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跨越式教学中的拓展阅读与写作》-张翼飞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浅谈跨越式教学中的拓展阅读与写作

    昌平区昌盛园小学 张翼飞



    在小学语文教学这个领域中,人们公认最根本的目标是“阅读与写作”,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点,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拓宽作文教学的思路,是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关片段,来谈谈我对拓展阅读与写作的一些体会。

    拓展阅读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中心点,进行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了解写作题材、了解文章体裁、了解表现手法、了解结构特点、了解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突破时空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文本拓展应该融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它的出现,是“随机”的,它的宗旨,是服务于文本解读的,它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的。教师对文本的拓展要冷静思考,不要盲目,要处理好拓展的角度和落点的问题,掌握好拓展的基本方法,才能使拓展成为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拓展读

    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储备能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采用课前拓展策略。课前搜集信息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

    例如在学习《渔歌子》这首词时,学生在课前搜集了有关词人张志和的生平资料,了解到张志和是个才智过人,深得皇帝赏识的人,正当他少年春风,荣宠之际,却不慎因事得罪朝廷,被贬为南浦(今江西南昌西南)为尉官。虽然被贬时间不长,中途即量移他郡,不久又遇赦回到京城长安,但却在他心灵上留下一道深痕,他似乎看破官场,泯灭仕念。于是趁家亲亡故之机,以奔丧为由请求辞官返金华。从而体会到他在作《渔歌子》这首千古名句的时心境,为下面理解词意奠定了基础。

    二、课中拓展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文本为中心,明确写作题材、了解文章体裁、表现手法、结构特点、体会语言风格以及词人借词句所要表达的感情等交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拓展阅读。阅读内容基本上是与课文相关联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应让学生边诵读,边理解其包含的意义。也可配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感受、品味语言,习得、积淀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而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语言。

    例如:在教学《渔歌子》这篇课文时,我从找、绘、串、诵、悟、写这6个步骤进行。

    找景——梳理诗句中的景物,并处理箬笠、蓑衣。绘景——结合自己想想描绘景物特点。在这一步骤里,主要让学生围绕色彩和形态这两方面,具体的把景物描绘的栩栩如生。通过让学生描述想象中景物的颜色和形态,加深对全词的理解,以及词的韵味的体会。串景——组织语言把词中的景物连成画面。例如: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西塞山;一群洁白的鹭鸶舒展着翅膀,绕进山峦;桃花开了,斜风细雨中,花瓣带着点点晶莹的露珠飘落水中…… 在这里,学生把描绘得一个一个独立的景物,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幅闲适淡雅的山水画。在全词景物加以丰富的基础上,理解全词,使学生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韵味,做到悟诗情,入诗意。诵景——用诵读把词里词外的美景,生情并茂的展现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画面,诵读全词。悟景——学生通过领悟词的内涵,走进诗人的内心,体会到作者悠然闲适的心境。在解读文本意象的同时,挖掘作者真实的感受,便于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诗意。对于文中“不须归”的理解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加准确的理解作者悠然闲适的心境。写景——学生在完成前五步的基础上,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既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深化了对这首词的理解,不仅升华了由这首词而升成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十分钟的拓展写用水到渠成,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课后拓展读

    “课堂见真功,课后有余功”,课后拓展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延续,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是学习环境的拓展。教师应把学生学习活动的舞台搭建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把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舞台从时间、空间、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拓展,目的是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深入,把教学性问题引向实践,是可持续学习的一种体现。

    例如在教学《中彩那天》这一课时,我的课后作业 “第二天,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了……”续写。设计这一作业的目的在于:第一、深化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而父亲最终选择了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第二、从写作角度,让学生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人物刻画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课文,又跳出课文,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教学
    • 语言
    • 昌盛
    • 阅读
    • 写作
    • 语文
    • 跨越式
    • 浅谈
    • 拓展
    • 张翼
    • 学生
    • 理解
    • 景物
    • 了解
    • 课文
    • 昌平区
    • doc
    • 小学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