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研训一体的校本科研

    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小学 吴秋燕


    摘要: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学习实践、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我校立足校本教研,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反思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主题活动等一系列研学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校本教研 专业成长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教师自身的需求。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趋势,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发展变为组织发展;从零碎发展变为计划发展;从区本发展变为校本发展。因此,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学校对其专业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学校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的核心部分。开展校本教研研是促进教师学习实践、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我校坚持立足校本教研,构建研学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中学、学中长,在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申报科研课题,建立“成长”共同愿景。

    学校在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依法治校、人本立校、和谐兴校、科研强校”, 教师成长目标是:主动发展+合作研讨+和谐育人。但是,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是:(1)、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缺乏高层次的专家引领。(2)、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我们的教师学科本体知识、现代教育理论、课程标准、教材的学习和钻研仍需加强。(3)、教师专业水平相差悬殊。教师队伍中,有一定教龄、一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比例很大,出现教学上的固步自封和高原现象,难于超越自我;有些教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足,她们觉得参加课题研究浪费时间,是一种负担;有部分教师虽然有良好的工作愿望,但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不了解、不使用。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尤其是专业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我们结合学校以上两个核心目标以及学校近期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师寻找课题研究的“生长点”,建立共同的研究、学习、发展愿景。

    基础教育跨越式试验研究的总体目标是要改变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的不正常现象,在完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图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在专家定期定时的引领指导下,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基础教育在质量提高方面的跨越式发展。这正切合我校的实际。因此,学校申报了基础教育跨越式试验研究课题,在语文和英语学科开展此课题的研究。语文学科确立了“加强语言能力培养和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训练”的校本研究主题,英语学科确立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校本研究主题。两个学科在总课题组专家、试验区负责老师的指导下,校本教研活动在有专业引领、有针对性、有效率、高层次的状态下开展,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提高快,他们已开始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专业型教师方向转变。

    课题研究方向、学科校本教研主题与学校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的一致性,使教师不再为“学什么”而困惑,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并视其为一种内在需要,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建立“成长”激励机制

    领导重视,带头学习搞科研参加校本教研是关键。我校领导是学习、科研、校本教研的带头人,把教科研摆在突出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因校制宜地制定了学校研学规划。领导的积极性,凝聚、带动了教师群体的研学热情,教师个人也制定了学年研修计划、专业发展计划。

    开展层级管理,提高教研科研效能。给予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学科组长、课题组长、集课组长一定的自主权,信任与尊重,激发他们发挥潜力,成为教研科研领路人,自觉、有效地组织教师开展研学活动,在快乐的教学研究、自主学习中实现生存的价值与意义。

    推行激励措施,调动科研积极性。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对教师层面,我们在管理中考虑到人性的需要,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情、理、法结合起来,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以激励、表扬为主,宽容对待过错,每学年召开校本教科研年会,每学期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优秀课题组、优秀教研科研成果、学习积极分子等,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把参加校本教研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而非一种负担,在研中学、学中研之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发展。

    禾苗的茁壮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浓郁的校本教研氛围、民主和谐的快乐校园,催人奋进的奖励措施,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块“良田”。

    三、完善校本教研行动,建立“成长”核心策略。

    “研训一体化”是我国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体制之一。我校把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研学训一体”的方式,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策略。

    1、开展反思学习,提升学习能力。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好学近乎知”。反思既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提倡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反思化,把工作过程看成学习过程,把学习视为必要工作,把反思性学习看成是学习最重要的学习形式,从自己的过去与经验中学习。只有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寻找解决新问题的途径,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个人反思容易出现几种弊端:“茫”——盲目思考;“窄”——局限在对教学失误反思,忽视对成功经验、教学亮点的反思;“浅”——只限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脑海重播”,不与教学理论联系;“散”——只从个人教学行为的角度反思,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反思、对团队的反思,使同伴互助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浮”——流于形式,应付检查,不是发自内心去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为了避免反思没有实效、学习没有针对性、研究没有方向,我校设计了《教师教研科研工作报告手册》,内容包括:研学规划、专业发展计划、理论引领、学习体会、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叙事、同伴合作、教学论文、课题研讨、师生作品……并提出“量”的要求:每学年至少读4篇理论性的文章,写4篇学习体会、2篇教学设计、2个案例分析、8篇教学反思,2个教育叙事、2篇教学论文、2篇与课题有关的研讨文章、4篇同伴互助的书面材料。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分享·学习·成长”的《教师教研科研工作报告手册》交流会,《报告手册》记载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有老师收益非浅。

    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把反思文化建立起来,我校教师已步入教研、学习→反思、学习→再行动、再反思、再学习→交流、共享的良性循环中,研究力、学习力、创造力得到提升。

    2组建研修团队,提升协助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表明:以合作为基础的专业发展更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型组织理念提出:组织的成功,必须靠团队;团队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过程。

    根据学校的人员结构特点,我校组建了以下研修团队(即研究、学习团队):学科组研修团队、年级组研修团队、集备组研修团队、师徒研修团队、课题组研修团队、自组式研修团队等。各个研修团队积极组织本团队的成员开展教学研讨、理论学习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团队研修活动,体现出“快乐合作、投入研讨、学习体验、价值共享”的团队精神。

    在这些研修团队中,科组研修团队特别活跃。如,语文学科组研修团队,根据学科课题的研究内容,不同学期不同的研修重点,如: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指导;模块教学你我谈;试谈读写结合;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除了理论学习,还安排小讲座,小讲座以集备组为单位进行,一人主讲,成员补充,听众提问互动,每个语文教师成为校本教研的主角,既使研修活动主题专题化、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互助能力,又激发了个体、团队的潜在能力,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果。

    集备组研修团队也不甘落后,积极探索创新的备课方法。目前,我校集备组达到“四有”要求:有计划、有主题(根据教学中的问题或研究课题确立)、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形成“十六字”集备思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即教师先分块备课(以年级或年部为单位),然后是学科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预设,开展“同伴说课、观课、议课”活动,课后进行反思。课后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课堂动态生成、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集备组在研修过程要收集五项记录:理论学习记录、集体备课记录、观课记录、评课记录、课后反思记录。集备团队研修活动的开展,人人成为科研者、学习者、合作者,既进行了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又提高了备课质量和课堂实效。

    对于同伴协作,我们要求教师不要仅停留在集备、听评课层面,鼓励教师从便于研讨的实际出发,问题生成课题,以课题带动研修,申报校级课题,建立校级课题组研修团队。教师积极响应,自由组合,申报了6个校级课题:特殊学生教育研究;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落实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任务型教学;活力教学。人人参与校本教科研的局面形成,同伴互助的内容得到提升,形式有所创新。在每年一次的学校教科研年会上,校级课题的成果并不逊色于国家省市区等课题的成果。

    为了打破时空限制,方便教师开展同伴研学活动,我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有功能,开展“网络互动研学”。建立了学校教科研网页、学科网页、教研组Q群、教师个人网页、博客,为教师开展研讨、学习、论坛等互动活动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为讲真话创设了平台,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与团队智障的出现,提高了工作、学习的效率。

    实践表明,学校构建教师专业社群,营造合作组织文化,在合作中有效研学,对于学校、教师共同主动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实施专业引领,提升科研能力。

    在当前教育大变革时期,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做引导,教师只会在同一水平上重复,在低层次上循环。专业引领是使校本科研具有较高学术品位的关键因素,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理论层次、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力量。

    1、“内力”驱动。

    一是成立学校教科研指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行政任副组长,各学科组长、教学骨干为组员,负责各学科的教学研究指导工作,并定期汇报交流指导情况。

    二是开展“榜样带动”活动。每年评上区级以上的优秀教师、先进教师,在交流会上做经验总结。刘老师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做了如何开展学生管理、辅导学困生的介绍;麦老师管理的班级学风好,做了如何建立良好学风的介绍;曾主任的语文有效教学受人称赞,学生成绩提高快,做了如何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的介绍;李主任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高,做了有效备课的介绍;欧阳老师的英语兴趣教学令人佩服,学生爱学英语讲英语,做了如何激趣的介绍……

    学校教科研指导队伍、榜样队伍,活跃在教师群体中,成为一股“成长驱动力”,在交流与对话、碰撞与反思中,彼此习得教育诀窍,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外力”推进。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让他们到外省外区接受高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培训,为他们的成长架设“专业阶梯”。教师回校后,学校举办“分享学习收获会”,让他们以说课、课例展示、谈体会、汇报等形式把学习资源、学习成果带给团队成员,使全校教师犹如身临其境地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教育技术、教育理论的学习。

    二是定期请专家到校指导。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总课题组的专家、老师每月到学校指导,他们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开展理论学习、讲解跨越式课堂模式的结构特点、组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答疑解难,使我校教师理论水平、教研水平、专业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学校结合课题研究内容,每学期邀请各级教研员来学校开讲座、互动答疑、听课评课。讲座主题有:启发创新式的教学方法、 激情教学法、有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阶段反思……专家的莅临指导是我校教师的热切期盼。专家讲座的互动环节是每次专业引领活动的高潮,教师积极提问,专家热情答疑,讲座结束后,教师开展“听讲座写反思”已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习惯。专家听课评课最受欢迎,教师踊跃报名上课,争取机会让专家“指点迷津”,语文学科的练、廖老师,她们的课例得到专家的多次点评,教学教研水平、专业素养迅速提高,分别评为区的优秀教师、教坛新秀。

    专业引领是教师理论提升、实践转化的推进器,使教师心智模式、思维决策模式得到改变,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促使教师向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转变。

    三是主动承担区、学区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活动。近两年,我校先后承担了区语文、英语、美术的课例研讨活动;学区音乐、心理健康的课例研讨活动。区教研员、区学科名师、学区骨干教师的到来,提升了学校“研中学、学中研”活动的水平,为本校教师提供了丰富鲜活的学习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借鉴、学习、研究,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举办校本教研主题活动,分享“成长”收获。

    举办校本教研主题活动,也是一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灵活的研学训形式。学校每学期根据科研课题举办教学研究主题活动,如: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党员献课、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开放周、沙龙论坛等活动,给教师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更是为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学习、借鉴的平台。近两学年,举办了几项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既是教师成长过程的体现,也是教师成长收获的展示。

    1、“把握细节,追求有效——说课比赛”活动。先是学科组研修团队初赛,然后,各团队代表参加校级的决赛。决赛时,邀请教研员进行专业指导,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2、“有效研修、探究有效、追求高校”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活动内容有:(1)以年级组研修团队为单位,学习《有效教学资料汇编》、《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教材》,开展知识竞赛,在必答和抢答环节,各团队积极表现,难分胜负。(2)以学科组研修团队为单位,开展优秀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评比活动。(3)以课题组研修团队为单位围绕课题开展沙龙论坛。

    3、“小课堂大智慧--学科优秀课例评比”活动。以集备组研修团队为单位,全校17个集备组,共推出17个参赛课例,学校从这些课例中推荐优秀课例参加区以上的课例评比。这项活动参与面广、级别高,成为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科研的又一股巨大动力源泉。

    4、“课题研究交流分享”活动。不管参与哪个级别的课题研究,都有资格参加此项活动,每个课题组的组长在全校围绕如何开展、效果怎样、困惑与反思等话题,进行跨课题、跨学科的交流活动,使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可吸取本学科、本课题以外的精华。

    5、“读 悟 思”网络论坛校本教研主题活动。为了避免时空的限制,学校在校园网站上开辟了“网络论坛”栏目,要求教师围绕特定的主题,通过网络对话平台开展学习、探讨、交流活动,进行思维碰撞、技艺磋商。近期,我们根据校本教科研中的问题,有效研修中的困惑,开设了3个主题:同读一篇文章、交流一种感受;同读一本书、发表最真体会;围绕一个话题、交流一种思想。对“有效研修、有效课堂”提出自己的思想认识,行动方法。老师通过网上求助,得到多元解答方案。我们根据研训需要不断更新网络论坛的新主题,使网络论坛始终保持它的魅力、活力。

    6、“灵动思维细腻笔触”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唤起老师的写作欲望,督促老师用笔记载教学历程、教学故事,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思考,认真探究,及时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使理论变成实践,又使实践经验升华成理论,向研究型教师发展。

    7、“活用资源重组教材 创设灵性课堂”校本教研主题活动。 课程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本活动促进教师开放性使用教材,根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有效的重组,多渠道挖掘教学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让教材“宽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8、“展示全新理念 演绎精彩课堂”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此活动聚焦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快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扎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我校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唤醒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创造感,促使教师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升学习能力,提高理论水平;促使教师积极研究探讨教学中的困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由“教书匠”向“学习者、研究者”转变。我校教师自主踏上了一条由“问题——学习——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研旅程,自觉步入了一个提高专业素质的循环往复的旅程,在学校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中真正实现了专业成长。近年,教师参加各级比赛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学校先后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学创新优秀学校、市小学语文学科优秀教研组、区科研成果三等奖……




    2010518



    参考资料:《有效研修》: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陈大伟主编;《有效教师》: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李晶主编;《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张声雄著;《创新校本研究方式 促进智慧型教师成长》吴晓君;《今天,我们怎样开展校本培训》苏武银;《实现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的学习交流合作及提高》邵平;《实实在在抓管理,兢兢业业创佳绩》张德银。


    作者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菜园东14号(中山二路小学)13826069137



    5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活动
    • 校本教研
    • 教师
    • 立足
    • 二路
    • 中山
    • 专业
    • 学校
    • 学习
    • 促进
    • 教师专业成长
    • 研修
    • 团队
    • doc
    • 反思
    • 小学
    • 开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