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有效精讲,拓展阅读,迁移表达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有效精讲,拓展阅读,迁移表达

    ——语文跨越式理念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的体现

    邹建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强的文章。但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深切体会人间真情,体会爱的伟大呢?因此,邹老师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课题的研究理念,取其精华融入至本课的教学中,并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就是“两点三层”的阅读课文教学法,强调五年级的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对比赏析文章的能力,提炼文章的特点,从广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从深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跨越式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为“两点三层”。


    一、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的两点——“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语言运用为中心,把所有的教学点融于篇章这一整体语言环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邹老师在第一课时教学生字词时,并没有把词语单独抽出来认读,而是结合灾难场面的一些图片同时出示,这是非常创新的设计。学生通过图片既感悟了词意,又深刻地记住了词语和字形,给这些独立的文字符号赋予了与文意理解相关的内涵与色彩,一箭双雕。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和思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在本课教学中,邹老师在全文的教学中都一直在致力营造融情入景、感人至深的想象情景,如第一课时中让学生从简单的文字中充分想象仿如亲眼之“所见”、想象仿如亲耳之“所闻”,把课文的言外之意、文外之语挖掘透切,在想象的思维空间中仿如置身其中,对理解人物当时的行为与心理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教学过程中环环推进的“三个层次”

    (一)、情感震撼,读中体验。

    在这节课中,语文教学要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老师调动学生的情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发生的背景是一次大地震,由于文本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知识面较远,上课伊始,邹老师出示有关大地震的图片资料,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形象化,刺激学生的感官,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和课文融为一体。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在提炼中心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并进行朗读训练时,邹老师通过反诘、引导联想、多种形式的读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感情朗读父亲努力拯救儿子的过程,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中获得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以增强语感。学生在立体推进的朗读过程中,与主人公共同体验,共同感受,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从而实现文本的教学目的,感受文本的强烈震撼。

    (二)、精讲助读,诵读感悟。

    从传统和跨越的角度来分析,课文学习是传统的,而“拓展”和“打写”是跨越的,怎样在传统和跨越间找到一个支点,既能在有限时间内发挥传统教学效果,又使跨越目标能真正落实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对文本的完整性解读和精讲助读方面。 高年级的文章较长,时间又有限制。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细细分析,全息阅读,巧妙整合,抓住一个中心词——“了不起”;两个板块——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一条主线——“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抓住这些特点,贯穿全过程,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三)、有效拓读,深化主题。

    拓展延伸是升华。课文学习到位了,学生会依着学习中体会的情感、学到的方法,有目的地在拓展阅读材料中汲取所需的信息,一方面,这是增加了阅读,拓宽了视野,另一方面,又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本课教学中,邹老师又把文本当成了凭借,适时地分别在两个课时里拓展了课外的阅读资料:《亲情无私》、《伟大的母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背影》。这些课外阅读资料在不同时段,随机出现,由文中悲壮的情自然引入平凡生活小事,邹老师利用自身的禀赋和文章中浓浓的父子情,深深地打动学生,为课中学生即席写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广州市小学语文“一课多式”系列活动之

    发挥模式作用,提高语文学习效益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 邹建成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通过品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语句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重点语句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阅读材料、课件(音乐、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感受父母的爱。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的内容?

    2、揭示单元主题。

    是啊,孩子们,父母给我们的爱无处不在,无论是一句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还是严格的要求。都是父母对我们的爱。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体会到父母的爱。正是因为有了这份爱,坚守着这份爱的信念,当巨大的灾难来临的时候,一对父子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震撼心灵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齐读课题,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情景再现

    1、出示地震情景与生字词整合的图片,学生利用图片与生字词,循序进行读、说、写。

    谁能先把图片上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生读词语


    读了这些词语,看到这样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地震后的现场。结合你了解的资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上这些词语。(说)


    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播放歌曲《父亲》)


    2、再读文本想象情景。

    听了你的所写,老师仿佛来到了震后的现场,灰蒙蒙的天空下,火光四起,到处是断壁残垣,塌陷的土地,断裂的桥梁。空气中迷漫着难闻的焦味和臭味,痛苦的呻吟声,呼喊声,救命声,孩子的啼哭,撕心裂肺的大喊,余震的轰响混成一片。死亡笼罩着整个城市、通电、交通、饮水全部中断,救援人员在小心而艰难地搬运着石块,救援的飞机在上空盘旋。

    1—4来感受当时的情景。



    (四)、拓展阅读

    1、出示《亲情无私》、《伟大的母爱》、《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阅读材料,阅读谈体会。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是如此渺小,生命如此脆弱。可怜的人们,可怜的父母面对着自己的孩子,何去何从,如何选择……


    请大家仔细阅读拓展材料,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2、浏览全文,抓住重点,突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孩子们,地震中苦撑着的无法弯曲的双手,大火中那雕塑般保持托举姿势的母亲,创造医学史上奇迹的父亲,他们,用生命挽救着生命,那悲剧的结果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然而,文中的这对父子却在地震中奇迹般地生还,让我们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对父子?



    (五)、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

    1. 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与子”“了不起”的句子品读感悟。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一起

    板书:了不起


    静静地默读课文,找出表现这位父亲了不起的句子。说说为什么?(语言、动作、外貌……)

    出示重点句子解析


    2、感悟父亲的“了不起”:品读劝阻部分,体会人物心情,发挥想象;。

    都有谁劝阻这位父亲?

    劝一劝我们这位父亲吧!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消防队长用命令的口气……

    品读挖掘过程,想象中感悟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位年轻的父亲在不停地挖着,8小时过去了,他已经有些疲惫了,12小时过去了,你眼中见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24小时过去了,我们的这位父亲又怎么样了?

    终于挖到36小时了,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位父亲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化着,拿出笔把8小时后的父亲、16小时的父亲、24小时的父亲的情形写出来,注意层次的变化。


    同学们感受得真深刻,体会得真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话读一读,可以由高到低,也可以由低到高。说出理由即可。



    3、感悟儿子的“了不起”:品读儿子的言行,想象其心理。

    好,我们分角色读一下这部分内容,体会一下相逢的喜悦

    两组——儿子 两组——爸爸 老师——旁白


    孩子们,在了不起的爸爸背后,这是怎样的一个儿子?

    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品析



    (七)、拓展升华

    1. 拓展阅读《背影》、《严父慈母》、《母爱无边》,感受爱的平凡,爱的无处不在。

    是啊!儿子在伟大的父爱的感染下,在危急关头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但世界上并不是每天都有惊心动魄,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平凡的小事,平凡的爱更让我们感动。


    出示阅读材料: <<背影>> <<严父慈母>> <<母爱无边>>


    出示《背影》片段谈体会 (教师配乐朗诵)

    出示小诗

    感受父爱\有一种爱 与生俱来\溶进心里 渗入血液\ 将我们的生命支撑\                从懵(měng)懂到成熟\从故园到他乡\不因时空而转变\这种爱就是父爱\给我们这种爱的人\就是父亲

    2、主题升华:引导发现爱、感受爱、珍惜爱。

    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爱是最伟大的情感,让我们发现爱,感悟这份爱,我们珍惜这份爱,用爱去回报爱,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盛开着温情的花朵。


    五、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爱 信任

    在一起






    广州市小学语文“一课多式”系列活动之

    发挥模式作用,提高语文学习效益



    《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阅读材料节选

    1、伟大的母爱

    一个宁静的夜晚,丈夫在写字台前完成白天没完成的工作,妻子坐在旁边为心爱的儿子织着毛衣,在一旁有一张漂亮的婴儿床,里边躺着的就是他们可爱的儿子....一切都那么宁静.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妻子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过了不知道多久,妻子隐约听到儿子的啼哭声,醒了过来,四周一片黑暗,眨了眨眼,努力适应着周围的光线,动了动腿,好疼,被什么压着,想用手支撑起身体让自己可以站起来,似乎空间很狭窄...一种不祥的预感产生了,难道遇见了地震?那丈夫和孩子呢?用手摸了摸旁边,摸到一个身体,顺着身体往上摸,摸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摸了摸鼻孔,没感觉呼吸...丈夫已经没有了呼吸...那儿子呢?儿子还在哇哇大哭,可能他也预感到了什么...心好疼,可是为什么眼泪掉不下来?难道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动也动不了,现在能做点什么呢?对了,呼救..."救命...救命...救命.........救命"...那么吃力的叫喊着,却没有人应答.妻子知道呼救已经失去了意义.
        
    一旁的孩子还哭着,可能饿了吧,身手把旁边的孩子抱在了怀里,给孩子喂了奶.孩子吃得饱饱的,可能哭累了,吃完奶就睡了.总该做点什么吧...手碰到了旁边的毛线,干脆继续为儿子继续织衣服吧...回忆着之前的快乐,想到现在...妻子又流泪了,没哭出声音,怕惊醒了熟睡的儿子....几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得救,为什么没人发现他们呢?有时候隐约听见外边有声音,叫了几声没人答应,一会又没声了...这时候儿子又哭了,可能是饿了吧.可是由于几天没有进食,已经没什么奶水了.想到已经失去了丈夫,可不能再失去儿子了,,就算牺牲自己,也一定要让儿子活下去...
        
    妻子把儿子抱到了自己的手腕上,抚摩着儿子的头,,小手,小脚...心里叮嘱着儿子:孩子,你一定要努力的活下去啊...摸了儿子的小脸一遍又一遍...伴随着孩子的哭声...她用一只手吃力的支撑身体的一边,用嘴使劲的咬自己手腕的动脉...血流了出来...正好流到孩子的嘴里.可能孩子以为吃到了妈妈的""...停止了哭声...妻子也慢慢的没有了知觉...

    2、亲情无私

        那是发生在2000年的一个真实故事,在贵州的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一天下午,在山顶的游客都争着坐缆车下山,最多只能载重20人一辆缆车却挤上了35人。景点服务人员为了挣钱,不顾游客的生命安全就开动了缆车。当缆车行走到缆绳中间时,灾难降临了,缆绳不堪重负突然断裂。这辆缆车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坠入180多米的山谷中。
    
    当救援人员赶到山谷找到缆车时,已经是第二天天亮了。看到那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场面,所有在场的人无不落泪。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给在场的人一个惊喜。那就是,还有一位看上去只有2周岁的小男孩还活着,而且毫发未损。人们猜想,孩子生还的唯一理由就是在缆车下坠的一刹那,他的父母并没有惊慌,而是很理智的、本能的把孩子高高的举起,用他们的身躯作为缓冲,救了那幼小的生命。抱着这个孩子,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无私而伟大的父母之爱所感动,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亲情体现啊。事故发生时,著名歌手韩红正在贵州某县演出,听到这个感人的故事后,她连夜写了一首歌《天亮了》,来赞美父母之爱的伟大。
    
    听完这个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听歌手唱那首如泣如诉《天亮了》,真是催人泪下。整个演艺厅鸦雀无声,都还沉浸在那伤感的故事中。

    3、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84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层交替出现。

    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擦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3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比上一分钟更衰老,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了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3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3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的人说要称它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4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6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了不起
    • 教学
    • 阅读
    • 表达
    • 女儿
    • 老师
    • 迁移
    • 孩子
    • 拓展
    • 父亲
    • 学生
    • 有效
    • 感受
    • doc
    • 儿子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