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课件—福泉市五小常英兰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课件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方案模板.doc

    贵州福泉市试验区教学设计集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13、坐井观天

    教师姓名:

    常英兰

    科目:

    语文

    年级:

    二年级

    课时:

    两课时

     

    一、【教学内容概述】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文中有大量对话,很适合学生阅读。本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识字、写字和初读课文;第二课时是理解课文,指导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二、【设计理念】

    根据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构成一种虚拟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对文本真切的感知。特别注意加强朗读和发展思维,培养有条理说话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识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成语的意思。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能基础(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和技能)

    学生已经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并能利用多种方法识字。

    2.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

    学生喜欢阅读故事,他们思维活跃、好动,对朗读比较感兴趣,但注意力不易集中。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8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了解课文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心体会寓意,感受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2.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学难点

    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使学生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

     

    五、【学习策略】

    1、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读课文。

    2、课文朗读和理解寓意结合,课文情境和生活情境结合。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用的资源

    课本、课件、跨越式阅读材料

    2.学生用的资源

    课本、跨越式阅读材料、写话本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8个字。

    2、初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成语,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谁来说一说。

    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3、用你的话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答:坐在井里看天。)

    【设计意图】由已经学过的《识字四》的内容入手,引入到新课的学习。注意知识间的衔接。读题后,让学生解释课题,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直接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识字和写字(18分钟)

    1、出示课件,明确读书要求:

    一读(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圈(圈出课文中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三标(标出课文中的自然段)

    2、学生自读课文。

    • 标签:
    • 13
    • 坐井观天
    • 课件
    • 教学设计
    • 福泉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