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中心小学-郑立丽-浅谈非网拓展阅读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浅谈非网拓展阅读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昌平区巩华中心 郑立丽

    内容摘要: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世纪的飞速发展,语文书中的课文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我校参与了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开发设计了一至六年级非网班拓展阅读材料,开发时体现教师自主,关注学生发展,实施时转变教育思想,把握课型特点,实验时反思不足之处,总结成功之点。通过开发非网班拓展阅读材料,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发挥了师生的主体作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本文主要从非网班拓展阅读的开发、实施与感悟三方面简单阐述。

    关键词:教师自主 学生发展

    正文: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新世纪的飞速发展,语文书中的课文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我校参与了北师大跨越式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开发设计了一至六年级非网班拓展阅读材料,满足了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发挥了师生的主体作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本文主要从非网班拓展阅读的开发、实施与感悟三方面简单阐述。

    一、多角度开发阅读资源,促进师生发展

    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而语文拓展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1. 拓展阅读的开发体现教师自主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探究文化之旅,教师自主比学生自主更为重要。没有教师的自主,也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在我校跨越式课题拓展阅读的开发过程中,给学校和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为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创造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的自主性首先是促使教师课程意识的生发。每位语文教师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自己所教年级及学生特点,自行设计拓展内容。这一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们立足现实,发挥创新意识,大胆变革和实践,使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断提高。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意识观、课程开发实施观,提升了教师的文化内涵,并将直接带给学生终身成长的深远源动力。

    2. 拓展阅读的开发关注学生发展

    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尝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会不断丰富,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密切相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跨越式课题的拓展性阅读教学正好为学生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文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积极开创知识的新内涵,从而增强创新意识。从信息论角度看,阅读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吸收)过程。从这方面讲,“拓展性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获取信息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学生“多读”、“博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

    我校拓展阅读读本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们有时从文章体裁方面拓展,有时从人文方面拓展,有时从文章背景上拓展,有时从文章作者上拓展……课题组的老师本着“系统性”原则统筹构建阅读目标,抓住“重点性”原则逐一攻破,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引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同学阅读,采用释疑解惑、比较鉴赏、深化延伸、学法迁移等方法抓住阅读时机,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促使学生循序渐进。这些多元化的资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多方面学习教材教法,提高阅读实效

    1. 学习先进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观念决定行为。我们坚持细读《语文课程标准》,研读《学生思维发展新论》等教育教学书籍,聆听各级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的专题讲座,力图学习先进理念,更新教学观念,重构个人教学思想,使跨越式思想深入人心。

    通过多方学习,教师们认识到阅读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早期阅读对于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它学科的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 改进备课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利用各种资源,集思广益,实现资源共享与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备课资源的收集、成果的整理,实现教师互动交流与资源共享。

    3.把握课型特点,深入研究课型教学

    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我们始终把握语文教学中课型的基本特点,形成课型教学的基本模式,并结合我校拓展阅读实际,对课型教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阅读课我们以“有效精讲,阅读拓展,迁移运用”为基本模式,每节课用20分钟的时间精讲课文,用10分钟的时间阅读拓展资料,用10分钟的时间运用资料内容进行写作训练,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过多次改革,但基本上是将识字、阅读、作文教学分离为几个阶段,即小学低年级重点解决识字,中、高年级逐步解决阅读和写作。这种方法固然出于学习汉字的无奈,但是它造成的识字、阅读、作文的不同步,使识字难以联系语言实际,反过来又增加了汉字识记的难度,使识字的效果受到影响。而通过灌输式的集中识字教学,必然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此外,儿童单纯识字,忽视阅读,无法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也难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兴趣和态度与学校所提供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有关,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但在传统的以教师中心的教学结构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教材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课本中有限的阅读材料难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需要,难以调动阅读学习的积极性。

    我校的这一教学模式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儿童的认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低年级将识字、阅读、作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中吸取传统识字教学法的优点,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与课文内容相近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健康的阅读材料,如寓言、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古诗词等,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与其他学伴共同学习,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后进行扩展写作练习,使识字、阅读、写作能力整体提高,为后继学习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多方位喜获丰收,凸显学生能力

    1. 拓展阅读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编制的拓展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为学生创设了阅读条件,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图书来源主要发动学生捐赠,通过借书、传阅、相互交流等方法,激发课外阅读的动机。现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百首浅近的古诗、儿歌能脱口成诵;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世界名著、当代名人名作都熟知于胸。

    2. 拓展阅读活动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无数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潜移默化地熏陶了学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勤奋好学”已在全校形成了浓浓的氛围。

        3. 拓展阅读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我们对刚入学的四个班学生的识字量进行了前测,出示了100个常用的词语,结果真有的孩子只认识12个词语,大多数孩子的识字量都不多。按照教材要求,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只认识400个生字,可开展拓展阅读后的第一个学期期末,在识字测试中平均识字量已达到了500多个,远远高于教材标准。

    4. 拓展阅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校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坚持多读多背,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水平。学生在多读多背中积累了大量的佳句、名篇,慢慢领略到写作方法,从读中学会写。学生作文质量、字数明显提高。开学初对一年级新生测试时,让学生看图写一两句话,全体学生没有一个会写,此题的得分为0分,经过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孩子们就写出了一段话。最多的写了478个字,最少的写了71个字,全班平均字数为272个。

       四、深刻反思不足之处,明确今后目标

    我们认为,拓展阅读同样要遵循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原则。教师要面对学生,研究学生,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喜好,抓住他们的兴奋点,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关注的文章来学习,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相比较课文阅读来说,在拓展阅读中,教师的角色更应该是一个顾问、一个帮手,要尽可能提供多方面多类型的材料供学生选择,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图书互助会、班级图书角等,定期为学生提供阅读书目、篇目。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解惑释疑的工作,定期组织“阅读成果展示会”“我向同学荐本书”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当然,在开展拓展阅读的同时,教师还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作新陈代谢的处理,大胆舍弃一些落伍的陈旧的内容,切实做好“减法”,使学生能腾出时间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和材料。此外,与任何教学活动一样,对于拓展阅读同样需要及时的检查反馈,需要适当的评价。只是在评价中,更应该倾向于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生生互评,评价的内容要以阅读的兴趣和主动性为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爱上阅读,使阅读成为每个学生的爱好。为此,我们认为实施拓展性阅读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拓展重点,这是关系拓展能否成功的一个前提。只有锁定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才能选择好拓展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对文章的进一步探索与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否则,使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

    2. 注重材料衔接,紧扣课文重点,这是体现语文拓展式教学有无深度的一个关键。因此在拓展材料的选择上须与课文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层层深入,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去理解课文内容。

    3. 把握文章特点,达到举一反三,这是体现语言拓展式教学是否符合素质教学的一个内在核心。通过拓展,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达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以致用”这样一个目的,真正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与技巧。

    总之,与所有的教学研究一样,跨越式课题的实践研究同样应该避免盲目性、随意性,要讲求有序、适度、高效,从而为学生素养的提高发挥最大的作用。我校跨越式课题拓展阅读的实施为师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并不断形成有助于学生走向探究的深层学习状态,不仅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还注重彰显学生的个性,陶冶学生的性情,力争使所学的内容成为构筑学生人格内涵的有机养料,学校也由此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徐国平

    2. 《有序·适度·高效——谈语文拓展阅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胡振燕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教师
    • 阅读
    • 材料
    • 语文
    • 北京市
    • 浅谈
    • 拓展
    • 中心小学
    • 学生
    • 利用
    • 昌平区
    • doc
    • 开发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