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组+精加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精加略教学设计
课文: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8* 路旁的橡树
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建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会宽阔、平坦又漂亮。
开始筑路了。一天,工人们来到田野上,那里长着一片不大的灌木林。工程师批示未来的路要铺在哪里,工人们就往土里埋进排水管。
突然,工人们停下来,把排水管放在地上。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工程师向工人们走来,他什么话也没对工人们说。工人们也沉默不语。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然后把目光转向橡树,叹了口气。工人们也沉重地叹着气。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进了地里。“现在谁也不会责备我们了。”他轻声地说。
几年过去了,一条宽阔的沥青公路从北方延伸到南方。它像箭一样笔直,但只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编排的,其中有感人至深的关爱动物的文章,有寓意深远的保护植物的动人故事,分别从正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们介绍了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这些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们学习的优秀范本。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就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课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故事。文章文字浅显却寓意深刻:它告诉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爱护绿色家园。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为建设和拥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做出自己的努力。
《路旁的橡树》讲述的是一棵粗壮、结实、挺拔的橡树与修建笔直的公路发生冲突时,筑路工人与工程师是如何做的事,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环保意识,爱护自然界里的一草一木;二是通过具体语句,体会人物心情。
学情分析 :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默读能力,有一定的朗读的基础。学生已初步学会了自读自悟,教师要透过课堂让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为课后安排学生亲身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登拓展活动提供感情与兴趣保障。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而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充分对话。这两篇课文都是以环保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教学设计精略结合点:
1.主题结合:“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应用:以环保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
教学总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通顺流利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人物的行为,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4.精略课文对比阅读,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读懂本课内容,他人为环境保护所付出的努力。3.略读课文教学重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对比阅读,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资源
自制课件、《语文阅读材料》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等17个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资源准备】
自制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小村庄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难读的多读几遍。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山谷、森林、郁(yù)郁葱葱、湛(zhàn)蓝、甜润、盖房、裸(luǒ)露、扩(kuò)大、一栋(dòng)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工具、家具、锋利、喘气儿、黎明、洪水、清澈(chè)、造犁(lí)、咆(páo)哮(xiào)
3.指导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四人小组、同桌两人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生齐读课文。
- 小组合作,理清文章脉络,最后全班汇报。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设计意图;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为后文理清课文脉络做铺垫。】
3、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适当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环保的切实意义。】
4、指名同学交流、汇报
小村庄的过去和后来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带着你们的感情读一读。
小村庄变成后来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条件下,尝试自主学习,并用简单的批注方法找到重点词语,自主学习目的性强。】
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自主阅读:《森林的价值》
【设计意图:学生阅读阅读资料,大大拓宽了阅读的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的超越,有效而成功地完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阅读的积累。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还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积累了文化、积累了精神,为第二课时和习作打好基础。】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读懂本课内容,小村庄消失的原因,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学习通过品读课文,领会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策略】
1、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2、小组合作学习,找出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以读促悟,使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小村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用上节课我们积累的词语来试着填一填。
小村庄过去是( )的,这里森林( ),河水( ),天空( ),空气( ).后来小村庄(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巩固上节课积累的好词,同时自然引出人为破坏对环境的巨大影响】
2、小村庄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
二、自主探究,交流感悟1、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1)、出示阅读要求,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三、引导探究,理解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然后理解“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①两个“谁”是表“认指”,没有例外,表明这里的人们上山砍树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②“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随意的心态。
③“一棵一棵”表示数目不确定,突出了人们没有将砍树当作一回事。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②分四人小组交流提问。
③读完以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把它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①“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把句子的“还”去掉,意思会变吗?
②“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以前,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及感受?
【设计意图:利用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用抓重点句,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学习,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四、总结升华,领悟道理1、读读泡泡里的话“我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想法。如:可以谴责任命那的错误行为,可以表达自己的同情之心,可以对人们今后的生活提出建议等。
2、如果你是小村庄的一员,请你说说该如何保住小村庄。
五、作业设计(课外进行)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调查身边的环境状况,以及我们是如何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并设计保护环境的行动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对对身边环境的调查研究,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了情感。】
三、 总结学法,拓展学习
(一)小结: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抓住重点词句描写的句子,从而进行朗读,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去。其实,许多文章都是这样描写的。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路旁的橡树》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总结学法,精略结合,迁移学法】
(二)学习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表现在哪里?3、汇报交流,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词句仔细体会。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情感渲染,升华主题
同学们,只有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拥有了美丽可爱的世界!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主题升华】
五、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对比阅读,学习作者通过重点词句以及人物言行等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引入新课.
过渡: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这两篇课文有一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吗?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词语送入课文中,再次快速地默读两篇课文,回忆一下,人类的哪些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从这两篇课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体会保护环境这一主题。
二、对比阅读,体会真情。
1、四人小组讨论两篇课文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式来向我们展现文章主题的?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过去和后来的变化(体会人类的不当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路旁的橡树》体会建筑工人和设计师对一棵橡树的保护,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行为。
(作者通过对重点词句和行为等的描写,表达环保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一是加深同学们对课文主题的认识;二是通过对比让同学们对两篇课文的表达方式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写作做准备。
三、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过渡:现在人类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都在为保护环境做着不同的努力。请进入拓展阅读:
《大地的叹息》、《黑色的雪花》、《130棵歪脖树》、 《给树木挂上“身份证”》 、《有裂缝的水罐》、《一次性筷子的自白》
四、创设情境,自主创作。
1、出示图片(环境被破坏的情景、保护环境的好处),最好是有孩子们自己搜集到的图片资料。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给同学们视觉上的冲击,触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达到共情的效果,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你想为我们身边的环境做些什么?(指一到两名同学先说一说)请你写一写。
温馨提示:
(1)先写你看了图片的感受;(略)
(2)再写你们能为环境保护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献上你的一份爱心;(详) (3)如果能用上我们所学的好词好句,就更好了!
2、同学们自主完成。(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板书设计: -
-
- 标签: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