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锋叔叔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丽景-----刘玉香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锋出现。这首儿童诗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描写了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感悟文中的重点词句,边品读边想象雷锋助人为乐的情景。
    2、能够运用诗歌的句式,续编这首诗。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2、感悟语言描写的重要,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3、学习能力、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重点】


    能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学情分析】

    1、学生通过将近两年的学习,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怀有浓厚的兴趣,基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比较熟练地使用不同输入法进行创作;能积极思考问题,并踊跃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给同学作补充。学生们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听的能力逐步增强,能从同学的发言中找到优点与不足,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发言,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2、学生们喜欢读书,善于动脑,喜欢热心帮助别人。乐于助人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重要的一条,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教育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但如何关心帮助人却没有固定的模式,这个时候我们把雷锋叔叔介绍给他们,无形中给了学生一把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信息资料】

    1、多媒体课件及关于雷锋的文本资料。
    2、资源平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但是他在哪里呢?(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叔叔。

    二.自读感悟,初步体会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内自学字词,互相检查指正,教师巡视,重点强调:“锋、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éng;“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组内检查读——你指我认读——开火车读——对口形猜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指名按小节读课文,师生共同听读评议。

    5.思考:雷锋叔叔在哪里?划出有关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3、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

    三、写字

    学习“滴、洒、泥、泞”四个字。

    滴、洒、泥、泞”四个字都有三点水旁,三点水的写法上学期已经做过重点指导,教师只要地示范书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并回忆过去学过的要点就可以了。但这几个字的右半部分的书写应该细心指导:“滴”字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商”;“洒”不要写成“酒”;“泥”字右上的“匕”应先写撇,再写竖弯钩;“泞”字右边宝盖宜小,横要略长。

    迈、迷、迹”三字都有走之,重点指导以下两个方面:(1)笔顺:先写走之内的“万、米、亦”,再写走之。(2)“走之”的左下撇捺交接处要“相连”,不是“交叉”,与“建之”不一样。

    雷、需”二字的指导重点为雨字头。(1)第一笔横要短;(2)“秃宝盖”要宽,横钩不能写成“横折钩”;(3)四点分布要均匀。

    冒”字,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上边的“曰”要宽,下边的“目”要窄。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范写指导,学生练写,全班交流评议。

    四.拓展阅读

    五.写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引导想像,交流体会
    1、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词句想像当时的情景:
    1) 从“蒙蒙的细雨”和“路上的荆棘”,可以看出迷路的孩子和年迈的大娘遇到的困难,而雷锋却不怕这些困难。
    2) “抱”“冒”“背”“踏”“泥泞路上的脚窝”,一路“洒下的汗滴”向我们描绘了雷锋全心全意帮助别人,十分辛苦的情景。
    结合生活实际想象:a、你们谁冒着蒙蒙的细雨在泥泞的路上过?能说说当时的感觉吗?
    、荆棘是什么?(出示图片)走在铺满荆棘的路上会怎样?
    小结:更何况还要抱着一个孩子呢!还有背着一个年迈的大娘1多么艰难!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3)体会“足迹”和“露珠”的深刻含义: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高尚的,大家牢记在心。
    2、指导朗读: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和小路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多种形式读文:范读——引读——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读。
    3、读最后一节,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1) 预设:雷锋叔叔已经牺牲了,可是诗的最后却说“终于找到了”,这是为什么呢?
    2) 说说最后一句话: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理解。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都想着别人,雷锋叔叔把爱心洒遍了祖国各地。联系全诗,我们也许还能领悟到诗人在这句话里寄托的深层含义,那就是希望处处都有活雷锋存在,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 寻找身边的雷锋
    1、读文后的学习伙伴的话,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由畅谈。
    用这样的句式练习:雷锋叔叔就在我们班级里,你看,我们班的_______就是小雷锋,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对雷锋叔叔说些什么?

    五、拓展阅读。
    雷锋叔叔做得好事数也数不清,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大家想不想知道更多的故事?赶快到资料城中去读一读吧!
    六、写话。
    1、雷锋叔叔帮过许多人,你能为课文再加上一两个小节吗?(用书上的格式)

    七.板书设计: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抱小孩 雷锋 背大娘
      (板书用红线连接成一颗爱心形状)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学习
    • 学生
    • 雷锋
    • doc
    • 指导
    • 叔叔
    • 教学设计
    • 重点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