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职业教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
通过前一部分,你已经了解了课程,职业教育课程的特征,了解了若干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法。继课程之后,让我们来进入教学设计。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你可以:
1. 了解教学设计的含义;
2. 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
-
教学设计的含义
关于“教学设计”的含义,人们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给出各种定义,但总体来看,人们还是认同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系统设计的一部分。教育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教育系统设计根据其理论与技术应用的不同,可以包括宏观层次的教育规划、中观层次的教学计划的开发、微观层次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产品的设计。
在这里,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
教学设计的由来和发展
关于教学设计的由来和发展,让我们来看看乌美娜教授在其《教学设计》一书中的阐述:
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受国外(特别是美国)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较大,何克抗教授等在其《教学系统设计》一书中指出,60年代以来国外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有:
1) 加涅的“九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2) 瑞格卢斯等人的精细加工理论;
3)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教学处理理论;
4) 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
此外,何克抗等认为尽管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名目繁多,但从其理论基础和实施方法看,总体可以分为三类:
1) 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2)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3)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简称“主导—主体”模式)。
其中,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因其理论基础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ID1)和第二代教学设计模式(ID2)。
对于教学设计的发展,你还可以看看何克抗等编著的《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版)的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概论”,以及以下列出的资料。
我国教学设计的发展历程_浅析我国教学设计的历史_现状和发展趋势.pdf
美国教学设计的过去_现在与未来__省略_代教学设计之父_戴维_梅瑞尔博士_梁林梅.pdf
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和问题_访教_省略_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罗伯特_瑞泽教授_梁林梅.pdf
-
若干教学设计模型
如上所述,在教学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教学设计模型,一些模型至今还有广泛应用。一些有代表性的模型如:
系统方法的瀑布模型、肯普模型、尼文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等等。
ADDIE模型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设计模型,至今还有广泛应用,建议你可以关注以下网站:
http://www.nwlink.com/~donclark/hrd/ADDIE/ADDIE_backwards_planning_model.html
-
教学设计一般模式
各种教学设计模式所包含的要素不尽相同,但众多的要素中能抽取出一些共同的要素,形成教学设计一般模式,该模式与Dick和Carey的教学系统化设计模式基本一致。
上面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教学系统化设计模型)包含的要素主要如下:
- 评价需求以确定教学目的
模型的第一步是要确定在学生完成了你的教学之后你希望他们能够做什么。教学目的有多个来源,如教学目的清单、需求评估结果、对学习困难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对实际做这项工作的人员的分析以及对新教学的其他需求等。
- 进行教学分析
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之后,还要确定为了实现目的人们需要按部就班做什么。教学分析过程的最后一步时确定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知识和态度,称其为入门技能。可以用一张图表示所有已确定技能之间的关系。
- 分析学生和环境
出了分析教学目的之外,还要同时分析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技能的环境和应用技能的环境。学生现有技能、偏好和态度以及教学环境和应用环境的特点这些重要信息,会影响模型的后续步骤,特别是教学策略。
- 编写绩效目标
基于教学分析和入门技能陈述,就可以具体地写出学生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这些描述根据教学分析所确定的技能派生而来,确定了要学习的技能、实施技能的条件和成功表现的评判标准。
- 开发评价方案
基于所写的目标,开发出相关的评价方案,以测定学生对于目标中所描述行为的完成能力。重点在于将目标中所描述的行为种类与评价相对应。
- 开发教学策略
基于前面五步的结果,确定为达到最终目标在教学中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前的活动、信息呈现、练习和反馈、考试以及延展活动几个部分。教学策略要基于当前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研究的成果、传递教学的媒体特点、要讲授的内容以及接受教学的学生的特点来制定。这些数据既可以用于开发或选择教学材料,也可以用于产生课堂交互式教学策略。
- 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
在这一步要用教学策略产生教学,教学包括学生手册、教学材料和考试试卷。是否自己开发教学材料取决于要教授的学习类型、现有的相关材料和可用的开发资源。这里还要给出从现有材料中进行挑选的原则。
- 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在完成了教学的初稿之后,就要开展一系列的评价活动,以收集数据,确定如何改进教学。一般有三种类型的形成性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和现场评价。各种评价类型为设计者提供了不同种类的教学改进信息。类似的技术也可用于对现有材料或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
- 修改教学
最后一步(也是循环周期的第一步)是修改教学。整理和分析形成性评价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学生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依据这些困难找出教学方面的不足。图中从“修改教学”中划出的虚线表明从形成性评价中获得的数据不是简单地用于修改教学本身,还要用于重新复查教学分析的有效性、入门技能和学生特点假设的合理性,还要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审查绩效目标和考试题,审核教学策略,最后所有这些复查、审核所产生的教学修改将会导致一个更加有效的教学工具。
- 设计和进行总结性评价
尽管总结性评价时教学有效性的最终评价,但是它通常不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用来评估教学的价值的,必须在完成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修改,满足了设计者的标准之后才进行。因为总结性评价通常不是由教学的设计者,而是由独立的评估员完成的,所以从本质上说这个过程也不应该算是教学设计过程的一部分。
这九个基本步骤构成了用系统化方法设计教学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集合之所以叫做系统化方法,是因为它是由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的,每个成分都有自己的输入和输出,在一起产生出预期的结果。由于收集了系统有效性的数据,所以最终的产品能够不断修改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质量水准。在教学材料的开发过程中,对数据的收集,对材料的修改,都是为了使教学尽可能地既有效率又有效果。
——Walter Dick等著,汪琼 译.《教学系统化设计(第五版)》(翻译版)
以上教学设计一般模式中的各个要素将在“项目教学设计”部分,结合项目教学设计过程加以具体说明。
-
-
- 标签:
- 请在
- 职业教育
- 模式
- 输入
- 一般
- 段落
- 教学设计
- 内容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