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校区-廖胜广-语文-蜜蜂引路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26 蜜蜂引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 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列宁的资料。
2.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蜜蜂)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莫: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艹”,中间是“日”,下边是“大”。
斯:左右结构,左边是“其”,右边是“斤”。
派:左右结构,左边是“氵”,右边共6笔。
敲:左右结构,左边是“高”,右边不要写成“攴”。
讶:左右结构,左边是“讠”,右边是“牙”。
导:上下结构,上边是“巳”,下边是“寸”
交流识字方法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2-4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四、拓展阅读(见211阅读材料)
五、用下面的词语说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2.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由读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学生甲:我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1922年。地点:莫斯科。
学生乙:我还知道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用图表表示。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的方向走,就一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出示投影,看图,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三、拓展阅读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请打开阅读材料(见211阅读材料)
四、说写练习
我身边的小动物
学生先写后进行作品展示
【板书设计】
《蜜蜂引路》
列宁——蜜蜂(向导)——养蜂人
花丛(路边) 认真思考
园子(附近) 仔细观察
小房子(旁边) 做出判断
-
-
- 标签:
- 列宁
- 课时
- 语文
- 养蜂
- 蜜蜂引路
- 校区
- 蜜蜂
- 生字
- 课文
- 自然
- 2.
- 1.
- 找到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