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泉市二小佘佐琪《我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30.《我是什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福泉市二小佘佐琪).doc


     

    贵州福泉市试验区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30.我是什么

    教师姓名:

    佘佐琪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2课时

     

    一、【教学内容概述】

    本课是人教版二年级第3册第八单元第30课《我是什么》。这是一篇科普短文,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讲了水变成汽、云、雨、雹子、雪的不同形态;第三段讲了水在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的情况;第四段讲水给人们带来的利弊;第五段用问句的方式与课题照应,并激励读者找到答案。

    二、【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多感官参与,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教师的指导交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积累的生活常识不多。因此,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声像同步、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动态事物的特点,充分利用身边教学中的有利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每个人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力求做到少讲多读,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水的各种奇异的变化。通过在课堂里的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学习,拓展思路,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这样,既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不会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 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策略】

    利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观察、欣赏中,在讨论交流中,在质疑解惑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课文。

    七、【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魔术师是干嘛的吗?对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魔术师,想见见吗?不过,它说要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猜出他是什么,就能见它了,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2.揭示课题,并板书(学生跟着书空)

    3.读题(知道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

    1.想要知道答案我们先复习一下生字宝宝。

    (课件出示生字,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认读)

    2.你们真棒,读得可好了,小魔术师课等不及了,想让大家早点猜出它,那我们赶紧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12自然段,思考:

    1)我会变什么?用圆圈圈出来。

    2)我是怎么变的?用圆点标出动词。

    2.说说我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的?

    变成云

    1)在平常的生活中你都见过怎样的云呢?(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我们漂亮的衣服吧!(出示课件)喜欢吗?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知道并说出:白云、乌云、红霞 )

    3)带着喜爱的感情咱们一起来读

    变成雨、雪、雹子

    1)师:我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空中又变成——(云),它还会变吗?变成什么?(出示课件,结合课文的第2自然段,理解变成“雨、雹子、雪”)

    2)课件出示选词填空(同桌互相讨论)

    3)理解打、落、飘,并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通过你们的朗读和理解,现在猜出:小魔术师是谁了吗?对了,你们真聪明,原来“小魔术师就是水”,知道了雨、雪、雹子都是水变的,多有趣呀!水除了变成我们知道的这些,还可以变其它的呢?瞧!(出示课件:水变成“”雾的图片,学生了解,再引导学生今后去仔细观察生活中,水还可以变成哪些自然现象)

    2)我们知道了小魔术师是就是水,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水的家在哪里呢?” (课件展示:让学生知道水的家在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3)指导朗读,读出水在不同地方时的 “安静”和“活泼、可爱”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师:水有着多样的变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它性格又是怎样的呢?

    (齐读第4自然段,理解温和、暴躁)。

    2.温和的时候做什么?暴躁的时候做什么?

    3)课件播放(浇灌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田地)

    4)男女合作读

    5.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水不仅会变,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做事,虽然有时候是带来灾害,可是,勤劳智慧的人们通过学习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让我们很好的保护水、利用水,让水为我们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我们一起和水做个好朋友,多来了解了解它吧!

    (四)阅读材料

    1、必读:

    1)阅读 p188—119页的《雾》、《露珠》、《霜》、《冰》。

    2)阅读p120页的《水的自述》。

    选读

    阅读p121页的《污水的出路》、《水利工程的作用》

    (五)看图写话

    1.做手指游戏,引出种子的生长,(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五个手指一朵花,我是一粒小豆子,我在土里钻呀钻,钻着钻着,长大了!)

    2.出示种子生长过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3.引导学生用自述的方式来解说:我是一粒种子

    4.用练习本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提倡学生保护水资源

    板书设计:

    (极小极小的点)

    汽 云

     

    (太阳晒) ( 碰 到 冷 风)

     

    { 雨 雹子 雪}

    教学反思:《我是什么》是一篇新编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变化形态和水与人类的关系。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为主,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以读为本,激发兴趣。

    开课时,我根据课文特点:第一人称拟人的写作手法与抓住“水”是会变化的一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学生很感兴趣的“魔术师朋友”来吸引大家。然后,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我让学生和我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尽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云”,跟着大家一起“变”魔法。这样按课文特点设计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不仅能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教学中,根据水的形态变化,引导先变成“汽”在变成云,让学生从理解云的变化过程,读出自己喜欢的语气。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读上。我又请学生读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盈。

    在整个教学过程里,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形式,充分理解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欣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图文结合,让学生思考“我在池塘、小溪、江河、大海的状态有什么不同?”第三段虽然短,但是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读好,读懂这一段,我抓住了几个关键词语进行理解指导,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通过拟人化的比喻,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使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表演,使学生体会不同状态的水是有不同的变化的。

     

    三、学有所得,感悟提升

    利用多媒体和图片结合,引导学生对水的性格变化作个对比,对“温和”和“暴躁”这两个词的理解,知道水温和时会做很多好事,读出和气、喜爱的语气;水暴躁时也做过许多坏事,读出带来灾害时的伤心、难过语气,并及时融入科学知识和拓展的延伸,通过合理治理和利用水资源,我们要保护水,和水做朋友,更多的了解水的知识,进入到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阅读会产生疲劳感,这时,我就设计了用游戏的方式,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把学生带到了以“我是一粒种子”为题的写话练习中,学生观察种子从土里钻出来,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整个完整过程,引导学生会说,会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学会“自述”。

     最后,我用“水是生命之源” 来引申学生从现在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来结束课堂, 虽然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楚,能较好的把握课堂。但其中还有不少不足,如:朗读指导在语文的阅读课教学中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块。在朗读指导中,指名读主要是起到朗读示范的作用。但是我没有指名读,大部分让学生齐读。学生读了之后,我的跟进性评价语言相对单调、机械。对于学生每次的发言或朗读,我的评价相对而言比较单调,缺乏教学艺术。有些评价语言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多学习。除此之外,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还需下功夫,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之中,在教学还写话方面,可以渗透一些语言的运用和写作技巧。

      总之,“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因为有遗憾,才会反思,才会发现,才会进步,才会一直追求完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 标签:
    • 课时
    • 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
    • 福泉市
    • 第二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