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金桥小学 语文 丁玲《画家乡》第二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画家乡(第二课时)
画家乡(第二课时)
一、 教材简介
《画家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第二册,本节课课时为2课时。
这篇课文写的是孩子们彩笔下的美丽的家乡。通过五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出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第2--6自然段具体描述了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个孩子所画的家乡。
教材突出了两个整体:
1、文章是一个整体:第一自然段由“孩子们爱家乡,也爱画自己美丽的家乡”引出课文;第2、3、4、5自然段通过五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自己家乡的美--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展示课文内容;第七自然段以“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做总结,从而构成一篇完整课文。
课文结构清晰——“引出课文”、“并列展示”、“总结提示”。
课文内容丰满——2、3、4、5、6自然段各为一个独立的整体。2、家乡的美构成了祖国山河整体的美:五个并列的美丽家乡景象是"祖国多美"的其中一部分,且有不完整性,那正是给教师与学生开发的广阔空间展示学生自己家乡的美,从而使祖国的美更加充实。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画自己的家乡。
三、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为一年级的学生,在课题组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该班学生能借助课件自主学习。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策略,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课文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表达,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五、 教学资料
本课在网络环境下完成,采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二册。在中心课题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的实际,增添的资料城里的部分内容。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4课《画家乡》,首先我们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请同学们准备听读打写:
宽阔 对虾 脚丫 捡起 平原
奔跑 茂密 一匹 城市 楼房 贝壳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错别字。
(二)读书感悟
1、读家乡:课文写了哪几个小朋友的家乡,分别在什么地方?(指名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2、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板书: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
3、自主读悟:在这些家乡中,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就放声地读一读,看看他画了哪些景物,读 出你的喜欢之情。
相机进行句型训练: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那么——,————那么————。
4、赛读、点评: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评一评他是否读出喜欢之情,是否读出家乡之美。
5、教师总结:作者在描写家乡时抓住最能表现家乡特点的景物,在把这些景物特点描写下来,这样就突出了家乡的特点。
(三)拓展阅读
我们伟大祖国地域辽阔,美丽富饶,描写和赞美高山、大海的文章很多,请同学们到资料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读一读,学一学它的写作特点,记一记好词好句,准备一会交流。
1、生自由阅读
2、把自己所读文章中的好词好句说给同桌听。
(四)拓展打写:
文中的小朋友用他灵巧的小手画出了可爱的家乡,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可爱的家乡,现在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吧。(要突出家乡的特点)
- 教学反思
《画家乡》是一篇十分能激起孩子学习欲望的课文,浩瀚的大海,美丽的山里,宽广的平原,辽阔的草原,繁华的城市,这一处处风景给了我们美的感受。在设计教案时,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1、复习导入。2、感情朗读,“美”字贯穿全文
课文通过画,展现家乡的美,从而看到祖国的美。所以教学中,我从课的开始以至结束,是让学生在欣赏,游览中,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节课,不管是教师的语言,课件的演示,尽可能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理解了课文,学习课文。特别是“那么……那么……”这个句式的练习,学生在读中,真正的感受到了“因为有了那么海更蓝、更宽。因为有了那么,花更美,草更绿。”家乡到处洋溢着美。
有待改进的方面:
一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注意范围也有局限性。在课堂进行到快要结束时,有些学生开始注意力分散,学习状态不佳,特别在写时学生注意力比较分散。为了抓紧时间,我没有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样的学习效果反而不理想。在今后我一定注意这一点,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调整。 -
-
- 标签:
- 家乡
- 美丽
- 教师
- 金桥
- 肥西
- 语文
- 喜欢
- 特点
- 学习
- 学生
- 丁玲
- 课文
- 小学
- 自然
- 城市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