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飞想象的翅膀》练倩仪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放飞想象的翅膀,拓宽教材的空间

    放飞想象的翅膀,拓宽教材的空间

    练倩仪

    (中山二路小学 语文组,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510080

    [问题背景]

    新课程理念的更新,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种对话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开始追求文本的多元解读,追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追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过:“培养学生创新,教材就是个例子。”面对如此充满创意的鲜活教材,我们该怎样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发展学生的思维,使教材成为学生创新的基点?

    [关键词] 挖掘资源;拓宽阅读;发展思维


    问题解答

    教材并不是学习内容的全部,并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教学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典型范例深刻领悟,要通过“范例”所提供的“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充分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惊醒必要的补充,丰富、拓展“话题”的内容,激发学习的情趣和愿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课本已不是课堂的根本,教材不仅仅是知识,教材也不再是教学的主宰,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学习生活,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主题,因此,在与教材对话时,我们教师一定要记住这样的理念:我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学案例一:

    第四组课文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材料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写夏天美景的,又有写夏天情趣的,还有写夏天的气象常识的。学生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中,体会夏天的美好,感受夏天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夏天的向往和兴趣。

    14课《荷叶圆圆》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在诗中,小伙伴与荷叶在快活地玩耍,让学生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在课文学习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

    师: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真可爱。小水珠、蜻蜓、青蛙、小鱼儿都来跟荷叶玩耍,请你想想,还有谁会来和荷叶玩耍呢?

    师:老师手里拿着一枝荷叶,荷叶传到谁的手上,谁就拿着荷叶说一说。

    生:荷叶是蝴蝶的观景台。蝴蝶立在荷叶上观赏湖中美丽的景色。

    生:荷叶是小蝌蚪的阳伞。小蝌蚪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荷叶是小朋友的风景。小朋友们高兴地在湖边观赏风景。

    ……

    我把陈洋的小创作写在黑板上,并板上图画。

    师:你看。陈洋是小作家,也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请同学们也来做小作家,在你的本子上写一写,画一画,好吗?

    课文后,同学们交上了一篇篇精彩的小作文。仿写——“课后延伸”,这是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学科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实践活动。围绕所学内容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做到“得利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爱好,丰富和扩展语文知识和文化领域,培养学生善写、善读、善观、善说、善听的语言能力及习惯,从而陶冶美感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中,就必须走出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课内外互补,让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内,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案例二:

    又如《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儿歌,生动有趣。学习课文之后,同学们对小动物们在夏天活动的情景充满了兴趣,于是,我安排了“拓展阅读”环节。同学们在阅读中了解更多小动物在夏天的生活,再这样的基础上,同学们对仿编儿歌就充满了信心:

    师:夏天多么有趣呀!谁是小作家,顶呱呱,也来写一写,什么动物在哪干什么?

    生:青蛙田里捉虫忙。

    生:鸟儿树上欢声唱。

    生:啄木鸟树上忙捉虫。

    生:蝌蚪池塘找妈妈。

    生:蜗牛地上赛跑步。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生:蜜蜂花间采蜜忙。

    ……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

    师:同学们都是小作家,顶呱呱。我们把自己编的儿歌叫《新编识字4》,好吗?

    师:大家齐读《新编识字4

    同学们兴趣盎然地读着自己的创作,意犹未尽,还纷纷要求要创作出更多的儿歌。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课后延伸作业,仿写《识字4》。课后,我收到了更多的优美儿歌。

    我以为,《识字4》的学习到这已经圆满结束了。可是,过了一个周末回来,不少同学在写话本上又写到: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去爬白云山。在白云山上,妈妈教我认识了许多昆虫。

    星期天,我和妈妈到公园玩。我在公园里找到很多小昆虫。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和课后延伸中,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了丰富的句子,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并融入生活。学生感受到了夏天的有趣,迸发出自己对夏天的向往和兴趣。

    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渠道,创设综合开放的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活动机会使语文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中,既保证一定的阅读总量,又通过对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资源的深刻领会与探索,,真正达到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效果分析:

    教材的拓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学会观察。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体现教材开放性的特点,其形式有图片、音乐、文字资料、影像资料、实践活动等。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要为理解文本、发展思维、提高能力,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必须拓之有据、拓之有度、拓之有择。

    拓展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生活经历,应该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有能力、有动力、有活力参与所拓展的教学环节。

    新教材的特点是为学生留有很多创新的基点。“教材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或补充的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走向空白,留有余地这是新教材开放性中一个显著体现。教材中,有些内容形断意连,留有的空白呈显性状态,有些空白呈隐性状态,这都需要教师去挖掘。

    参考文献:

    1、《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何克抗

    2、《跨越式教学——儿童发展思维新论》 来丹桂

    3、当代创新教育2010年第22期 《拓宽学生阅读空间提高阅读效率》郑学坤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想象
    • 阅读
    • 越秀区
    • 二路
    • 语文
    • 放飞
    • 广州市
    • 中山
    • 荷叶
    • 夏天
    • 学生
    • 生活
    • 翅膀
    • 同学们
    • doc
    • 教材
    • 小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