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焕换+历史+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赵焕换+历史+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 初一年级赵焕换

     

    • 一、教学思路与方法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针对每课的内容采取适当的教法和学法,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本课依据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思维训练为中心,所采取的教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学法有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盘庚迁殷、武王伐纣、西周建立、西周的灭亡等基本知识,说出夏、商、西周三朝的更替顺序;归纳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原因并能概括其相似之处。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通过课堂讨论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灭亡的史实,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了解夏、商、西周大量精美文物、历史遗迹,树立保护文物、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奴隶和平民的艰苦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三、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学生,教师要做到育才施教,必要要做到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首先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归纳能力,而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其次,从心理特点上分析,中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认识到历史课是一门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最后,从生理特点上分析,青少年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爱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这生理特点,一方面,利用生动活泼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到课堂上,另一面,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勇于质疑,让学生热爱课堂。

     

    • 四、重点难点

            纵览本课,由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学生在这一年龄段,思维能力有所局限,同时也是发展时期,因此我将通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作为本课重点;同时,初一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这一抽象概念难以理解,对“国家”的定义很难理解。如何理解夏朝的确立标志着国家的建立,是学生在认知上的一个障碍。我将通过夏朝建立的一些统治政策、制度和考古发现,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的内涵。

     

    • 五、教学过程

    【讲授】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一)导入新课
      本课我使用复习导入法,通过回顾第一单元《史前时代》三课内容,远古人类使用打制石器;半坡人和和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食用粟和水稻,居住半地穴式和干栏式房屋;炎帝和皇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传说中的尧、舜、禹通过“禅让”的方式做部落联盟首领。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复习上一单元知识。同时引出第二单元课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禅让制,教师指出在大禹之后禅让制被破坏,导入今天所学新课。
    (二)教授新课
    本课分为三个子目。
    【自主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正文,了解基础知识,并在课本相关处做好标记。

     

    西周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

    约公元前1600

    约公元前1046

    建立者

    武王

    都城

    阳城

    镐京

    灭亡

    时间

    公元前1600

    公元前1046

    公元前771

    统治者

    周幽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发散思维的能力。

    家天下”

    【看图学史】

    1.出示夏朝地图,要求学生回答: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是哪朝?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回答:约公元前2070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

    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

    根据图片说出有关它建立的关键历史信息吗?

    回答: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根据课本结合地图册,通过地图,认识到夏朝的地理范围及阳城的具体位置,了解阳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教师的简单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知道世袭制和禅让制的区别吗?

    回答:“公天下”与“家天下” 。

    材料阅读: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现在的道义(正道)已经不再施行了,天下成为家天下。各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抚养自己的子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同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认识到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区别。
    【看图学史】

    1.出示“鼎”图片,我们常用成语“一言九鼎”来比喻一个人说话很有力量,能起很大作用。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回答:权力的象征。

    2.指导学生观察《夏代宫殿复原模型》回答能否说出夏朝与史前时代有何不同?

    分析据此所获得的信息:国家(宫殿,政府机构,军队,刑法,监狱…)

    3.这之后,教师通过问题,夏朝就这样一直繁荣下去了吗?你能否说出夏朝是怎样灭亡的吗?

    回答:夏桀(jié)统治残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掌握夏朝的基本国家建构,标志着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看图学史】

    公元纪年——

    你知道公元前、世纪、年代是怎么回事吗?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年 公元1年 公元2016

     

    世纪:每一百年

    年代:每十年

    公元前2070年是多少世纪多少年代?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你知道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各距今多少年吗?

    4085年和3615

    +X—1=Y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讲解,学生通过讨论,回顾《导言课》所学关于“公元纪年”基本知识,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商汤灭夏”
    【看图学史】

    首先观察《商朝形势图》,使学生认识到商代前期先后七次迁都,约公元前1600商汤灭夏定都于亳;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从此稳定下来。

    通过设置提问: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认识到商代迁都的原因。通过地图册,使学生了解殷的地理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历史情境的想象力。

    【看图学史】

    出示夏朝和商朝形势图。从两幅地图的对比中,你对得出什么结论?

    回答:疆土广阔。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增强历史比较能力。
    【看图学史】

    商代的发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归纳在国家机构上的建设。同时,指导学生阅读书本阅读部分,以及观察《商代甲骨文》、《商朝玉凤》、《商朝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殷墟车马坑》,体会商代经济文化的进步。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阅读,了解商代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武王伐纣”

    【看图学史】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设置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到商纣的残暴。

    接着提问:昏庸残暴的统治将预示着怎样的结局?引出武王伐纣的事实。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亡商朝。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学生归纳时间、都城。

    通过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利簋的铭文明确说,武王在甲子日的早晨伐商,晚上就占有了商。战斗在一天之内就结束了。一天之内就结束的战争,大概不会太过激烈。在战争

    之前,民心向背,已经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走向。

    接着,让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昏庸统治使其失去民心、预示着统治的灭亡。归纳知识点: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设计意图:通过文物史料阅读,提高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看图学史】
    结合书本,指导学生观察《“桀驾人车”汉画像石》、《商纣王》和《烽火戏诸侯》。

    回答:

    1.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统治残暴。

    2.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心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历史分析能力。
    (三)小结

    指导学生讲述本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

    设计意图:掌握本节课夏商周更迭的基本脉络。
    (四)巩固练习

    做相关选择题以及配套填充图册中的相关内容。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历史
    • 夏商西周的更迭
    • docx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