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暑期课程协同备课+齐洪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基本信息

    主题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学科

    信息技术

    学段:中学

    年级

    七年级

    教材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七年级第九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第9页到第10页)

    • 目标、内容、学习者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 学习者通过信息实例分析,能够从信息处理角度理解信息技术(IT)的含义。
      • 学习者通过对图文资料的探索分析以及接受老师的讲解,能够熟知人类信息技术发展历史和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四大领域,并能够根据具体的例子鉴别。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通过完成游戏活动,思考语言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
      • 完成相关的“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任务,能够分析新技术解决的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能够激发对信息技术的探求兴趣,并能感受和理解信息技术发展对知识传递和促进人类进步的意义。

    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现代信息技术领域。
    • 教学难点:技术发展对知识和信息传递的意义。

    学习者分析

    • 七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信息及其特征。这部分的掌握便于学习者从信息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
    • 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打字、搜索、课程平台使用
    • 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思维特点上:逐渐从直观感受到抽象逻辑转变。在教学设计中,既要考虑图文并茂的情景和环境设计,也要考虑学生文本分析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

    教学方法以及资源平台

    教学方法

    • 案例分析法 情景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用具

    • 课程教学平台 自设计的图文资料 教学课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
    • 课前活动:从Eniac到Mini笔记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

    从Eniac到Mini笔记本

    设计游戏活动和材料

    课前登录平台,完成游戏活动;并阅读材料,完成讨论作业

    认识第一台计算机

    思考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 学习活动一: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学习活动一:认识信息技术

    播放幻灯片图片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顾旧知识:图片中信息实例的内容、载体和特征)

    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

    回顾巩固

    回顾和巩固旧知识

    分析引入新知识

    提问:实例中需要使用什么技术对信息进行怎样的处理和操作?

    并进行幻灯片演示过程

    分析/思考

    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从对信息处理的角度认识信息技术(信息是对象,技术是手段)

    简要总结

    信息技术(IT):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

    思考/归纳

    从信息处理角度认识信息技术(IT)

    • 学习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学习活动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问题引出

    根据刚才提到的信息技术含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还有哪些?

    说话、语言是信息技术吗?

    思考

    回答问题

    从日常生活和语言例子开始信息技术历程的学习

    游戏活动:我们来表演

    游戏规则:学生上台表演“鱼”和“我饿了”两个词汇;不能说话、不能写字。

    游戏延伸:用语言、文字、网络、语音(siri)表达这两个词汇

    参与游戏活动

    思考信息的表达

    初步体验和思考技术发展历程

    • 从不使用语言到语言使用,先理解语言也是传递信息的技术
    • 从语言到文字到网络时代到语音识别(siri)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能意识到技术发展为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带来的便利

    探索时间

    设计资源、提出问题和任务要求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媒体资源,探索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完成相应的任务和问题

    • 深层次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发展历程
    • 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 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局限
    • 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和处理的作用

    • 学习活动三:现代信息技术

    学习活动三:现代信息技术

    讲解活动:

    先从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拓展讲解;

    随后图文实例介绍微电子技术和感测技术

    接受/思考/认识

    从图文和实例中能够知道现代信息技术的四大领域各自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例子

    提问: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人类哪些方面的能力会下降很多?

    (从四个领域依次分析)

    思考分析

    回答问题

    帮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扩展了人的信息器官功能

    • 课堂测试与小结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设计试题

    反馈测试

    完成课堂测试

    自我评价

    课堂测试题一共是三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是熟记基本的知识和概念;
    •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能辨别信息技术历程、信息技术的领域;
    • 第三个层次是从整体上开放思考题,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作用,以及畅想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课堂小结,拓展思考

    按照信息技术历程给出书的发展历程,思考下一代书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发挥想象力

    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状况展开想象

    •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

    具体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细则

    评价比例

    讨论作业:第一台计算机ENIAC为何如此庞大?

    (20

    教师手动

    什么第一台计算机ENIAC为何如此庞大?什么技术的发展让现代的家用计算机如此微型?

    10%

    从如此大到如此小、速度慢到快这样的变化,你对技术发展有何认识?

    10%

    课堂测试,巩固新知

    (50

    客观:系统自动

    主观:教师手动

    第一个层次是熟记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填空题和选择题)

    20%

    第二个层次是能够根据图片和文字信息,能辨别信息技术历程、信息技术的领域(连线题和选择题)

    24%

    第三个层次是从整体上开放思考题,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和促进人类进步的作用(开放简答题)

    6%

    作业:下一代书会是什么样?

    (30

    根据评价量表

    教师评价

    知识性

    能结合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和趋势或技术基础构思和设计

    10%

    想象力

    能天马行空创造性地想象思考,别具一格

    10%

    设计性

    设计美观清晰,关注细节

    10

    • 标签:
    • 案例分析
    • 2016
    • 信息技术
    • 暑假
    • 课程教学设计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