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2011.7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初中地理《中东》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崔登才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的教学内容。是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中东历来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只要有一点“火星”就会引发冲突与战争;中东地区还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独特复杂的人文历史背景,从来就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焦点。

    【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新问题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长期的热点地区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在本节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基本的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象中东这样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且跨多学科、问题由来已久的复杂地区的分析和概括,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地图、阅读材料等资源给学生搭建一个能步步深入理解的支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所濒临的海、海峡以及重要运河名称等,读图说出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运输路线,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关注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

      (2)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东的地理位置。

        2)中东的石油资源分布及运输路线。

        2、教学难点:中东石油资源分布及运输路线

        【教学方法】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时政新闻图片及视频:教师展示本拉登照片,播放最近被美军击毙的新闻视频。

          问题引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世界恐怖大亨出生在哪吗?你对这个地区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时政热点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关注世界时政及热点问题。

          技术运用:苹果keynote多媒体展示功能

          教学环节二:填图导学

          活动过程:学生上wiki下载并使用导学案,通过读图、填图落实中东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濒临的海、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理解中东地区处于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位置。

          学生活动1:在图1中填写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安纳托利亚高原、里海、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描绘北回归线。

          问题引领:对照刚填写的地图,中东地跨哪几个洲?与哪些海相邻接?大洲的分界线有哪些?中东的地形以什么为主?

          教学评价:学会认识一个区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基本方法:一个区域内的主要地形区的名称;濒临的重要海、海峡及重要的运河名称;重要的纬线(比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是否穿过此区域。以此为基础归纳出区域的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

          技术运用:苹果pages中填图和画线功能

          设计意图:变“记”为“做”。这些事实性的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多为死记硬背,学生毫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在“做中学”,因此能增强学生记忆效果。

          落实课标: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 中东地形图

          学生活动2:在图2的政区图中用photoshop软件画图:用红色的粗线画出中东地区的范围;填写主要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标注其首都。

          问题引领: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教学评价:认识区域范围内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

          技术运用PS软件的画图、文本功能。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画图明确中东与西亚范围的区别。落实课标:中东的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

          2 中东行政区图

          教学环节三:小组研讨

          活动过程:读课本图8.58.48.6分别填写下列问题(1)、(2)、(3)及表格内容

           

          学生活动和问题引领对照课本图8.58.48.6分别填写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 、生产和输出石油 的地区。

            2)读中东的石油产区图,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主要的石油输出国有

            3)所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石油运输路线

            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

            到达的国家和地区

            航线A

             

             

             

            航线B

             

             

             

            航线C

             

             

             

            教学评价:理解中东石油在世界的重要地位、中东石油的分布、运输路线及到达的地区和国家。

            设计意图:将问题设计更加具体化, 通过图与表的不断交互,将石油的运输路线落实在地图上。落实课标内容:“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教学环节四:小组展示、教师总结

            活动过程随机选取一组(36人)向全班同学展示导学案的学习成果;确定另一组为评价组,对展示内容适时评价,其它小组同学补充;教师适时纠正错误并作最后的点评,对本节课作一个总结。

            设计意图: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从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视听-演示)到主动学习(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效率是不断提高的。小组展示给其它同学的方式属于主动学习效率最高的一种(教授给他人)。

            教学环节五:录屏作业、人人展示

            活动过程wiki下载中东录屏展示资料(pdf格式),将展示资料和个人的视频图像调整到合适位置。打开录屏软件screenflow,勾选录制声音和视频,一气呵成录制完毕,最后将文件导出为ihone格式的文件,作为作业上传到wiki

            技术运用:screenflow 屏幕录制软件;wiki平台的使用。

            设计意图:能上台展示的小组人数是有限的,录屏展示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促使人人参与展示。用于录屏展示的资料是在导学案基础上专门设计的,以空白地图为主,学生要完整准确地一气呵成完成的前提是事前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精心准备,这样在“玩”中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培养了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其它多种能力。此外,一对一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电子作业相对于传统纸质作业来说,抄写作业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只要复制粘贴一下即可。录屏展示中有本人的视频图像,能确保是本人完成作业。上传到wiki的录屏作业,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有wifi或手机网络)通过苹果笔记本、ipadiphone批阅学生作业并记录成绩。

            4 学生作品截图

             

            iad电子板书设计]--使用app store里的免费软件iBoard,其互动功能远远超越传统黑板。(见图5

            5 iPad电子板书

            信息技术支持下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探析.doc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探析

            丁杰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当前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也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地理教学的高效课堂,同时也践行了跨越式课题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 一、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模式分析

            新课改要求在信息技术工具支持下变革学与教的方式 ,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并强调 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目前中学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利用“导学案”来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所谓导学案是指教师设计的,以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知识学习,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设计方案。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纠正、总结的作用,又实现了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要围绕导学案进行设计和实施。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典型实施方式有以下两种:

            1. 课前预习型

            此种学案一般在课前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让学生依据学案的任务完成预习工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掌握学生知识准备情况,针对具体学情调整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的重点侧重在纠正学生错误认识、讲解重难点问题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此种应用模式适用于区域地理教学,帮助学生梳理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地理空间位置关系、增加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记忆效果。

            1. 课堂探究型

            此种学案通常是当堂发给学生,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根据学案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学案中会采用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如演示观察、绘图说明、小组交流、归纳总结等。通过让学生在课堂进行特定任务的探究和解决,实现对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操作性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地理感知能力、地理信息能力、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等。该应用模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注意力、学习兴趣保持和小组协作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中学地理导学案应用优势

             

            1. 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导学案一般以印刷材料为主,虽然能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上有所帮助,但是表现形式单一,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容易变为枯燥的习题,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支持的电子导学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超越文本形式、调动多感官刺激的学习材料。尤其是很多地理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图形、图像来呈现,如果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导学案将为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动画、色彩鲜艳的图片,动听形象的声音,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动机会被激发,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优化。

            1. 信息技术提供多种交互方法,兼顾整体化与个性化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兼顾两头”的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支持的电子导学案可以帮助教师建构多层次、多途径的自主学习和练习的学习环境。针对同一个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学习任务,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教师则针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困难进行辅导。这样有效地克服“教师统一讲,差生跟不上,优生吃不饱”的弊病。

            1. 信息技术能更好的支持协作与交流

            协作与交流是实现课堂探究的基本保证。传统的导学案缺乏支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交流的有效条件。而在信息技术支持下,通过网络环境,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和学生完成情况,利用网上论坛、协同编辑软件等信息技术工具开设解决问题与研讨的专题。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讨论,充分表达与交流,加深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信息技术支持丰富的学习评价形式,实现个性化、发展性评估

            导学案具有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功能,基于信息技术的导学案在评价手段上,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成绩、情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实现记录、统计和评价。通过将多种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工具、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电子档案等有机整合的电子导学案,可以提供丰富的评价形式、有效的评价效率、全面的评价角度,这是传统纸质导学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 信息技术环境下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1. 导学案应用最重要的目的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提供一种框架,一种知识学习的脚手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导学案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相关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以便于学习者能够顺利的解决该复杂问题。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用好导学案进行教学呢?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千变万化,但教师需要用一个整体的思维框架来进行教学设计(见图1)。教师要以地理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特征与知识准备为依据,从地理教学内容出发,充分考略信息技术工具作用来确定导学案的内容及特定的教学过程。

            1 导学案教学应用策略框架

            崔登才老师的《中东》这节课是一堂典型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导学案应用教学,信息技术工具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发挥了不同作用。结合崔老师的教学案例,下面具体说明导学案应用方式和策略:

            1. 围绕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课标要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就容易导致目标模糊,难易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任何优质教学的前端分析都离不开教学目标分析,而课标要求则是教学目标分析的第一步。在崔老师的设计中,首先明确课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推演出本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就保证了各层级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2. 围绕学生知识准备确定导学案应用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区域地理教学,但通过学情分析,崔老师发现该班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地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基本的读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导学案应用模式上崔老师灵活采用了“课堂探究为主,兼顾知识掌握”的混合模式。

            3. 导学案任务难度层层递进

            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导学案的学习任务要体现层次性和差异性。崔老师的设计中既有“填写中东具体地理名称与地理分布”的陈述性知识学习任务,又设计了“勾画中东地区的范围”这样的培养程序性知识的任务,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中东国家地理位置的知识来动手操作完成。同时又安排了小组任务和交流展示,充满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积极性。整个课堂中的任务难度层层递进,形式丰富,既关注了个体学习,又体现了小组协作;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口语汇报能力。

            4. 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支持个性化教学评价

            本节课导学案最突出的应用特色体现在作业任务保证了个性化评价。通过通过笔记本电脑摄像功能和screenflow 屏幕录制软件,学生每人都要录制一段对本节课内容的个人总结评述录像,这样有效避免了学生简单的复制粘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提交录像中的评述流畅程度,能准确地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作出个性化的评估。

            另外,在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结构,只有彻底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信息技术支持的导学案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