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宁《函数》教学设计+微课设计+微课1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高海宁《函数》 教学设计3.doc

    高海宁微课教学设计方式(高海宁)3.doc


     

    教学设计 (冼瑞冰修改红色字体) 

    学校

    佛山市惠景中学

    课名

    函数

    教师

    高海宁

    学科(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八年级

    使用节点

    课中

    微课嵌入点

    概念引入(第四环节概念的理解)

    选该内容进行微课探索的原因

    1. 本课课型为概念新授课,较好的理解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函数概念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众多概念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同时这个概念又是高中学习的重点。

    3. 概念的抽象点表现为:变量个数,两个变量的变化一一对应关系。

    4. 利用微课生动化、生活化特点探索能否解决以上提出的抽象点。(赞同观点)

    微课类型

    解决难点(赞同观点)

    微课嵌入目的

    本课微课特点是选择了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解释函数概念,希望通过短片中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看完后容易理解两个抽象点,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概念,并能利用概念进行辨析。(利用微课的直观性)

    选取策略

    这个微课设计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实例,同时引用了电影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地寻找函数模型,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应用的广泛性,感受函数学习的必要性。(考虑函数概念的抽象性,使用微课)

    微课效益分析

    通过嵌入微课使学生解决对函数概念理解中的困惑点。(赞同观点)

    预设的问题是

     

    怎么设计本堂课

    具体教学过程见《教学设计》,本课有在第四环节有小组合作。(个人觉得表达不够具体)

    引导语如何设置

    利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导入微课。(应该写清楚引导语)

     

     

    要求:

    110号前提交教学设计和微课视频,在学习元建好后推荐到知识群中http://lcell.bnu.edu.cn/lc/lc_index.jsp?id=25979&courseId=136782

    211号本组内老师互相扩充微课策略内容。(课前老师就给其他课前老师扩充 策略内容,按word中模板编辑)

    312号全体教师协同修改公开课老师教学设计和扩充微课策略内容。

    414号其余老师反思后二次修改提交教学设计。

    517号开始观摩课。

     


    《函数》教学设计

    佛山市惠景中学 高海宁

     

    【课程内容】

    《函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七年级知识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对变量间的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函数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的过程,进一步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积累抽象概括的活动经验。

    2. 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能判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可以看成函数。

    3.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4.通过函数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函数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函数,同时理解函数概念。

    【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体会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了探索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并用符号进行了表示;在七年级下期又学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了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的普遍性,感受了学习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些方法和初步经验,为学习本章的函数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策略】

    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模型——应用模型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展现背景,提供概念抽象的素材;第三环节:概念的抽象;第四环节:理解概念;第五环节:概念辨析与巩固;第六环节:反思归纳;第七环节:课外提升。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播放一分钟的视频)

    【活动内容】

    展示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图片,如心电图片,天气随时间的变化图片,抛掷铅球球形成的轨迹,k线图等,提请学生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承接上一学期变量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变量之间关系的是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感受研究函数的必要性。

     

     

    二环节:展现背景,提供概念抽象的素材

    【活动内容】

    问题1.你去过游乐园吗?你坐过摩天轮吗?你能描述一下坐摩天轮的感觉吗?

    当人坐在摩天轮上时,人的高度随时间在变化,那么变化有规律吗?

    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与旋转时间t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右图就反映了时间t(分)与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h(米)之间的关系.你能从上图观察出,有几个变化的量吗?当t分别取3610时,相应的h是多少?给定一个t值,你都能找到相应的h值吗?

    2.瓶子或罐头盒等圆柱形的物体,常常如

    下图这样堆放。随着层数的增加,物体的总数是如

    何变化的?

    填写下表:

     

     

     

    问题3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假若温度降低到-273℃,则气体的压强为零.因此,物理学把-273℃作为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热力学温度T(K)与摄氏温度t(℃)之间有如下数量关系:T=t+273,T≥0.

    1)当t分别等于-43-27018时,相应的热力学温度T是多少?

    2)给定一个大于-273 ℃t值,你能求出相应的T值吗?

    【设计意图】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展示,使学生们初步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变量间的关系,并且一个变量是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方式是多样的(图象、列表和解析式等),初步了解三种方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各自特点.

    第三环节:概念的抽象

    【活动内容】

    1.引导学生思考以上三个问题的共同点,进而揭示出函数的概念:

    在上面的问题中,都有两个变量,给定其中一个变量(自变量)的值,相应的就确定了另一个变量(因变量)的值.

    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点明函数概念中的两个关键词:两个变量,一个x值确定一个y值,它们是判断函数关系的关键。

    3.再通过对上面3个情境的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三个情境呈现形式的不同(依次以图像、代数表达式、表格的形式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函数常用的三种表示方法:(1)图象法 ; (2)列表法 ; (3)解析法。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异同点,揭示函数的本质概念和不同的表示方法。(赞同)

    第四环节:概念的理解

    【活动内容】

    问题:如何理解概念中“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这句话?

    嵌入:微课

    回答问题:学生分组举例回答,比一比哪一组举的例子与概念中的要求一致。

    【设计意图】

    概念的抽象点表现为:变量个数,两个变量的变化一一对应关系。而这个微课设计来源于学生身边的实例,同时引用了电影的内容,这样能使学生自主地寻找函数模型,同时通过短片中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看完后容易理解两个抽象点,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概念,并能利用概念进行辨析。(函数概念比较抽象,此处用微课帮助理解很适合)

    第五环节:概念辨析与巩固

    【活动内容】

    1介绍常量与变量的概念

    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

    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指出下列关系式中的变量与常量:

    1)球的表面积Scm2)与球半径Rcm)的关系式是S=4R2

    2)以固定的速度V0(米/秒)向上抛一个球,小球的高度h(米)与小球运动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是h=V0t-4.9t2.

    2.概念应用举例

    1)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速度是15千米/时,你能表示出他走过的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变化关系吗?St的函数吗?路程s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像是什么?

    2)如果AB路程为200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行驶的速度v与行驶时间t是怎样的变化关系?Vt的函数吗?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像是什么?

    3)若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面积y与边长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yx的函数吗?面积y随边长x的变化的图像是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常量与变量的区别阐述,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关键;通过三个例题,对函数概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再次揭示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

    第六环节:反思归纳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针对本节的内容进行自我小结,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后;最后教师总结。

    建议先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节内容,学生回忆并进行填写,有不疑惑或回忆模糊的内容,问题驱使观看微课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和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形成系统的知识。

    最终总结了下面的内容:

    1.初步掌握函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的关系。

    理解函数的概念应抓住以下三点:

    1)函数的概念由三句话组成:“两个变量”,“x的每一个值”,“y有确定的值”;

    2)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不是看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是存在,更重要的是看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在某一变化的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在一个函数关系式中,能识别自变量与因变量,并能由给定的自变量的值,相应的求出函数的值。

    3.函数的三种表达式:

    1)图象法(用图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格来表示函数的反方法);

    3)解析法(用代数式来表示函数的方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式子叫做函数关系式,函数关系式是等式,在书写时有顺序性,一般写成:“函数=函自变量的代数式”的形式)。(归纳很到位)

    第七环节:课外提升

    习题4.1

     

     

     

    4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设计
    • 海宁
    • 函数
    • 教学设计
  •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