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定市花园街小学 郝金艳 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大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保定市花园街小学 郝金艳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在跨越式发展创新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经过两个月的跨越式创新试验,我发现合理、有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扬民主,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活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大门,给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与尝试。

    1. 小组合作学习简介及其特征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几个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学习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诱发各类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的能力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有利于开展组间竞争,公平竞争,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有效的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条件,为学困生创造发问机会,在优等生的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等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跳了跳摘到了“桃子”,从而达到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三是突出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活动的过程不仅指向掌握知识,而且指向掌握知识的方法,指向儿童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

    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条件

    要开展小学合作学习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必须组建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组长。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最好4人为一组,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性质。同时要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很好,具有特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同学当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

    2.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五会”;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公证的评价;②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③乐于积极的陈述自检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④用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⑤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也可以是轮流组织,让每个小组乘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3.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发扬民主,引进竞争,激励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大的发挥同学间合作效能,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自由表达的环境,同时采用一系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并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每月让同学选出最佳组长、最佳组员,带动全班同学向好组长、好组员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了小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

    1. 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在教学中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佳呢?

    1.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进行合作学习。

    小学知识大部分是从原有知识基础上引申发展的。教师精心设计复习,引言,做好铺垫,但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差异,有的同学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正迁移,而有的同学却感到很困难,有许多的疑问等待解答,这时,让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番,说出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将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2.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的合作学习。

    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3.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

    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

    4.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中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评议别人的看法,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如:在教学认识物体数一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各有多少的练习题时,学生在独自完成时,多数同学未能正确的数出长方体的个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

    5.复习、巩固总结阶段的合作学习。

    当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时,一般要对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可安排合作学习,小组乘员可以通过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最好达到补缺补漏、综合提高,同时解决了差异问题。

    6.解答“开放性”问题、自由创作时的合作学习。

    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安排一些开发性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五花八门时,教师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总之,在跨越式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必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进行
    • 实验
    • 合作学习
    • 培养
    • 跨越式发展
    • 知识
    • 同学
    • 学生
    • 小组合作学习
    • 70
    • doc
    • 小组
    • 合作
    • 创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