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4《惊弓之鸟》(肥西.2013.03)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古代魏国有一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只拉一下弓,就使这只大雁惊吓得从天上掉了下来。后来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课文是按照先果后因的顺序叙述的,为了使故事吸引人,课文采用了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写法,用魏王来衬托更羸,表现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全文环环相扣、说理清晰,逻辑性强,成为这篇课文的特点。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课文重点,写更羸分析大雁掉下来的原因。他的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讲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它叫声悲惨,说明他善于观察,会发现问题;二是讲他认为大雁伤口没有愈合,孤单失群,说明他善于判断,会分析问题;三是讲他认为大雁听到了弦响,一害怕就会掉下来,进一步说明他善于分析,判断准确。

    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练习读懂课文内容,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二是学习把看到、听到和自己的经验相结合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懂得“能手” “直”“大吃一惊”“孤单失群”“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更羸最后说的4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对事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句句紧密相连的表述方式。

    3、了解课文内容,能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4. 试着分角色朗读课文。

    5、了解先果后因的叙事方法。

    (此处建议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式,如“之所以……是因为……”)

     

    •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更羸说的那段话。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五、课时划分: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

    (一)展示“积累和鸟有关的成语”,导入课文学习。

    1、师: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积累的关于鸟的成语吧!

      生答。

    2、为奖励你们积极参加成语比赛的劲头,我准备现场画一幅画,请仔细看:

     (简笔画画出“弓”和“箭”)

    师:一副弓箭,这可是鸟儿害怕的东西,谁能做一个古代英雄,摆一个开弓放箭的造型吗?请仔细观察这副弓箭少了什么?

    生答。

    请你们帮我画箭弦吧!(板书:弦)指导正音。

    师:这是个什么成语呢?(板书:惊弓之鸟)

    我的分享:老师此处的情境导入比较有新意,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独具匠心,值得借鉴。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的魏国,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很远,因此,在教学开始,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段预备性谈话。教师通过板画、让学生说成语等教学手段,交代了弓的形状、用法、作用创设出故事发生时的情境,力求把学生引入到故事中去,这是必要的学习上的心理准备。 若再介绍一下大雁的生活性,“雁”字的写法,以及受伤的孤雁失群的叫声──很悲惨,并解释了“孤雁”和“失”的含义更好。

    • 二、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要求:

    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用自己的话,同桌交流说一说。

    我的分享: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我的分享

    2、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3、你认为“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

     

    可以在此处理解“惊弓之鸟”的鸟,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大雁),进而点出它的特点,受伤、孤单失群,理解词语“孤单失群”

    • 三、合作交流

    1. (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同桌互读——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交流:“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

    建议:让学生学着概括每一段主要内容。 因为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学会概括每一段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 四、练习书写生字

    看田字格,中心定位,规范书写。

    五、阅读拓展材料

    六、写话

    复述课文内容。(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更羸说些什么呢?你想对魏王和其他的人说些什么呢?)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课文最后一段,明白了更羸可以不用箭,只拉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他对魏王解释其中奥妙的话就是他心里所想的。那么他在什么时候心里是这样想的?

    • 二、学习第二、五自然段,回扣课题,理解"惊弓之鸟"

    1、出示第二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

    生答。第一句简单地写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句写——大雁飞行的情况;第三句话写更羸看到了这样的情况后对魏王说——读……

    2、你们说更羸是在什么时候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呢?

    3、师引说:更羸仔细看了看这只大雁,心里想:这只大雁飞得这么慢,一定是……;叫声如此悲惨,一定是……。这时候,如果它听到弦响……,一使劲,伤口就又裂开了,一定会疼得不能飞了。那么我就可以不用箭,只要……。于是,他指着大雁对魏王说……

    说这句话时更羸有把握吗?指名朗读        教师紧紧抓住课文提供的判断依据:一要仔细观察,二要认真分析,引导学生读懂事情的因果关系,说明更羸判断的准确性,将语言训练和思维的判断训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懂得在生活中遇事要善于观察,认真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4、因为他观察仔细,分析有理,判断准确,所以事情真的像他所预料的那样发生了。出示第5段,齐读。

    你们看更羸做的和他当初所想的果然一样。那只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指名读,理解两个“直”的不同含义。

    (1)用线段图解两个“直”的方向和路线

    (2)为什么这样飞?用更羸的话来说明。

    “直往上飞”是说大雁拼命往高处飞,一个劲儿地飞,拼命地飞,不说明飞的方向

    “直掉下来”指大雁不能飞了,从半空中像石头一样落下来,很快地掉下来,写出来掉的方向、重力和速度。

    第二句话是由两个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的,更羸是先讲结果,后讲原因;应要求学生练习先讲原因,后讲结果。然后指出,第二句话与前一句有关。最后两句话中关联词的作用,要求学生去掉关联词读一读,加上关联词再读一读,两相比较,使学生体会“一……就”这个关联词在这两句话中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

    (3)再读,把两个“直”不同的意思读出来。

    5、这只大雁真的不是射下来的,而是被——吓出来的,所以课题就叫——惊弓之鸟

    师:问谁能说说“惊弓之鸟”的意思?(我的分享:此时让学生说出”惊弓之鸟“的意思与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对”惊弓之鸟“含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生答。

    现在人们用“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生答: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就好比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更羸是个怎样的人?

    1、师:那天跟随魏王到郊外打猎的只有更羸一人吗?那为什么只有他一人敢这样说,这样做?

    2、更羸虽然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虽然他非常有把握确信自己能够不用箭只拉弓就能射下这只大雁,但他却非常的谦虚,你们能从课文中读懂吗?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4、听了更羸的话,魏王会说什么呢?

    我的建议:此处可以让学生概括一下更羸的性格特点。

    我的看法:更羸为什么不用箭,只拉弓,大雁就会掉下来,此处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可以设计一个情境,让生讨论,从而对更羸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学生也有好的教育作用。

    • 四、阅读拓展材料

    读拓展阅读材料,从这些文章中节选你喜欢的文章读一读,看看人物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崇敬,想一想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写话

    你们佩服更羸吗?佩服他哪一点?拿起笔来写一写。

    我的建议: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写话能力有所提高,为避免单一,此处可以设计几个话题,如成语故事新编,自己与更羸的类似经历等。

    • 板书设计:

    惊弓之鸟
            

                               不用箭   观察     分析     判断
         更羸—————┐
                | “射”
                | 下
                |
                ↓┌飞得慢——受过箭伤┐
               大雁-∣         ∣ 弦响→害怕→高飞→
                 └叫得惨——孤单失群┘ 使劲→裂开→掉下

    • 标签:
    • 分析
    • 善于
    • 三年级下册
    • 大雁
    • 学生
    • 意思
    • 惊弓之鸟
    • 理解
    • 课文
    • 肥西
    • 观察
    • 魏王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