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丽景小学 王敏

    •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斗,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眼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 教学目标
    1. 复习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4. 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 开火车读词语。

    2. 齐读词语。

    1. 学习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位妈妈在井边打水,两位妈妈各自夸着各自的孩子,一位妈妈什么也没说。打完水,三位妈妈拎着沉甸甸的水桶回家去,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课件出示)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课件出示)对老爷爷的话,你有什么疑问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一个儿子?)

    2.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疑问自由读课文。

    3.指名回答。

    • 通过对比,体会美德。
  • 1.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谁说得更有道理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请同学们默读第八自然段。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课文的那些词语或者句子告诉了我们水桶很重?(第8自然段)

    这句子里面哪些词语告诉你水桶很重这个信息?(“晃荡、走走停停、痛、酸”等字词加红)

    读好这些词,谁来读这个句子?来感受这桶水很重?(三个人读)

    同学们,从他们的朗读你听出了什么?我们也一起来读。

    3.我也感受到了,这样重的水,妈妈们,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三个儿子见了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8-11自然段,找出三个儿子是怎么做的,用~~线画出来。

    (指三名同学回答,课件出示一个—— 一个——另一个——并拓展。)

    4.孩子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老爷爷,你最欣赏哪一个儿子?

    5.请几名学生回答

    是呀,这个儿子望着妈妈提着沉甸甸的水,望着妈妈一路走走停停,

    他默默地帮妈妈提水,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过多的犹豫。在老爷爷的眼中,这个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孩子却能够帮助是一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顺)(把问号擦去)

    6.孝字在古代是这样写的,(出示课件)谁来给它找个朋友?谁能用上这些词来夸夸文中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