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西-每师一课-矛和盾的集合-民生左从秀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

    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

    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能力: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 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情感: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 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1.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前准备】

     

    1. 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

    2. 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师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出示词语(课件7

    2. 词语意思

    大显神威:形容充分显露自己的高超本领。【近】大显神通(出示课件8

    二、围绕“大显神威”,感悟课文内容

    师过渡: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

    1. 生答后引出课件9(第五自然段内容)再出示课件10-12.

    2. 再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13

    3. 师小结:

    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那么,坦克是怎么来的?(学生自由回答、个别提问)

    引导学习1—4自然段(出示课件14

    (小声读,把好词佳句勾画下来,待一会儿和同学交流)

    交流好词佳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难以招架”“固然”等词语。

    1. 师过渡:

    坦克的发明源于一场比赛,发明家为什么要将矛和盾集合呢?

    出示课件15:“对方的矛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发明家用盾左抵右档,还是难以招架”

    1. 师过渡: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他想到了什么?找到有关内容进行默读,边读边思考,同桌交流。(课件16

    A.发明家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   

    B.发明家仔细考虑了一下,可是                                         

    C.发明家灵机一动,对了                                          ,当然这铁屋子还要会跑,得                               ,于是,发明家发明了坦克。

    1. 根据前面的提示,你能用一句话说明矛和盾是怎么集合的吗?(把盾做成铁屋子,在铁屋子上开一个小洞,从洞里伸出进攻的“矛”—枪、炮,再给铁屋子装上轮子,安上履带,让它会动。)

    2. 师过渡

    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以及坦克在战场上的“神威”,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引读第六自然段)(课件18

    【解读】如果哪个人善于把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集中在一起,那么他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会获得成功的人。

    三、拓展阅读

    师过渡:

    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有心人,他们处处留心观察,他们从发现中受到启发,解决更多生活中的问题,下面,我们走进资料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四篇文章,回答文前的小问题。(课件20

    《雨衣的发明》《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可口可乐的发明》《向他人学习是成功的秘诀》

    四、写话练习(课件21

    你能不能想一个集合的办法改变你身边的小物品,把你的想法写在本子上。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矛和盾的集合
    • 集合
    • 词语
    • 发明
    • 招架
    • doc
    • 课件
    • 出示
    • 过渡
    • 发明家
    • 坦克
    • 大显神威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