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中悟写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倡导读中悟写的缘由(看名家如何看待读与写)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却很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怎么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正如几年前薛法根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的语文课光说不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学生练就了一张巧嘴,却留下了一只笨手……可见阅读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对此汪潮教授呼吁:语文课中听说的时间要降下来,读的时间要控制,写的时间要挤进去。特级教师王崧舟指出: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

       同时倡导读写结合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课标前言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也非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高度统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写作方法,“读”“写”结合,锻炼出学生的语言素养,达到“言与意齐飞,涵咏共读写一色”的境界,实现意与言有机的统一。

    • 标签:
    • 眼睛
    • 学生
    • 时间
    • 一只
    • 人文
    • 读 悟
    • 工具
    • 语文
    • 意识
    • 例子
    • 读写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