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丽景小学-张海燕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丽景小学  张海燕主备

     【第四单元  单元指要】

        本组课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

                                                                                                 

    • 13、动手做做看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孙世翠)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实验器材。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2、图片导入。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导入方法新颖,问题设计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极好。  刘玉香)

    二、初步感知,自主识字

    (一)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4、开火车读词语。

    5、读含有词语的句子。姜世林

    (二)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回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填空。

    三、写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

    “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孙世翠)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宣守明)

    四、拓展阅读

    五、快乐写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二、读文

    (一)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修改人:刘玉香)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二)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秦桂芝)

    (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3)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秦桂芝)
    (三)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姜世林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孙世翠)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大声阅读

     

    五、我是小作家

     

    教学反思:

     

    1、疑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创设的问题情境正是课文的疑点,以此为切入口,利于突破重点,激发探究读文的兴趣。

     

    2、识字教学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采用小组交流汇报的形式,达到资源共享,难度逐渐增加,有利于提高自主识字的效率。

     

    3、顺着伊琳娜情绪波动的原因探究读文,不仅能较好地朗读课文,更有利于使学生感悟到伊琳娜是亲手实验后才发现了科学家的话是不对的,更便于学生懂得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3、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的意识。

     

                                                                             

    •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孙世翠)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姜世林插图。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观察。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旋风”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2、谈话。(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 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 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孙世翠)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识字方法新颖,值得借鉴。 刘玉香)
    三、读思

    1、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汇报内容。

    3、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        一台( )  一台()
    一张( )   一张( )        一把( )一把( )
    四、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
    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孙世翠)“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1、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五、拓展阅读

    (阅读什么呢,希望有个明确的要求,宣守明)

    六、写话 用学习的词语造句或编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摘果子游戏。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3、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交流
    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感悟。
    1、“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修改人:刘玉香)
    3、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
    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秦桂芝)
    4、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三、读思
    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
    拓展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2、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宣守明)

    四、实践
    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2.拓展阅读。

    五、写话 写一写你平时在生活中的小发现。

    (是否简单了一些?给个支架。姜世林)

     

    教学反思:

     

    1、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3、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那位不知名的先生,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阿切尔,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同时还要顺着学生的思路,相机引导:牛顿到爱迪生,从伊琳娜到阿切尔,无一不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 15、画风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重点抓住三个孩子的对话领会他们的创意。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格式编辑姜世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谜底:风)你们知道“风”是什么样吗?风摸不着看不到,但是有三个小朋友却把它画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画风)
    2、谈话。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呼呼”吹的声音)
    你能说出有关“风”的词语、儿歌、歌曲吗?(指名畅所欲言)
    你能把它画出来吗?(板书:画风(秦桂芝)

    二、识字
    1、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试着领读他们的名字。
    2、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识字环节应该注重交给学生方法:宣守明)

    三、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书写
    四、练习书写,重点指导:
    (1)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2)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美观书写。 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写字指导讲解细致,分析透彻。刘玉香 )
    五、快乐阅读

    六、写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找朋友”游戏的方式检查生字。
    2、指名读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说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二、学习课文

    (一)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交流
    1、小组内互相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2、全班交流。
    A、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2)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3)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4)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修改人:刘玉香)

    B、请学生在黑板上画画文中的景色。
    C、请学生给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1)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提示:宋涛应该用疑问的语气说“谁能画风”这句话,而且说的时候心里应该很得意,因为他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他其实想为难一下陈丹和赵小艺。陈丹说“谁也画不出来”这句话时,应该带有为难的语气。赵小艺说“我能”这句话时,应该是非常自信的语气,语调比较高,声音较大。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这句话时,应该用惊喜的语气,大声地说,因为他是受到小艺的启发突然明白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的,所以他非常高兴。)(宣守明)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每组派代表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表演。

    (二)朗读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为什么说一阵风吹来,画显得更美了?
    2、仿说句子。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
    ,                显得                。
    三、拓展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位小朋友?为什么? (我们喜欢这些小朋友,是因为他们爱动脑筋,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思考。)
    2、 你还有什么方法画风?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画一画,再写下来。
    3、创新画展: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们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来。(这样既拓展了课文的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  孙世翠)

    四、拓展阅读

    (阅读要求:自由大声的朗读材料,并在小组交流)姜世林

    五、写话  如果要你画风,你画什么,怎么画。

     

    教学反思:

     

    1、感悟风的声音,说出写风唱风的歌谣,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画风的积极性。

     

    2、根据课文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巧妙识字,提高了识字质量。

     

    3、三幅头像有助于学生分清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分角色朗读易于体会三个小朋友互相启发,互相协作和敢想敢做的精神。

     

    4、“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以文本为凭借,挖掘学习资源,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16、充气雨衣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图片导入。出示充气雨衣的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这种雨衣遇到雨天再也不会淋湿裤腿了,你知道它是怎样发明的吗?
    2、谈话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修改人:刘玉香)

    二、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相机学习多音字“假” “缝”。姜世林
    三、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三、默读
    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宣守明)

    四、拓展阅读

    五、练习
    1、写出和“慢慢”意思相近的词语。
    2、课文中有三个带问号的句子,看谁能最快找出来!比较一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子各写一句话。(秦桂芝)
    3、把本课中优美的词语积累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用多种方式检查生字。
    2、读读写小林发明充气雨衣灵感的句子。
    二、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
    (1)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 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 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2)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秦桂芝)

    (3)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三、复述
    1、学生按照小林“看、想、做”的发明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明的过程

    此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孙世翠)
    2、采取多种形式复述:练习——指名复述——分组竞赛

    四、拓展
    1、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五、拓展阅读

    阅读拓展材料第16课,并在小组交流。姜世林

    六、写话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便之处,打算怎么改?
    2、写下你的想法。(宣守明)

     

    教学反思:

     

    1、从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切入,更容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2、针对本课生字字形复杂,字音难记的特点,采用多种复现方式,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质量。

     

    3、抓住课文重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品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4、在默读的基础上,让低年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的大致意思,有利于提高默读的速度,培植语感,积累语言。

     

     

    •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发现。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以竞赛方式说类似词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借鉴。  刘玉香)
    5、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由读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    (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姜世林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3、卡片认读——任意抽读——送信游戏——同桌互读
    4、任意选择喜欢的字进行扩词练习。
    (二)我会填
    1、读句子,说说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互相检查。
    (三)我会读
    1、默读短文,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是什么样的人?(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读完短闻后的心得和体会。(孙世翠)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交际准备:
    1、学生课前进行的小制作(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等)
    2、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交际小组。
    过程:

    1. 学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展示欲望——孙世翠)
      二、展示台
      1、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大家互相学习借鉴。
      3、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愿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4、以此专题办个展览。姜世林

     

    教学反思:

    1. 1、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阅读的基础上,自我发现,自我总结,老师只需适当点拨。

    2. 2、口语交际的内容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每位学生都要动手制作,效果才会好。

    3. 3、语文的学习讲究实践性。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的学习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 标签:
    • 识字
    • 句子
    • 小林
    • 课时
    • 教学设计
    • 语文
    • 邮票
    • 二年级
    • 学生
    • 第四单元
    • 交流
    • 生字
    • 课文
    • 小学
    • 小组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