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民族小学设计文金萍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三十五中学 二年级 文金萍

    概述: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五课第一组教材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学习特征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确实是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采用变序阅读法,由事情的结果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是本课的重点。 

    2.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策略:

    1. 采用前测的方法,定位识字、写字教学的重难点。 

    2.采用朗读指导法,通过各种激励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读再现各民族小学生上课时的专注,下课后的那种热闹、欢快的情景,从而体会他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以及对这所学校的喜爱之情。 

    3充分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语言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资源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教学安排 】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1. 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设计意图:看图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能够快速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激发阅读兴趣,快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趣味识字,写字。 

    (一)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二)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三)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1)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2)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设计意图: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所以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强调生字词的重要地位,这也为继续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

    四、拓展阅读

    阅读天地一: 1、《我的课外生活》

    2、《课外活动》

    3、《校园交响曲》

    五、写话训练

    选几个四会字组词,并用词语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民族小学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


    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明确默读要求,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以及其它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推测:生字词,读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收获,旨在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 快速浏览课文,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 

      (一)师: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篇文章的?你是从哪些语句具体体会到的? 

      生找句子并品析。 

       (1)“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2) 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指导朗读,读出自豪之情。  

      (二)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  

      1.细读体味第一节。  

      1) 你读懂了什么?  

      2)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3)练习说句子,品味语言。  

      超市里水果真多,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商场里玩具可多了,有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    

    4) 比较体验表达效果  

      早晨,从山坡上,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走来了。  

      5)指导朗读,读出赞美之情,读出各民族团结友爱之情。   

     2.细读体味第4小节    

    1) 你读懂了什么?  

      2)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3)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和赞美。   

     3.细读第3小节  

      1)哪些句子写上课的情景?哪些句子写下课的情景?   

     2)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体会相关句子,并仿写第②句,突出“静”且写具体。    ①“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②“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③“大家在大青树下……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助老师解决吗?  

      课文在写小学生们活动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启发:在什么情况下写这些小动物的?为什么写?有什么作用?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通过读中感悟、联系、想象,让学生既明白课文内容又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把教师置于空的状态,无疑是一种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秉持的态度,也是一种欣赏并悦纳学生 独特感受的心态。】 

      四、自由选择,加强积累(“自助餐”式作业)  

      1.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还可以摘录文中其它优美词句。  

      2.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自己的快乐生活,为综合性学习作铺垫。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 

    四、拓展阅读

    阅读天地: 1、《手拉手、是朋友》

    2、《一次捐款活动》

    3、《手拉手、心连心活动》

    五、写话训练

    以《有趣的课外活动》为题,写一写自己的课外生活。


    【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我们的民族小学              团结友爱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句子
    • 学习
    • 设计
    • 学生
    • 民族
    • 我们
    • 课文
    • doc
    • 指导
    • 3.
    • 小学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