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5-阳秀玉学习报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概览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国际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第三版共分为科学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策略、技术、模型、设计与开发以及方法论六大部分。我所选读的是第三部分:技术中的部分内容,由M.Spector领衔主编包含了程序化技术、教育超文本、计算机中介的技术、计算机中介的沟通、K-12图书馆媒体中心、基于技术的知识系统、弹性学习与学习空间的架构、时间、步调和空间自由的学习技术、混合学习环境、适应性技术、世代差异、联结学习、认知与教学的技术、综合学习环境、建模技术、学习对象,以及开放资源标准,这一部分包含了熟为人知的一些技术,也囊括了近年来渐渐成熟的教育超文本等技术等,从“硬技术”、“软技术”到“设计技术”的发展视角,评述教育技术的发展轨迹,整个技术部分为我们描绘了当今教育技术研究的一幅广阔图景。

    • 内容导读

    一、程序化技术

    程序化技术,程序化技术, 即支持学习和教学的基于过程的方法和途径,经常以算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应用在计算机软件中。在教学设计与技术(IDT)的起源和发展中,程序化技术扮演过并且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章论述了程序化技术的历史演进、所依据的心理学原则和特征,以及为IDT 领域奠基的广泛研究理论基础。作者回顾了最著名的程序化技术模型,包括程序教学(Programmed Instruction,PI)、个别化教学系统(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和精确教学(Precision Teaching,PT)。

    二、教育超文本

    数字化的、充满链接的和基于文本的信息存储,极大地推动了从超文本中学习的研究,21 世纪的我们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上大量的超链接网页、维基、博客等网络资源来学习,因此聚焦于超链接的文本阅读对于学习过程影响的研究,其重要性与日俱增。本章聚焦于对从超文本学习的认识的实证研究,深入探讨了在超文本阅读中,阅读目标及其目标的特性、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导航策略和所包含的导航支持等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其中个人特征包括了先前知识和认知风格。与此同时,积极的知识建构和自我调控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等元认知要素,以及促进一体化的超文本设计要素, 这些都是孕育着未来超文本学习的重要研究方向。超文本研究的挑战在于,交互的天量和变量的混淆使得建构超文本学习的知识基础、对概念知识学习的测量显得十分困难。

    三、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技术

    本章主要回顾、总结了基于计算机中介的技术在学习中应用的研究,包括传统的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培训、基于计算机的适应性培训(Adaptive Computer-Based Training)、多媒体、超文本与超媒体、互动模拟、智能导师教学系统智能导师系统、探究式信息检索(Inquiry-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动画型教学代理(Animated Pedagogical Agent)、具备教学代理的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s with Agent)、严肃游戏(Serious Games)、协作学习环境。与传递信息的系统不同,在学生方面,这些环境中绝大多数都是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建构、探究和探寻。

    四、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CMC)

    本主题重点引述了CMC在教育情境中应用的若干最新研究,它们集中在CMC是如何通过文本处理、参与者选择、身份和声音以及集体文本创作等技术特征来给养学习,以期引起那些设计、评价和描述沟通环境的人对这些特点(技术方面和社会方面的)的关注。

    五、K-12图书馆媒体中心

    作者除了强调图书馆媒体课程和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外,并对近年来相关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所揭示的如下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1. 证明图书馆和优质媒体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广泛联系

    2. 确定这些计划的具体作用

    3. 有关的国际比较研究(eg:英联邦和澳大利亚)

    • 学习内容分享
    • 标签:
    • 教育传播
    • 教育技术
    • 技术研究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