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kh教学设计--陈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g k h》教学设计

     

    • 一、概述

    《g k h 》是人教版课程标准教材第一册第一部分汉语拼音的第五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会g、k、h三个声母,认准形;读准g、k、h与单韵母、双韵母相拼的音节,会书写;扩展阅读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的插图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这三个字母,有助于g、k、h的学习和掌握。如鸽子嘴里叼着的形状似g的图案,而鸽的拼音中就含有g。在本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各种学习资源整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学习拼音和说话训练等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g、k、h”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g、k、h”四个声母与单韵母“a、e、u”的拼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图说图意,由具体情境引出声母g、k、h的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以达到人人会读的教学效果。

    2、通过拓展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声母g、k、h。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猜谜语和唱儿歌,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乐趣;

    •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学习,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还要根据学生特点,利用各种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经过近几周的拼音学习,对汉语拼音有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发言、创编的积极性不高,还需多引导;积累运用刚开始,发言难免偏于简单。

    •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准的g、k、h三个声母的音,认清字形,会书写。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拼读“g、k、h”与“a e u”组成的音节,会读出带调音节的音。

    • 六、教学策略与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构建恰当的语境,帮助学生读准字母。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试着创编儿歌或顺口溜,帮助识记字形。

    4、利用拓展阅读,巩固g、k、h与单韵母相拼的方法,同时做必要的语言积累。

    •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自制多媒体课件

    自制字母卡片,生字卡片

    • 教学过程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g、k、h”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g、k、h”四个声母与单韵母“a、e、u”的拼法,能正确熟练地读出带调音节的音。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请说说我们学过了那些声母和韵母(字母卡片展示)

      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三个新的声母朋友,他们是谁呢?(幻灯片切换展示g、k、h)

    教师引导:大家会读这三个声母吗?(若学生能读出,则鼓励学生,并范读一遍)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学得快,忘记也快,所以每天新授课之前复习昨天学过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二、看图说话,学习声母,并指导书写(10分钟)

        1.大家翻到课本16页,说一下你从图画里看到了什么?

         2.其实,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声母就在这幅图画中,你看到了吗?找到其中任何一个就告诉老师好吗?

    (1)学生找出g(鸽子嘴里含的树枝形似g)时,g和鸽子的“鸽”发音差不多,跟我读: 鸽子——g。

    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学生找到K时,(小蝌蚪吃水草的场景),字母k与蝌蚪的“蝌”发音差不多,,跟我读: 蝌蚪—— k 。

    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3)学生找到h时(小朋友喝水时坐得椅子外沿的形状),字母h与喝水的“喝”的发音很像,跟我读: 喝水—— h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吸引学生兴趣。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记住g的音和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很感兴趣。

    3. 全班讨论,指导书写

    大家已经学会了一些字母,大家同桌讨论一下如何书写,自己在四线三格里里书写一下,老师巡视。

    引导学生回答:大家觉得写这些字母的时候有什么注意的地方?

    //学生集体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三、gkh与韵母拼读(8分钟)

    编儿歌或者组词语指导学生认读gkh与aeu相拼

    g-a-ga  k-a-ka  h-a-ha

    g-e-ge  k-e-ke  h-e-he

    g-u-gu  k-u-ku  h-u-hu

    ppt展示,引导学生带音标的读拼音。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语境扩大学生的拼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1、读《阅读教材》《青蛙打哈哈》《下雨》《猜一猜》(2篇),不会读的可以找同桌一起读。

    2、学生自主阅读,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己读,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

    五、看图说话(10分钟)

    图画即是课文开头的图画,本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支架问题:图画里你看到了什么?用你看到的这些人物、动物编一个小故事(从说出词语逐渐过渡到说出一个句子,进而在教师引导下创编儿歌,便于记忆本课学的拼音)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为以后的写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并用这种方法拼读音节。

    2 借助图画读词识字。

    3 熟读谜语短文,进一步巩固识字。

    一、激趣导入,复习音节(3分钟)

    课件展示gkh,全班学生读声母gkh,之后做“拼一拼,读一读”游戏:出示声母卡片gkh,韵母卡片aeou,让学生动手拼成音节,带小朋友读一读。

    当学生说出所有的二拼音节,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音节,引出三拼音节。

    //设计意图:回顾第一节课学的知识,问题引出本节课内容

    二、创设情境,练读三拼音节(8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身穿绿衣裳,

                  肚里红瓤子,

                  生的儿子多,

                  个个黑脸膛    ------------(打一种水果——西瓜)

    师:谁能把“西瓜”的“瓜”这个音节拼出来。

    (1)课件出示 gu全班齐读

    (2)出示gua看看与gu有什么不一样?这就是三拼音节,u就是介母 

    (3)课件出示:想要拼好三拼音节有一个小秘诀: 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续要迅速。

    (4)教师师范读,学生跟读

    2.学生试拼其他的三拼音节,全班拼读。如

       西瓜-- guā     夸奖--kuā    花朵--huā   火把—huǒ

    全班开火车依次拼读,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先师范读一遍,之后学生自己拼读, 教师必要时给予学生指导,给学生充分发挥空间。

    三、课文分析,学习生字(9分钟)

    1.课文:猜谜语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1.学生自己朗读,找出含有本节课字母的生字个、画、花,同桌合作猜一猜谜底。

    2、看图画观察图画中有哪些景物,他们都在干什么?

    3、通过图片,认识生字哥、弟、花

    4、巩固词语。

    (1)抽读词卡

    (2)去掉拼音认读词语。

    (3)ppt展示:随机认读生字。学生开火车来读。

    //设计意图:动画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新手字。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请同学们去读一读《猜一猜》(2篇)《大锅和小锅》《熊猫看报》《小明和小松》,在这些短文里有很多我们今天学到的声母和生字,并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新的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儿歌、猜谜语的吸引学生兴趣,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己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新的生字,会读短文。

    五、看图说话(10分钟)

    请同学们看文中17页的情境图,利用所学的生字用自己的话编一个小故事吗?(看图说句子)

    支架问题:1.图中看到了哪些人物?哪些植物?

    2.他们都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为以后的写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 标签:
    • 学生
    • gkh
    • 声母
    • 教学设计
    • 引导
    • 音节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