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者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摘自《教育信息化:回顾、反思和展望》 王竹立
中山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误区
按照何克抗老前辈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起步于1998年,至2003年为教育信息化第一阶段,主要是完成软硬件设施建设;2003年至今为第二阶段,主要关注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国教育信息化较西方国家教育信息化大约推迟了3-4年时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则起步于2000年,第一阶段于2008年结束;第二阶段从2008年至今。“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在第二个发展阶段中普遍存在的由‘子阶段1’(强调‘课外教学应用’或‘课外整合模式’)逐渐过渡到‘子阶段2’(强调‘课内教学应用’或‘课内整合模式’)的现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出现——我国从第二阶段一开始就是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内的教学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课内整合”[2]
那么,在我国探索多年的课内整合模式的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呢?这里笔者参考何先生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与观察,通过一个表格来回顾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概况及成效(表2)。
表2.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概况
信息技术
应用阶段
相关理论
相关模式
应用效果
多媒体技术
第一阶段
多媒体教学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学习(CAL)
较好,课内课外迅速普及
网络与数字通讯技术
第二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课外整合模式(WebQuest、JITT)
有帮助,对课堂教学起补充作用
课内整合模式(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双主模式)
效果主要表现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部分综合性课程上
由表2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应用良好,在推广过程中只遇到较小的阻力。尤其是PPT,教师很快就接纳了这个新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尽管对PPT教学也存在诸多批评,但这并没有影响大部分教师使用的积极性。然而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效果就没有那么显著了。现在的确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借助网络与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探究)性学习,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学校内,这种学习始终处于补充与辅助课堂讲授的地位,并没有成为主流学习模式。而专家们最推崇的课内整合模式,更受到学校和大多数教师的消极“抵抗”。在中小学,一些课内整合模式的“成功案例”,大都表现在公开课、示范课、教学竞赛和部分综合性课程(如科学课、信息技术课)上,而在常态化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师只在完成教改项目中才采用专家推荐的“先进模式”,项目一结束所谓“先进模式”就被束之高阁。也有少数热心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坚持进行探索,但大部分课堂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这是一个谁也否定不了的事实。杨改学先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反思》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叫好不叫座”、“丰产不丰收”的现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与应用的不协调。做观摩教学、交流的多, 为了一节课, 打磨几个月, 用一次两次后搁浅。在某些学校, 能够做好几节课的也只有几个人, 这几个人也说, 如果每一节课, 都这样去上, 我们也受不了。因此, 整合课现阶段只能是局部有收成, 还看不到大片的丰收景象。需要有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究”[3]教师为什么没有像欢迎多媒体辅助教学那样欢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一些“成功”的案例为什么无法普及与推广?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美国认知学徒制的创立人柯林斯教授指出“我强烈地感到:技术正对学校以外的社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它已经在人们的阅读、写作和思考中占据中心位置,而这些正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关注点。但现在技术在学校中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主要用于一些专门课程。技术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很严重的不协调,这就不难理解,技术对于学习的主要影响依然发生在校外。我认为,教育决策者和改革者应重新思考学校内和学校外的教育。”[4]何克抗先生也承认:“美国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学者普遍认为,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主要是在课前与课后, 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而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 一般难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还是靠教师去言传身教。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 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 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直是在课前与课后下功夫, 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显然, 在这方面难以从美国或西方找到现成的经验。”[5]
一种主张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心放在课外,一种主张放在课内,这两种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笔者越来越倾向于赞同柯林斯的观点。柯林斯所指的技术和学校教育之间“很严重的不协调”到底有哪些呢?笔者在《“教学模式转变论”的误区》一文中,指出了三个方面的不协调,即:教学目标的不协调、教学管理上的不协调和评价方式的不协调[6],这里我们可用表3进一步分析比较。
表3. 学校教育与技术支持的学习之比较
比较项目
学校教育
技术支持的学习
备注
教学目标
满足工业社会大规模培养各类标准化人才的需要
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现阶段虽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各行各业仍需要大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专业人才
主要教学模式
班级授课制
传递-接受式教学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设备、资源、资金等条件要求较高,对教师指导水平和学生自控能力要求较高,在知识传承上效率不及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培养创新等能力方面优于传递-接受式教学
教学管理
有利于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保障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不确定因素较多,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冲突
如:课堂上采用研究和探究式学习往往不容易控制时间,而且受制于课室的物理环境。如果完全放开需要改变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
评价方式
强调统一标准,突出评价的选拔功能
多元化评价,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方面不具优势
在我国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中考和高考制度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多元化评价无疑是一种奢望
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倡导的“课内整合模式”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效果不佳。因为对学校教育本质认识不清,对社会需求变化过于乐观,过于迷信技术、过于强调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让学校教育变革乃至我国整个的教育信息化走入了一个误区。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被视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成果的公开课偏离了真正的教学目标,变成了各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展示课;课堂上师生明明面对面,却偏偏要通过计算机中介来进行交流和互动;表面上看学生人手一部iPad在进行个性化学习,实际上还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步调一致地看着同样的内容;学生看似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其实只是手动、身动,而不是心动、脑动。以至于有媒体把公开课讥为“表演课”和“作秀课”,把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称作“小木偶表演”。
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课内整合模式”来自于国外。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一次名为《视频重塑教育》的TED演说中提到这样一个事实:一部分教师将可汗学院的讲课视频引入课堂,在课堂上向学生分配视频,让学生自学;或者在课外让学生看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交流讨论。与此同时,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也开展了“翻转课堂”的试验。笔者认为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内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它不是简单否定教师讲授,而是将教师讲授由面对面讲授变成了视频讲授;而且讲授的教师由一般的教师,变成了优秀的“明星”教师,讲授的视频可以反复重看,这样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其次,它并不要求学生去开展需要消耗较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研究(探究)性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依然是主导者,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也不会给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既能部分克服传统课堂讲授难以照顾每一个人差异的缺点、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及交流讨论的空间,又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在传递知识上的高效、有序、系统性较强、便于管理等优点。最后,它没有过于强调技术的作用。无论是可汗学院,还是林地公园高中,其采用的视频录制技术都是比较简单的,以突出教学效果为目的,并没有使用昂贵的设备。正因为如此,它们的模式才易于普及与推广。未来的课堂教学,将是面对面讲授、部分引入微视频与翻转课堂同时并存、互为补充的混合教学模式。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学校教育信息化
- doc
- 误区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