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识字5教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 教材简说

    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 内容

    《识字5》第一课时

            王璐娜

     

     

    •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在识字方面,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来做小老师落实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

    在阅读方面,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有些基础好的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和朗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初步读懂一些短小、浅显、有趣的文章,初步尝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初步体会谚语的含义。

    3.培养学生积累谚语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1.识记10个生字是本课的重点。

    2.5条谚语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

     

     

    •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 教学策略

     

    1.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2.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3.为贴近学生实际,采用了游戏、图片、动作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运用谈话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初步体会谚语的含义。

     

    • 教学过程:
    • 一、实验质疑,导入课题。

     

     

     

    1.折一根筷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做个实验吧!在咱们班里,谁的力气比较小?(抽生折一根筷子)

    2.折一把筷子。

    师:在咱们班里,谁的力气最大? (抽生折一把筷子)

    师:小朋友,看了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谈感受。——团结力量大(板书)

       师:对你们说的很对,我们把这样朗朗上口好听的话,叫做谚语。

    4、课件,指名读谚语介绍:谚语熟语的一种。读起来很好听。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

    5.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几篇有关团结的谚语。(出示单元导读)指名读。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

    2、出示自读要求:(1)圈  (2)标    (3)读    (4)?

    3、师:课文里有哪个字我们比较容易读错?谁来提醒大家?

    4、 读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检测学生识字情况

          泰山  火 计  火  搓绳  独自  容

    5.指名领读。

    师:同学们真能干,把生字宝宝全认出来了,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再读一读这些生字呢?

    二、识字。

    1、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请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哪个字?

    2、集体汇报。汇报识字方法。(指名小组代表发言)

    3、师:你们的方法真多 ,我一个人的办法确实没你们多。你知道跟“办法”意思相近的一个词是什么吗?

                 对,计谋。

         (1)  谋:表示对计策没有把握而找人商讨的意思。

            (2)师:我想请你们献一个计谋,看图(一根火柴),怎么样让火烧的旺一些呢?(指名回答)

                      生:多加柴火。

            (3)认识柴:,此,表示踩在脚底下的木,表示木头。原意为:踩在掉地下的作为家居燃烧的木材。

             (4)木柴烧着了,是什么样子?认识火焰。

    4、师:奖励你们一个故事《愚公移山》。

        (1)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人心齐,泰山移

          (2)认识移:形声字,本义是庄稼过于密集而分开或转植它处。

        (3)你还在那里见过这个移?——中国移动。

    5、做“搓”的动作。请你来猜猜是个什么字?

     

    5、易:会意字,古文字形似用器皿盛酒以赏赐人,本义是赏赐,你有功于我,我将物赏赐余你,含有交换的意思,引申为交易、交换,又借为容易:烈日下,勿站久,换地方,是不难。

     

    6、折:会意字,斤是斧头,表示手持斧头砍事,所以有折断的意思。(最后再巩固齐读一下词语会不会更好?

    • (三)朗读谚语,初步体会。

     

    1.把句子读通顺。

    师:小朋友们,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可别读错了哟!(课件展示五句谚语。)

    2.齐读谚语。

    师:小朋友们,“人心齐,泰山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谚语,好吗?

    3.指导朗读

    1)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谚语。

    2)抽生读。

    3)师生合作读。

    师:小朋友们真会学习,不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了,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读一读谚语好吗?那老师读谚语的前半句,你们读谚语的后半句吧!

     

    4.体会谚语含义。

    师:团结合作的力量真大!小朋友们的读书声多洪亮啊。通过刚才的朗读,相信小朋友们对这几句谚语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请选择你最喜欢的谚语,向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好吗?

    学生自由谈体会,小组交流完以后,全班交流吗?教师补充交流。

     

    •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发现。

    师:真是“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啊!小朋友们的识字方法真是又多又好,相信小朋友们也有办法写好这些生字,请大家认真观察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教师重点强调:“根”的“木”字旁变捺为点;“满”字是左右结构;“挑”字的笔顺。)

    2.范写“满”字。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随时提醒学生写字的姿势。

    4.请两名学生展出作业,集体更正后,学生及时修改。

    •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相信小朋友们已经牢牢地记在心里了。下课以后,请小朋友们去搜集更多的谚语,让自己成为一个小小谚语专家,好吗?

     

     

     

    • 板书设计:

     

     

     

    识字5

     

     

    团结就是力量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朋友们
    • 教学
    • 谚语
    • 教案
    • 朗读
    • 体会
    • docx
    • 学习
    • 学生
    • 识字5
    • 生字
    • 2.
    • 1.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