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小议--2009.8刊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课堂网络环境下英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小议 (2).doc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创新思维培养策略小议

    陈玲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要素与系统”的关系,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英语的语言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渗透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把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总结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英语课堂中各种常见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并分析了信息技术对不同策略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创新思维 课堂网络环境

    1.头脑风暴法

    1)策略解析

    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是奥斯本(Osborn1938)提出的,原意为采用急风骤雨似的方法启发思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众多人围绕一个主题或问题,在不对别人的见解有任何批评和指责的前提下,尽量展开自己的想象思维、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如果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把所想象与发挥的思想清楚用语言表达或用以文字打在计算机里,还可以进一步培训逻辑思维。这种策略可以应用于班级或小组,一般要有一位主持人(通常是教师)。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 聊天室或BBS作为交流工具

      在人手一机的情形下,本策略可以在加上计时功能的聊天室或BBS技术环境下开展,作为主持人的教师(或学生)在头脑风暴实施前,提交开始时间、教学规则等简单信息,学生在指定的时间段登录到相应版块下开展头脑风暴即可。

    • 概念图(InspirationMind Manager等)作为信息加工和表达工具

      这针对的是小组内、采取面对面方式的开展头脑风暴的形式,在具体实施时,小组内推举一个人负责用概念图工具快速记录大家的讨论意见,大家发言毕,一起利用概念图来梳理、总结大家的发言,从而能够更为快捷地帮助大家整理思路,更为凝练、直观地表达大家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内只需要有一台计算机即可。

    3)应用举例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后,要求学生登陆聊天室结合句型快速打出教室里所有学生衣服的颜色;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所有能想到的动物的名称、所有的家庭成员、所有能想到的水果和食物等等。写得越快表示越流畅,给出的语言信息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还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词汇进行造句发散思维,该策略可以在两两之间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室的布置选择几大组学生进行比赛。比如:学习“baseball”时,要求学生围绕这个词汇,利用概念图工具记录下各种句型:“I have a baseball.” “The baseball is on the long table.” “Do you have a baseball?” “May I borrow your baseball?” “I like the baseball.” “The baseball is beautiful.” ……实践证明,这种急骤联想训练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流畅性还是质量,都能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

    2.归类法

    1)策略解析

    类别是指具有一种以上共同属性的组合,归类法是指导学生注意事物的众多属性或特征,并加以归类。这些属性包括事物的固有特质、相似的情境、传统的看法或象征性的意义等。通过归类,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意义建构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此外,根据不同的属性,事物之间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分类结果,这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表达工具。在进行归类时,可以让学生利用概念图工具来对相关类别进行梳理和表达,在积累学生表象的同时,帮助学生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区别或形成联系。

    3)应用举例

    如教师说一组单词“carbusjeeppig,让儿童挑出意义上不合群的词,显然上述单词中pig不合群,因为carbusjeep,属于交通工具主题的,而pig属于动物主题;或者给出不同主题词汇的单词,让学生进行主题归类等;还可以让儿童在完成某个主题的学习后,自己来构建主题的语义概念图,如下图所示是学完了《Something to eat》这个主题后学生所构建的主题词汇概念图。

    1 学生词汇归类作品

    3.表象积累法

    1)策略解析

    表象是人脑对以前感知过(但当前未作用于感受器官)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过去感知所留下痕迹的再现。创造性思维结构中有两种基本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加工材料都是表象。其中形象思维的加工材料是属性表象,而直觉思维的加工材料是空间关系表象。对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而言,对表象的积累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表象积累,从而为思维发展提供条件和基础,其中组织课前观察、提供背景材料和创设教学情景是三种最常用的表象积累方式。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扩充教学知识量,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来源和丰富、表象化的背景材料。

    • 信息技术作为情景创设工具

      教师可以结合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等,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增进表象积累。

    3)应用举例

    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利用图片资源可以很好地为学生建立相关英语词汇的表象,促进其记忆和迁移。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但教师却不宜将它们搬到课堂上的物品,如飞机、自行车、柜子等,教师可以课前在网上搜索相应的图片资源,在教学中用PPT呈现出来,为学生建立表象,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兴趣大增的同时明确词语的意义。再如一些形容词如“fat”、“thin”,或者介词“in”、“on”也可以运用图片资源演示的形式来表现,以夸张的人物形象展示出高低胖瘦,用盆子与球的不同位置来表示介词的含义等等。

      4.自由联想法

      1)策略解析

      自由联想法与头脑风暴法都是主要针对发散思维的培养方法。在头脑风暴中,同样要强调自由联想、自由发挥、自由创作。但是,头脑风暴法一般是在全班或在小组内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处理较为复杂的任务。自由联想法是培养发散思维的一项重要且简单易行的策

      略,通过联想可以激活学习者头脑中的旧有相关的知识结构,而且可以适用于学生个体学习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相似、相反、相关等方面进行自由联想,其中相似联想是指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性质或动态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联想,相反联想是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具有相反或相对特点的事物的联想,相关联想是指相邻相关的事物因时间或空间的接近而引起联想。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联想的情境创设工具,通过声音、图画、视频等多感官刺激,全方位激发学生已有的关联知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相关、相似或者相反联想。

      • 信息技术作为表达、记录工具

        利用金山画王、概念图等工具的图、文、音并茂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学生可以尽可能将自己的联想内容多样化的呈现出来。同时,利用概念图工具,还能非常方便、直观地将相关内容的内在联系外显化。

      3)应用举例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挖掘出学生头脑中储存着的与新词词义相关的词汇进行语义联想(语义联想主要指在看到一个词时自然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语义范畴),引导学生广泛联想与之相关的话题,从而引出与这些话题有关的词汇群,与新词汇相结合,促进理解、增强记忆。这样的联想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扩大知识面,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学了summer这个单词以后,可以引导他们联想出一幅相应的画面:太阳(sun)火辣辣(shine),一群孩子正在痛快地吃着冰淇淋(ice cream),另外一群孩子在游泳池里游泳(swim)。又如,学生在学习了winter之后,可以引导他们想象下雪天(Snow Day),一群孩子在堆雪人(snowman),圣诞老人(Santa Clause)也来到了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欢度圣诞节(Christmas Day)的温馨画面,然后引导学生在电脑中画出来,并写上相应的单词,从而达到音、形、义的统一,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资源的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5.想象法

      1)策略解析

      想象是对原有的多种表象进行调节、整合与重构的心理操作过程。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和

      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对别人描述过而自己未曾感知过的事物加以想象而生成的形象(如古

      代的恐龙);创造想象是没有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某种事物的形象。在课堂中恰当运用想象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和自由联想法比较类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通过视音频的多感观刺激,帮助学生进行意境体会与想象。

      • 信息技术作为表达、记录工具

      学生利用金山画王、概念图、wordblog、网络留言版等工具,用图画、文字等多种方式将自己想象画面、情节或者构思表达和描绘出来。

      3)应用举例

      在英语课上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言语交际。例如,在有关“animal”主题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他们想象中的农场,学生通过《金山画王》创作一个自己的农场。他们自己选择某个背景,然后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放到恰当的位置。如让小鸟在空中飞,小马在草地上跑等。学生创作完之后,教师通过控制台将显示器切换到某个学生的界面,然后让学生对自己创作的画进行描述。例如:某学生的描述如下:“On the farmI can see two birdsa cat a dog and many horses……”这样在自己创作的情境中,学生兴趣盎然的掌握了所学的部分动物的单词,提高了言语交际能力。

      英语课堂中的“听音猜图”活动在训练学生的听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即只让学习者听动画、电影中的人物对话、对白、或是具有特殊效果的音响、背景音乐等,而不让他们看到图象。要求学习者根据所听到的语言信息,来想象、判断人物形象,可能有的场景等,并要求他们口头表达出来。

      此外,故事情节推理法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想象力。如在学生听读英语故事之前,可以截取故事的关键图片,从PPT全班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想象、预测故事的发生,再让学生学生认真听读,检测自己的预测是否与故事情节一致,以此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提高学生听读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在动画播放放映中途,突然按暂停键,让学习者对这一定格的画面进行人物分析,或充分利用他们的想象力,运用逻辑,推测剧情可能有的进展、结局等。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些故事,让学生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续编等。

      6.模仿法

      1)策略解析

      模仿指教师提供给学生丰富的供模仿材料,在学生了解事物的属性、特点和规律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仿照事物进行表演、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工具,利用其超链接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音并茂的模仿借鉴材料,方便其对材料进行选择和跳转,从而帮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丰富对相关知识和概念的认识,促进其进一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仿造。

      • 信息技术作为表达工具

      学生利用概念图工具、wordblog、网络留言版等工具,用图画、文字等多种方式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构思和表达。

      3)应用举例

      仿编儿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听读大量故事和儿歌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词汇来仿编故事和仿编儿歌,在积累语言表达模式的同时,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效果。

      2 儿歌资源图片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Clap, clap, clap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3儿歌资源图片

      Shake, shake, shake your hands

      As slowly as you can

      Shake, shake, shake your han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如在网络上在学习了上述所示的儿歌《clap your hands》后,学生可将fingerwigglepoundfist等词编到相应的儿歌中,如下:

      Wiggle, wiggle, wiggle your fingers

      As slowly as you can

      Wiggle, wiggle, wiggle your fingers as quickly as you can.

      Pound, pound, pound your fists

      As slowly as you can

      Pound, pound, pound your fists as quickly as you can.

      7.创编法

      1)策略解析

      创编法指教师引导学生对给定的表象、概念、规则等进行自我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

      自由创作、编写作品。创编法和模仿法都强调学生的创作表达,但模仿法是在原有模型、范

      例的基础上进行仿造;创编法更强调学生的自由理解、自由创作。创编法所要求、体现的思维加工深度更深一些,除了是“发展想象能力”的形象思维培养过程之外, 同时也是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教师利用powpoint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来展现创编内容相关的表象、概念或规则,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和进行创编。

      • 信息技术作为表达、记录和交流工具

        学生可以利用word、概念图工具记录自己的创编结果,并把自己的创编作品提交到班级bbs、聊天室,在听取同学和老师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自己的创编结果。

      3)应用举例

      根据关键词进行创编。如在小学英语课堂,以2人小组或34人小组的形式,按照相关关键词编写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作品。如学习了《on the farm》单元后,教师出示了“farmcowrabbithousegirlboy”等词语,有的小组可能是针对这些词描写一个农场的概貌;有的小组可能是编写了一个发生在农场上的故事,故事中包含相关动物和人物;有的小组可能会将相关词语套入到已熟识的乐曲中创编出一首新歌。小组完成本组的作品后,将它提交到网络平台的留言板中,小组间再开展互评互改活动,这样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同时,也蕴含有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8.角色扮演

      1)策略解析

      在课堂中应用角色扮演策略,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采用角色扮演方式,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自评,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会深入分析角色的心理,再加上自己的联想、想象,综合运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外化出该角色的特点。而观摩表演的同学则会留心观察角色扮演过程,并和自己对该角色的理解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扮演的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评价等。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还可在“编、演、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从而使形象思维和时间逻辑思维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方式来为学生模拟、再现相关情境,为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营造一个恰当的心理氛围和教室氛围,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感受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工具

      本策略在应用时,还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角色扮演相关的背景材料和参考资料(文本、图形和视频等),在学生角色扮演前供其浏览和观摩,供学生从多个侧面来深入体验和揣摩角色的心理。

      3)应用举例

      如在英语有关旅游主题单元教学中,学生在网络上听读了很多关于如何介绍景点的短文后,积累了相关句式表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导游,呈现相关的景点图,并为游客作介绍:Suppose you are a guide. Please make an introduction of Beijing to a group of visitors等。

      9.游戏法

      1)策略解析

      游戏是包含了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多种认知成份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认知成份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以采用传统教室中常用的游戏,如:开火车、邮差送信、找朋友等,也可借助于计算机环境,采用计算机游戏,设计出一些蕴含教学目标、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益智类小计算机软件,如适合低年级学生操作的连一连、拖拉游戏等。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来巩固、内化知识,同时其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也得到训练。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和演示工具

        通过声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等来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并通过动画、Powerpoint等形式来直观演示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过程。

      • 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

        对于人手一机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学生通过在电脑上操作界面生动活泼、手法简便易学、互动性强的单机教学游戏或者是网络教学游戏,在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兴趣的积极性同时,起到来内化巩固知识和锻炼思维的目的,这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更类似于一种“探究”工具,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不断尝试、及时总结、熟练操练来达到胜利完成的游戏目的。

      3)应用举例

      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关词汇学习和巩固游戏非常多。如下图4所示,在学习“number”这个主题时,可以进行图中所示的游戏,学生点击一个遮板,出现一个数字或带有一定数量的物体(2支铅笔、5片树叶等),同时计算机朗读相关数字;如果学生连续点开的两个图片都关于同一数字,是一对“朋友”,这两幅图片将被掀开,否则都将继续被遮住。该游戏适合各类主题的单词的巩固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可以起到积累相应词汇表象。


        4 number游戏

        10.辩论法

        1)策略解析

        辩证思维要求检出数据或主张中所包含的意义,对数据或者别人观点的准确性进行质疑和探究,判断甚么可信,甚么不可信,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或评论他人观点的正误。以下两条途径均可在课堂教学的环境里运用:聆听辩论,辨别真相与传闻、事实与假象、证据相关与否;参与辩论,考虑提出哪个论据时,预计和评量对方的反驳,并实时作出决定。通过辩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辩论来综合地培养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提高了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本策略中,信息技术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信息技术作为资源环境工具

        开展辩论活动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或直接阅读教师提供的网上资源来阅读、了解辩论主题相关的资料、辩论规则和技巧等,从而保证辩论的效率和效果。

        • 信息技术作为记录和交流工具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辩论,学生可以利用利用word、概念图工具等记录双方辩论的要点,梳理自己的表达思路等。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辩论,学生进入不同的网络辩论主题室浏览别人的观点并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3)应用举例

        在学完一个主题后,教师可以根据主题内容,设计一个可能存有争议的问题。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贴近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就此主题和伙伴展开对话。例如在学完“food”主题后,让学生围绕“Do you need have breakfast every morning?”开展两两辩论。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或在开展辩论之前要给学生准备的时间,自己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讨论或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出示自己查阅到的相关材料或自己制作的作品,通过讨论与辩论学生就能了解到早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发展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马宁.网络环境下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跨越式三效识字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5.

        3. 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4. 曹中平.儿童游戏的认知心理分析.游戏与玩具,20003

        5. 陈玲.课堂网络学习环境下以言语交际为中心的儿童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6

        6.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6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标签:
        • 创新思维
        • 策略
        • 进行
        • 学生
        • 相关
        • 培养
        • 信息技术
        • 英语
        • 多媒体网络环境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