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紫蓬-高玉琴-玲玲的画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2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得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的情感的变化——满意、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设计理念

    1、以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引导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产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学习目标:

    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

    明白“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⒈谈话激趣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出示玲)这个字就读“líng”,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跟老师一起读。你是怎么记住它的?还有哪些字右边带“令”啊?(学写“玲”)。

         2、玲玲不仅可爱还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尝试学习、感知内容

      ⒈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标出自然段。

    同学们,请大声地朗读课文,遇上不认识的生字就停下来,请教课文下面的拼音宝宝,或是问问同桌,读完了就标上自然段,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好了,大家开始读吧。(巡视,表扬学生的读书姿势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错、正音。

    3、小组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小组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自然段,了解课文讲的是玲玲巧妙补画的事。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记生字。

    1、用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带拼音):“玲、详、幅、奖、催、叭、脏、筋”,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多种方法巧记生字

    (1)、看图(或实物)识记生字:“幅”(一幅画)、“奖”(评奖)、“筋”(脑筋)、“玲”(玲玲)。

    (2)、动作演示识记生字:“详”(端详)、“催”(爸爸又在催她了)、“叭”、“脏”(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3)、偏旁串联(找朋友)识记生字。如:讠+羊=详、口+八=叭、月+庄=脏。

    (4)、结构归类识字。如左右结构的字:“玲”、“幅”、“催”…;上下结构的字:“筋”、“奖”。

    3、运用生字

    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动作演示、偏旁串联、结构归类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巧妙地熟悉本课生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课题组:注重识字方法和生字词的运用,这点很好!在PPT课件里对这部分的呈现不足,如果能够加入进去就更好了。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⒊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课题组:反馈展示点评的时候,要有针对性。

    五、拓展阅读

    阅读拓展资料

    六、小练笔

    尽量运用本课生字写一段话

    例如给一幅图,表明小作者是玲玲,她得奖了的照片什么的。主要是让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字应用、书写,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输出。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二、启发思维、朗读感悟。

      1、提出问题: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交流。并读出相关的句子。

      1)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为什么要加上“仔细地”看了看,可不可以去掉?

      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位怎么样的爸爸?

      2)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玲玲想了想,她会想什么?

      她为什么要画小花狗?而不是其它东西?

      “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些什么?

      3)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这里的坏事指什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要求:爸爸的话要读得亲切一些,问句要读出询问的语气;玲玲的话要读出天真的、幼稚的语气。)

      4、在小组、班级中进行读书评比擂台赛,比一比谁是我们班的金嗓子?然后学生进行评

      议:谁读的好?好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

      5、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充分地说)。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拓展阅读

    六、小练笔

    这里应该是说一说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糟糕的事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糟糕的事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五)小练笔:

    在今后,如果遇到以下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做?

    1、墙上弄上了墨汁。

    2、漂亮的裙子被勾出了一个洞。

    3.一只鞋子不小心划破了。

    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一写。

    • 标签:
    • 进行
    • 学习
    • 学生
    • 好事
    • 生字
    • 坏事
    • 课文
    • 指导
    • 肥西
    • 玲玲
    • 爸爸
    • 玲玲的画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