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西林壁 教学反思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向南小学 吴晓婷

    在游览时因美景当前不禁挥笔写诗的有许多,但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写下的这首《题西林壁》至今已经930年,仍传唱不绝,可见其成就不止于写景之美。更重要的在于诗人漫游庐山之时,从“千姿百态”领悟而来的人生哲理。我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视野狭窄,只看到局部。人生亦如此,需要我们站在全局考虑,而非受困于局部。

    课前,我布置学生预习完成两个任务:1、复习苏轼的诗词。2、查阅关于诗歌背景和苏轼的资料。根据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小组组长领导全组同学分配任务,讨论解决问题,并在汇报前演练检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引导其他学生提出质疑、纠正、补充。经师生讨论,让学生明白,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的了解事物。适时展示打写题目,让学生现学现用,完成打写并展示。

    通过这样的模式开展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实现全体同步学习。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都需要做好汇报的准备。因此,能力较强的同学会将自己思考解决得来的结果与学习较慢、能力较弱的同学分享,形成一个“富带贫”、“快带慢”的小集体。二、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所学,懂得应该如何看待事物,解决事情。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限于个人课堂教学能力、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 课堂上具体品味、朗读的时间太少,语文味不浓厚。主要体现在读的时间少、读的形式少,从读中领会的东西少。

    2. 对跨越式课题模式的理解和运用不够深、不够灵活。对跨越式211模式在中高年级的具体实现仍存有疑惑,使课堂拘泥于低年级的20分钟课堂,10分钟拓展阅读,10分钟打写。生硬分割各环节,使各环节的衔接不够巧妙和紧凑。

    3. 信息技术运用较少。经过反思,在日后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讲预习资料存放个人电脑中,通过教师电脑统一展示给其他学生。另外,可以将要展示“远近高低”四幅图片改成“数字故事”类,加入个人解说、音乐和动画效果,使课堂更富有趣味。

    4. 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尤其体现在打写提升环节。只是由学生朗读打写作品,其他学生听,教师简单评价,没有学生间的互评。

    根据以上反思,本人将在往后的教学中多向前辈学习,吸取经验,不断调整思路,继续深入实践跨越式课题,争取更大的进步。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模式
    • 西林
    • 运用
    • 庐山
    • 跨越式
    • 教学反思
    • 展示
    • 同学
    • 学生
    • 课堂
    • 事物
    • doc
    • 不够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