对儿童的影响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帮助人们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生成、储存、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数字化信息,给儿童语言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下面通过几个环节来具体谈谈如何创建信息技术情境。 

    (一)构建信息技术情境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师在授课时不会偏离主题,紧紧围绕目标让孩子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为步入小学打下基础。此外在幼儿园建立校园网,设立多媒体教室、幼儿电脑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研究,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继续优化教育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推进了幼儿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真正做到让孩子了解电脑、认识电脑,让老师学习电脑、运用电脑。现今,几张画、几幅图片的教学方式,已经显得老套与落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信息化使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的体现出它的独特功效。

        我所实习的江苏省徐州市实验小学幼儿园98年被江苏省教委批准为“电化教育实验学校”、200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每个班的设施都非常完备,为我的实习工作提供了可能性。我所在的大班共有20个孩子。健康、自信、活泼、大方、乐学习、喜探索、会表达、懂审美的新型儿童是该园的办学宗旨。我的任务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我着手准备相关的材料,如故事磁带、CD机、投影仪、收录机、相关碟片等,还制作了与语言教学有关的flash课件,为幼儿语言学习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二)联系教学内容,进入情境

         以《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为例,通过观看动画片领悟故事的内涵,然后让幼儿选择角色进行配音。在配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在观看后期成果时更能让孩子产生一种成就感。同时可以采用电脑打分的程序对语言表达流畅的孩子进行鼓励,如“你讲的故事太精彩了”。对仍然不够理想的孩子加以提示,如“小朋友,还要努力哦”。具体操作如下:

    1. 导入:“孩子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树林是小鸟的家,看,飞来飞去的是什么鸟?”出示课件。孩子答:“乌鸦”。“它的妈妈年纪大了,它飞出来给妈妈找吃的,我们一起帮助它寻找食物好不好?”听《小乌鸦爱妈妈》做热身运动。“它找呀找,终于找到了一块肉,可就在这时,来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狸和乌鸦》。

    2. 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1遍。提问:乌鸦找到一块肉,心里怎么样?(高兴)引导幼儿学一学乌鸦高兴的样子。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兴的?

    3. 请幼儿看《狐狸和乌鸦》的动画。学前班的孩子对动画片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播放动画片时都看地目不转睛。动态地画面加上音乐能够多方面刺激幼儿的感官。在观看动画片之后,提问: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的肉,会打什么坏主意?答:把肉骗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对乌鸦说?乌鸦怎么做的?引导幼儿学说,并想象表现出动作。引导幼儿讨论:狐狸是不是真的想听乌鸦唱歌?你觉得狐狸怎么样?答:狡猾。提问:乌鸦为什么会上当?答:爱听好话、奉承话、赞美的话。这样孩子对故事就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不仅仅局限于观看动画片的视觉满足,更故事所传达的寓意有了一定体会。

    4. 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并且给每个角色进行配音。我采用的是大学里学的绘声绘影和非线性编辑,方便易操作。在配音时给孩子分成五个小组,每组四个孩子轮流配音,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台词,构成不同的故事情节,同时自己选择合适的配音。幼儿在配音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配音结束后,把动画视频播放给幼儿观看。对幼儿的语言进行分析,发音、语法错误要及时指出,给孩子听的语言一定要规范。

    5. 鼓励幼儿展开想象,将故事改编成《聪明的乌鸦》进行讲述。并且采用电脑打分,对幼儿的发音规范、流畅度、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判断。

    (三)观察结果分析      

           教学活动结束后,观察幼儿是否具备以下的能力:

           1.通过观看动画片、给动画片配音够熟练复述出故事。

           2.分析出狐狸和乌鸦的性格特征、语言特色,以及乌鸦受骗的原因,能否做到知识的迁移。

           通过作品展示和互相评价作品,培养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班里的孩子都能对故事完整复述出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甚至可以使用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汇。只有极个别比较腼腆的孩子还是很难完整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但是与人交流并不存在障碍,只是不能主动的、自如的使用。关注和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知识、探究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反对“答案惟一性”的评价,提倡一种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幼儿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不同水平差异是“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整合”的突出特点。

    •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成效要体现在学科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孩子能否获得提升是判断教学效果的首要评价标准。在信息技术情境中产生的一系列语言活动中,孩子可以获得敏锐的听力,把握住正确的发音,掌握常用的词汇,逐步领会基本的语法规则和表达的技巧,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将极大地帮助语感的形成。

    (一)克服传统幼儿教育存在一些弊端

    长期以来的集体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幼儿一直来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依赖于教师的教而学,其主动性、独立性等方面逐渐减弱,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信息技术创设的情景很好的克服了这些弊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规则意识、坚持性增强,思维积极、活跃、成熟,好奇心强,愿意学习新东西。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若想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都离不开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指导。

    (二)信息技术情境下的教学易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动听的故事能把他们带到很久很久的以前, 带到异国他乡或动物世界。在虚构的世界里,他们被那动人的故事所吸引,能达到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等思维的目的, 更能优化语言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选择儿歌、古诗、童话, 尤其是内容短小精悍而又富有寓意的故事,这些录音首先要发音标准,其次用词生动、准确, 故事叙述有条不紊,有利于孩子语感的感性培养, 他们会思考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在语言培养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拓展。与此同时他们对听录音的兴趣也会日渐增长。 过一段时间他甚至会表情丰富的讲出让你惊讶的话,还能一字不差地讲故事、背儿歌。众多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转化为内在动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当对一个问题出现几种可能答案时,幼儿往往困惑不解,不知选择哪一种答案才对,由于认知上的冲突,就会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因此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一个辩论型的活动场景,及时有效地设计出能提升幼儿潜在发展水平的问题,引导幼儿把头脑中正在形成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探讨和辩论。

    (三)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创新精神

    在幼儿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较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尝试,我发现如果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抓拄机会,来引导幼儿学习、探讨,那么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能力已经明显比小班的幼儿好很多,在信息技术情景下,他们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迅速投入教学情景并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既可以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良性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例如,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造成儿童从小养成过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习惯而放弃自己独立思考完成自己事情的坏习惯、大量不正确使用计算机造成儿童视力低下、人体超额遭到计算机电磁波辐射、迷恋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甚至诱发犯罪等许多社会问题。儿童的父母与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一定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消极影响。多媒体课件制作要讲究科学性,尤其是给3~6岁的幼儿制作时更应注意。一些与目标、故事内容等无关的画面和点缀一定要去掉,不然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当前学前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2]陈静、杨已洁、朱静芸. 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J].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吴兰岸.信息技术环境下儿童语言发展促进研究玉林师范学院学报[J].2007

    [4]彭小红.说汉语儿童早期代词习得[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4,(4)

    [5]高雅.探究信息技术教育与幼儿语言整合有效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0)

    [6]孔令达, 陈长辉.儿童语言中代词发展的顺序及其理论解释[J].语言文字应用,1999, (2)

    [7]王辉.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情境促进幼儿社会能力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0)

    [8]蔡毅萍.创设多种适宜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9)

    • 标签:
    • 请在
    • 修改
    • 输入
    • 段落
    • 情景
    • 信息技术
    • 幼儿
    • 标题
    • 内容
    • 默认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