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雪飘香 第六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精+略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课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精加略教学设计

    • 飞雪飘香组

    孙雅彬 唐春枝 袁孝珍 姜灵芝 陈娟 董书飞 张庆春

    • 概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内容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了孩子们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这两篇课文的内容不同,风格不同,课文情感浓烈。两篇课文又有许多共通之处,如每篇课文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因此,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切实把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情感作为本组训练的重点。

        教学时,不仅要立足本组教材,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作品,也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帮助学生真切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缅怀那些为和平英勇战斗的英雄们,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 学情分析:

    1、已具有一定朗读能力和领悟能力,其情感非常丰富。

    2、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领悟作者的真挚情感,还能联系实际谈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了解书信和诗歌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文进行质疑、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书信和诗歌主要内容,搜集、整合资料,品读文中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交流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更加尊重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学生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 “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理解信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 教学资源

        结合“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因此,在设计这堂课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搜集整理了图片、影音文件等,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创设情境,贴近生活,使学生能走进课本,再现情景,再走进生活,感情自然流露,由“感”生“情”,又“情”而“行”。

    教学课时:3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继续了解书信的方法

    4、阅读拓展材料,从整体把握、感知对战争的愤恨和对平的渴望。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读通课文,理解生字、生词,简单理解文章大意。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3分钟)

    播放课件《维和和战争》组图,引出题目 (设计意图:用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激发学生维护和平的渴望,引起情感共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读通全文。 (2分钟)

    2、检查预习。(5分钟)

    出示词句:谈谈你的理解并用带点词语说一句话。

    三、理清课文写作主要内容 (15分钟)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

    体会“痛失父亲”品味情感(体会“痛失父亲”“呼唤和平”的情感

    四、拓展阅读(15分钟)

    1、两篇必读,两篇选读

    2、谈谈你的感受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感受和平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向往、渴望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书信和诗歌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以填空 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20分钟)

    1、再读课文。

    2、引导学生感悟:

        ① 问候与感谢。

    A、对他爸爸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B、对联合国秘书长的谢意。

    ② 痛失父亲。

    A、“我”与爸爸的承诺:

    a、爸爸:送一顶蓝盔。

    b、“我”:带着鲜花迎接爸爸。

    B、因战争而破碎:

    a、爸爸:蓝盔却钉在灵柩上回来。

    b、“我”:如约捧着鲜花迎接的是爸爸的遗体。

    C、爸爸在呼唤:

    和平!和平!和平!

    ③ 世界不太平。
    A、罪恶的子弹夺去爸爸的生命。
    B、不少地区弥漫着战争消烟。
    C、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娇嫩的“和平之花”。

    三、学法迁移,精略结合 (15分钟)

    【过渡】:一个中国孩子以对父亲的思念进而呼唤和平那么还有谁也在呼唤和平那?让我们一起来看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板书课题)
    1、读课文,找出“世界并不太平”的语句,反馈交流
    2、学生观看战争组图
    3、提问: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你作何感想?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内容、作者的情感等,明确两篇课文的共同之处。

    2、总结写作方法,为学生写作铺垫。

    3、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找出异同。(5)

    1、师生共同朗读正文最后一段

    2、提问:这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3、回归主题,真情呐喊

    二、呼唤和平,升华感情(10)

          拓展阅读:读《儿童和平条约》等有关战争、和平的文章,体会作者情感。

    三、写作训练: (25分钟)

    读了课文,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有的同学可能想对自己说,说说自己的心愿和理想;有的同学可能想对雷利说,想跟雷利交流交流感想;有的同学可能想对联合国秘书长说,说说我们的建议;还有的同学可能想对美国总统布什说,说说中国孩子的希望。下面就请大家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可以仿照课文用书信的格式也可以用诗歌等不同体裁来写下你的感受。

    • 板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不要战争

    • 标签:
    • 句子
    • 一个
    • 呼喊
    • 教学设计
    • 孩子
    • 和平
    • 体会
    • 爸爸
    • 学生
    • 分钟
    • 理解
    • 情感
    • 课文
    • 战争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