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角(刘素珍)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内容
 深  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生态课堂教学导学案 圳市南山区南海小学生态课堂教学导学案《认识角》的导学案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认识角 授课教师 刘素珍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 让学生经过“找找、认认、比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目标当中尽量不出现让学生怎样或使学生怎样,避免教师主导。 
 2.通过做角、比角等活动,知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本节课还要求学生会画角 3.结合生活情景,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明确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认识,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让学生抽象出角的过程,说出角的特点,会比较困难。为此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现,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学习)准备 课件、平台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环节(含时间) 学生学习设计 教师导学设计 一、旧知牵引(约4分钟) 观察回答出图形名称。 1、课件出示:依次变形显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逐一让学生回答各是什么图形? 2、再出示由三角形变形为角的图形。 问:认识这个图形吗? 引出本课课题并板书:认识角 二、自主生成(约10分钟) 活动一: 1、指名到黑板上指出。 2、找角。 3、摆出一个角。 活动二: - 说说摸的角是怎样的 
-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指出。 
- 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展示。 
- 判断,说说理由。 
- 分类,看书回答。 
- 听口令用小棒摆出直角、锐角、钝角。 
 活动一:找一找 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图:剪刀、钟面、扇子,你发现哪里有角? 2、你能从三角尺找到角吗?教室周围哪里有角? //不限制范围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散联系生活实际。 3、你能用小棒摆出一个角吗? //为了体现连续性,将此环节调整到活动二第3步。摸-摆-画角 活动二:认一认 1、摸一摸三角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2、认角的各部分名称。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可添加活动“找一找:不用眼睛看,在学具袋中摸出一个带角的图形”,此环节中引导学生作评价。 3、示范画角,引导学生在纸上画。 4、出示各种角的图形,你会判断哪个是角吗? 5、把找得角图形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看书第90页知道直角、锐角、钝角。理解 //这是角的第一课时,以认识角为主,直角的内容可放在下一课时,降低难度。 以直角为参照,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 三、互动展学(约15分钟) 学生汇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边张口大小有关。 活动三:比一比 角会变大变小,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引导学生打开课件资源,动一动角的两条边,移一移,点一点,看能发现什么? //这部分我已与技术人员沟通,昨天做出一版,但是没有理解您的要求,我已让技术人员修改,在等反馈中。 四、游戏练习(约10分钟) 学生自主完成。 利用平台资源设计: 1、判断下面各角是什么角。 2、哪些是锐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是钝角。 3、数一数图中各有几个角。 五、拓展思考(约1分钟) 学生思考或动手操作。 1、指导阅读书第91页“你知道吗?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美。 2、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板书设计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记作: 1 读作:角1 教学反思: 2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 
							- 标签:
- 活动
- 直角
- 学生
- 生活
- 分钟
- 大小
- doc
- 名称
- 引导
- 认识角
- 图形
 
- 
				
				加入的知识群:
 
			 
		 
	.jpg)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