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考核:摄影美学原理与特征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序言
摄影是一种借助于光线对客观对象进行描绘的视觉记录或表达方式。因此,摄影又称之为“光的绘画”。
摄影是一门技术,也可以是一门艺术。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通过真实、生动的画面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你如何理解摄影之美?请阅读课件:1-2摄影美学原理 ,并查阅相关经典美学的书籍,每位同学写一篇800字左右一个小论文,论论述摄影美学原理与特征的一个观点,要求观点聚焦,不要长篇大论,图文并茂,有精美图片说明,引用规范,要超越老师提供的课件内容。
内容通过协同编辑的方式提交,点击下面标题中的[编辑本段]加入你的内容。
-
摄影中的瞬间美 马思源 201211012005
摄影的瞬间美
摄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瞬间完成的动作,它的诞生是与人们追求真实、追求效率的愿望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摄影天生带有着对真相、对现实负责的义务,快门抓拍的一瞬间,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忠实反映。齐白石评价绘画时说,太真媚俗,不像欺世,摄影的原理却不是这样。
摄影的瞬间应该是真实的。子弹击中共和国卫士的一瞬间,或者是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的历史一刻,都是通过快门的现场捕捉留存下来的,如果重新摆拍,乃至于演戏,便失去了摄影的最初意义。真实的瞬间可以给人以巨大的撼动,和强大的说服力、吸引力,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可见真实存在的惨淡人生是人们所敬畏的,乃至于非猛士者所屈服的。瞬间美,绝不能少了真实这一点。
共和国战士之死 战地记者 卡帕
摄影的瞬间应该是有意义的。这个世界的瞬间太多,从花朵凋零的高天流云,每一刻都有不同,每一刻都存在着美感。这个社会的瞬间也太多,从婴儿出生,到老人故去,从胜利到来到黯然离去,无不有很多故事可以讲述。我们摄影所记录的瞬间,应该是能够从照片背后读出意义的,而不是简单的线条和构图的堆砌。
以贺延光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为例,金碧辉煌的大厅里,所有人都等待着时隔65年后国共两党领袖的再次会晤。这个时候,只有敏锐的摄影师才能够想到,国共会谈,仅仅是两岸统一的一小步而已,美好的开头,需要有充实的过程和完整的结局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故事。贺延光没有抓拍胡锦涛握住连战手的那一刻,而是把镜头定在了两人握手前的一霎那。回首过去,重洋相隔;展望未来,前途漫漫,这张名为“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的照片,超越了一半的会晤照片,成为了中国现代新闻摄影的一个经典。
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 中青报 贺延光
摄影的瞬间更应该是有追求的。摄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有着社会的责任,有着对真实负责的要求。许多瞬间都是美好的,经过培训的摄影师不难用技术来完成一个美好。虚化的背景,长发飘飘的美女,梦幻的结婚照,乃至于灯红酒绿的首都之夜。这些都很美,但是并没有达到摄影的更高境界。归根结底,在社会主义者和唯物者的语境里,一切活动的终极是超越自己去奉献他人,摄影,作为一个社会需求的产物,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地球 阿波罗17号 1972年
这是宇航员第一次从太空俯拍地球的全貌。当时,太阳正将地球面向飞行器的一面全部照亮,整个画面中的地球没有一处黑暗。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张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与合成的地球照片。当我们进入到深空中回望自己生活得渺小地方,应该产生了一种更加崇高的感情。我相信,拍摄这样照片的人,他的灵魂中住满了所有地球的生灵,这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从来都是。这是摄影的高境界,高追求。总而言之,瞬间美是摄影的基本美学原理之一,摄影背后的力量,更值得我们去发掘。
-
摄影的瞬间美 201211012002 香锦娟
把握“决定性瞬间”:(1)表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瞬间状态;(2)具有可截取瞬间并可“定格”的静态美的特征;(3)快门开启的短暂瞬间。布列松曾说:“对我而言,摄影即是在若干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理解这件事的意义,并找到表现这一事件的准确构图。”要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能有预见性、当机立断。摄影的瞬间美,主要体现在摄影者的取景和按下快门的时机,这需要拍摄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进行合理预见,才能抓拍到精彩瞬间。
图一 “愤怒的丘吉尔”
图一是在二战时期拍摄的照片,摄影师卡什当机立断,在夺走丘吉尔的雪茄后及时按下快门,没有放过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抓拍到丘吉尔瞪大眼睛被激怒的神情。抓准时机按下快门,将人物性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张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当时丘吉尔首相像一头怒吼的狮子要与希特勒等法西斯决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
图二 凇
图二是摄影师抓拍的凇掉落的瞬间,选择了简单的黑色背景,以鲜花为陪衬来突出主体,在凇即将要掉落的瞬间按下快门,将这一瞬间定格住,让人感觉时间凝住了,来欣赏这晶莹剔透的一刻。
图三 猎豹之争
图三是摄影师抓拍到的两只猎豹的争夺战,通过激起的飞尘可以感受得到斗争场面的激烈,这是摄影师的观察力和预见性的充分发挥,将两只猎豹争斗时的神情定格住,精彩瞬间吸引人的眼球,留住了这一激烈斗争的瞬间。
图四 宠儿
图四是拍摄的池塘中双亲对宝宝的呵护,将双亲对宝宝关爱的眼神及专注的神情定格住,这一瞬间的抓拍很考验拍摄者的观察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个过程最感人的瞬间。
图六
图六注重画面色调的选择,看准时机,毫不犹豫地将人和狗起跳的瞬间抓拍,这个色调的选择很应景,很有气氛,特别是狗的一只爪子刚好就踏在夕阳上的瞬间,这一切看上去是这么的和谐,真是美的瞬间。
图七
图七是拍摄一个小朋友在生日上独自点蜡烛的神情,记住了这个小孩独自一人过生日的落寞和孤单时刻,时间就这样停住了,没人分享的孤寂。
图八
图八拍摄的是海豚跃出水面的动人瞬间,拍摄者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预见了海豚出水的瞬间,而且角度选取合适,画面协调不突兀,将海豚跃出水面的瞬间凝住,让人们能够持久地欣赏这一美丽动人的精彩瞬间。
总的来说,摄影的美在于瞬间性,很多瞬间都是不可重复的,只有在照片中才能重温,是拍摄者靠敏锐的观察力和预见性,不放过稍纵即逝的抓拍瞬间,及时按下快门将精彩定格住,人们才有机会重温着转瞬即逝的精彩和美好。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优势,拿起手中的单反来记录精彩动人的轰动瞬间。
摄影美学特征——形线美
201211012016 孙铭泽
线条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灵活的运用线条,可以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被摄物体,表达出动感、纵深与情感。摄影师抒发自己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图片的线条来表示。但是线条可粗可细,可直可弯,可长可短,线条结构与人的情感如何建立起关系来呢?
人们在长期生活中会对某种事物呈现的线条结构积累起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所以当人们看到类似的线条就会产生某种联想,联系有关事物,激发相应的感情。比如直线显得刚硬,曲线显得柔媚,长而曲的线条显得灵秀,短而粗的线条则显得拙朴。矩形显得庄重,圆形显得饱满,等腰三角形显得稳定,倒三角显得活跃,多边形显得变化[4]等等。下面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
1.水平线:赋予舒展、开阔、平静、稳定的审美感受
中间的水平线海天相接,给人以安静祥和之感,让观众觉得非常舒服,视野开阔,内心感觉很平静。浅浅的浪花打在沙滩上,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整幅画面整体上给人开阔宁静的感觉。
2.垂直线:赋予刚强、持重、稳定、崇高的审美感受;
花的茎杆是一条笔直的垂直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株花非常的具有生命力,朝气蓬勃。让观众觉得花朵具有崇高之感,顿生敬佩赞叹之意。而且花朵是纯洁的白色,有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感。
3.曲线:赋予顺畅、流动、轻柔、抒情的审美感受
中间的枝条是一条弯曲的线,使得整个画面觉得非常具有流畅的线条之美。给这幅照片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觉得昆虫趴在枝条上非常的可爱调皮。线条优美而又灵动。
4.斜 线:赋予兴奋、活泼、运动、一律的审美感受
树的枝干从右下延伸至左上,构成了一条斜线,使得整幅画面非常的具有意境。在大树的遮阴下,两个女孩向远方眺望,具有动感之美,给整幅画面也增添了一点神秘色彩。
5.椭圆:流畅、饱满
这幅照片中间的植物整体上是椭圆的形状,觉得线条很流畅柔和不突兀,使观众看了非常的舒服,配着整幅照片较为温暖的黄色色调,整个画面很和谐。
总的来说,线条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外在形式,它制约着物体的表面形状。每一个存在的物体都有自己的外延轮廓形状,呈现出一定的线条组合。是具有造型艺术的重要语言。摄影师可以利用线条表达事物的特征,通过某种特定的线条结构来传达感情,运用富有特征的瞬间所展示的线条来表现动作和情节,运用线条形成画面的节奏等等[1]。
所以摄影师在拍照时,要对各种线条所代表的情感倾向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要学会融会贯通。找准可视物给自己具体的情感感受,结合主题,选准主题,提炼线条造型[2],准确的通过照片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线条 张玉红,李春艳等
- 摄影创作中如何运用线条来抒发感情 王家成
- 线条与色彩的完美解析 张大鹏,刘欣,刘颖
- 摄影美学原理PPT
-
摄影中的审美特征——选择性 于艺梅201211012003
纪实摄影的魅力在于拍摄者对于这个复杂世界细微的观察。它需要拍摄者有广博的知识准备,以获得敏感的观察力;它更需要拍摄者在知识背景下获得的正确的人文态度与立场。
--鲍昆《在历史、文化、政治、伦理中的中国纪实摄影》
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
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摄影构图和用光等一些基本的常识和理论是必须的。但是要真正学好摄影就需要在实际的拍摄场景中去练习。而在实拍过程中,摄影的选择性特征是重中之重。正确认识并把握这一最基本的特征会使你的摄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摄影的选择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拍摄对象的选择性:拍什么、不拍什么。
- 拍摄时机的选择性:什么时候拍、抓取最佳瞬间。
- 表现方式的选择性:怎么拍,营造什么效果(包括技术上的、处理方式上的)。[1]
下面我将从这三方面为大家具体分析摄影的选择性这一特征。
拍摄对象的选择性:
如果摄影者对拍摄内容一片茫然,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条法则就是确定拍摄对象。拍摄创意照片既可以从细小的对象出发,也可以进行宏大的构思,然后从细节入手。我建议初学者先从拍摄对象出发进行创意摄影。选择拍摄对象时,不要选择太庞大或太遥不可及的对象,而要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构思。[2]
下面的照片是以常见的泡泡糖为对象进行的拍摄。
为了突出模特和拍摄对象,画面使用了黑色背景(用黑布做背景),以使背景单纯。画面主题人物的围巾的红色和背景的黑色搭配使画面更加协调。我们可以将身边容易找到的多种多样的物品作为拍摄对象,轻松地进行摄影练习和摄影创作。
拍摄时机的选择性:
摄影抓取的时机不仅指以最快的速度对准移动中的主体进行拍摄,还可以针对静止的人或物通过对构图位置、拍摄角度、光的方向和光量、背景的选择的正确把握达到准确抓取被拍摄的事物的自然的动作和表情的目的。
动态主体拍摄时机的把握
静态主体拍摄时机的把握
表现方式的选择性:
摄影是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事物的原貌,不同的表现方式会使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效果,也是一幅摄影作品能否打动和感染受众的关键。摄影的强大优势就在于它用较高的清晰度提醒受众事物的客观真实性,而选择正确的表达方式更能升华作品的主题,这就是摄影的表现性所在。比如在风光摄影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画面结构更合理:
1、使用醒目的前景
- 利用前景表现物体的高大
- 利用前景表现空间纵深感
2、利用倒影来增添感染力
3、光线的利用
画面主体以冷傲的蓝色调为主,中间部分地方被光线映红,两者不同的色调实现了一定的对比效果,同时,水中倒影形式的利用,更为画面整体增添了几分神圣感和梦幻感。
由此可见,正确并熟练的把握摄影的选择性特征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和品质,而这其中除了技能技巧,更需要的是在实践中反复的摸索,只有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在摄影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摄影美学原理》ppt
[2]《创意人像摄影》一书
-
摄影中的影调美
摄影中的对比美
教育学部 公共事业管理(教育) 陈凌岳 201211011052
对于一幅摄影作品来说,一个鲜明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倘若一幅摄影作品让人看不清主题,摸不着头脑,那这幅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摄影的过程当中,摄影师总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突出主题,而对比就是其中非常常用的手法。对比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在我们以前的学习当中,我们了解到,文学作品经常运用对比的手法来使得想要深化的形象更加突出。而摄影中的对比也有着这样的作用。作为摄影表现手法,对比主要包括形式对比和内容对比。形式对比包括体积的大小、色彩的浓淡、光线的明暗, 空间的虚实、线条的曲直、节奏的快慢等,内容对比则包括心灵的美丑、人品的优劣、事业的兴衰。在这篇短文当中,我将借助具体的作品,来展现对比这种手法给摄影作品带来的别样美丽。
虚实对比:通过“虚”的部分的衬托,突出“实”的部分的典型特征。如下图:
将远处的花朵虚化,从而更加突出所拍花朵的鲜艳、美丽,利用虚实对比的手法很好的凸显了作品的表现效果。
疏密对比:
从所占空间来看,中间的人物只占画面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摄影师通过其与周围密集人群的对比,自然而然的突出了这个“中心人物”,将欣赏者的视线自然而然的引到了中间表演者的身上,突出了照片的主要人物。
冷暖色调对比:
朝霞的色彩异常瑰丽,通过与近处的山的冷色调对比,更加凸显出其美丽,整个画面在冷暖搭配的情况下也显得极为和谐。
动静对比:
将行进中的乐队(“动”)与笔直站立的指挥(“静”)相对比,即表现了乐队大步行进的雄伟气势,又显示出了指挥的沉稳大气,动静结合,表现出整支队伍的良好面貌。
大小对比:
这幅作品展现的是大手拉小手的场景,通过手的大小的对比,突出了大人对于小孩的保护,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内容对比:
在这幅作品中,率先撞线的博尔特张开双臂庆祝,身后的运动员即使获得了第二名也十分兴奋。通过身后运动员的这种表现,更加衬托出博尔特的强大统治力,让人望尘莫及。
通过守门员的落寞,对比显示出射门运动员的从容与淡定。
通过上述的作品,我们充分领略了对比这种手法在摄影中的广泛用途和巨大效果。在今后的摄影过程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这种手法,使得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加多样。
201211012019 刘恩睿
影调美是摄影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调是什么?简单来说,影调就是照片的基调。“影”是指光影、照片的明暗关系;“调”是指色调、照片的色彩关系。即使是同样的景物,采用不同的敏感和色彩关系,也能给欣赏者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摄影影调美的魅力所在。
“影”在摄影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摄影离不开光,从早期的黑白照片时代开始,黑白灰层过渡的控制就是体现摄影师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到今天的彩色照片时代亦然。如果照片的光影效果处理不好,非常影响作品最终的表现能力。
“调”在今日的彩色摄影时代则更加突出了其重要性,彩色影像不仅仅再现自然,更重要的是能够表现自然。如何处理好照片中的色彩关系,对于摄影师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影调美的作用主要以下几种:
一是创造色彩、光线效果,构成影片色彩和黑白的阶调(影调)基调。这也是影调的基本作用。以下面这张照片为例,恰当的影调和光影很好地突出草原的空旷和在草原上行走的马的孤独感,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和此起彼伏的群山则起到了很好的点缀效果。
二是能够准确表现主体,拍摄照片时,如果你有了明确想法,影调的准确表现会大大加强片子的表现力。比如拍摄秋天的坝上,天气阳光明媚,白云朵朵。这个时候我把相机的照片风格的饱和度提高上去,尽力表现这灿烂的色彩。坝上天气转阴,雾气蒙蒙,这种朦胧感打动了我,于是再把相机的照片 风格的饱和度降低。尽力还原那种感受。然后加上适当的后期处理,拍摄主体就能更加明确的表现,感染力大大加强。
三是烘托照片的整体气氛,富有感染力的影调能够起到三分画,七分裱的强大效果。比如下面的照片,人物是这个片子的核心,红色的绸带成为视觉的重点。如果想更加突出人物和红色的绸带,单纯的提高饱和度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弄巧成拙。反过来把周围环境的色彩饱和度降低,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环境有效地烘托了主体。
四是体现摄影师的个性。有了鲜明的影调,照片的个性特点就会呈现出来,照片就不会显得平庸。同于由于摄影师的个性特点,影调都会有所不同,不同摄影师的个性的影调也强化了摄影师的风格特点。
五是塑造在人物摄影中辅助塑造人物形象。拍摄人物,讲究形神兼备,神是人像内心情感的流露,人物的情感是丰富多变的。丰富多变的情感,决定我们的影调也要丰富多变。这个时候。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整体偏暗的色调和水果的鲜艳色调形成强烈对比,就很好地突出了画面中小孩的饥饿。
胶片时代,摄影师非常注重影调的控制和表现,但是当时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影调的控制十分困难,需要考虑到胶片、ISO设置、显影药、显影方式等多种可控制条件,在暗房下的手工控制繁琐有限、耗时耗力。而这些在数码时代,很轻松的就可以完成,甚至可以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后期的再处理。正因为数码时代可以很轻松的完成影调控制,可以更加完美的控制和表现影调,所以对摄影师的影调控制能力要求更高。
我们在拍摄照片时,要学会考虑影调因素,以拍摄出更美的照片。
-
摄影美的多样统一
胡诗琪 201211012010
一张照片往往包含多个事物,但它们不是牵强地凑合在一起的,而是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关系,它们和谐一致,共同构成一幅好的照片,它们中间缺少了谁,都会让画面存在缺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呼应,它们各有特点,却又高度统一。摄影美不是单一的色彩美、影调美、形式美,而是各种美的融汇,它们相互衬托,让照片多出一种统一和谐的美。
在多种美的融合中,色彩与形状的多样统一是最突出的。明艳的色彩可以让照片提升质感,形状可以让照片更规则,形状与色彩的完美搭配则会让人过目不忘。照片的色彩不能杂乱无章,它需要形状的规范,而独特的形状又让明艳的色彩更上一层楼,它们相互衬托,和谐统一,便是一幅好照片。
例如,这张照片拍摄了美国黄石公园的大棱镜温泉,采用俯拍的角度。色彩绚丽浓艳,强烈的色彩和奇特的形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色彩突出了温泉形状之奇,形状突出了色彩的艳丽和变化的层次,它们相互映衬,表现出温泉的壮观和奇特,它们都是温泉最醒目的特点。
多样统一既要多样有变化,又要统一有规律,不能杂乱。只多样不统一就会杂乱无章,只统一不多样,就会单调、死板、无生气。构图要繁而不乱,要把众多零散的表现对象,按照突出主体的原则把各个对象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里,进而达到形式和内在的统一。
这张照片采用重复构图的方式,拍摄了色彩斑斓的伞。色彩与形状是多样的,但又高度地统一。色彩繁多却又不杂乱,形状各异却又都是圆形的一部分,给人以重复、和谐的美感。
这张照片拍摄了黄昏时分的希腊小镇,采用长时间曝光,使色彩显得非常独特,小镇的建筑看起来像玩具模型一般可爱。整个画面似乎没有突出的主体,但是建筑多而不杂,在光影和色彩的衬托下,形状各异的建筑各具特色,共同营造出希腊小镇童话般的气氛。
这张照片拍摄了东京银座一个雨天上班日的午餐时间,采用俯视拍摄。平行的白色的斑马线、红白相间的矩形、平行四边形组合成的人行街道,黑色的圆形的房顶设施,以及各种颜色的圆形的雨伞,让这张照片具有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几何形状。整个画面由多种形状多种色彩构成,却不让人感到散乱,充满节奏韵律,给人以现代感。
多样统一是摄影美的高度和谐,是组织多种事物的内在准则。多样有变化,统一有规律,才能让画面“形散而神不散”。
-
唐雄艺201211012025
-
摄影之真实美
-
摄影中的对比美
贾姗201211012020
如果说回忆可以用视频来记录,那么摄影则可将那一瞬间的记忆永远珍藏。拍出好的照片不仅仅靠相机、镜头,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除此之外还有摄影师对整个照片构图的设计与掌握。构图中,给我留下最深的是对比构图。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本身就揭示着这样一种生存规律:有天必有地,有阴必有阳,有明必有暗,有大必有小,有虚必有实;物资的形状、质感、色彩等,无不存在着对比。[1]
运用对比的手法可以强化主题效果,强调主体、营造气氛、增强视觉冲击力。因此,为使摄影作品能够给人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就应该更多地运用对比手法,使画面产生更加生动的效果,把画面所描绘的事物、形象的性格和个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出来。
《黑与白》 摄影:Vladislav Kobets
这幅照片运用色彩对比,从中间一分为二,左黑右白,而照片中的主人公,身着黑色的衣服,与左边的黑色背景相连;肌肤雪白,与后面的白色背景融为一体。让人过目不忘,突出了人物主体。
《无关》 摄影:Lera Nusueva
这幅照片巧妙地运用了内容进行对比,整张纸上写的都是“我恨你”,而画面中间撕开的下一页显示出一颗红色的心表达出了心口不一的爱。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小女生在跟爱人吵架后,尽管在日记本上赌气写下了“I hate you”,但是仍然还是深爱着他,表现出来的和。巧妙的内容上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题目《无关》的深意。
《沙丘》 摄影:Danilo Atzori
这幅作品拍摄了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中,一株植物在倔强地扎根生长着。色彩上运用光线的明暗,植物的光线明亮显示白色,表现出生机勃勃,而沙漠则阴暗呈黑色,暗示出沙漠的无生命力。一株植物在沙漠中生机勃勃地生长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棒球场》 摄影:Biduri
此幅照片在内容上进行对比,左边是在观众席上兴致勃勃为场上队员加油的观众,右边是在场内郁郁寡欢的队员。他们相距只有几米,而一个球网就将他们之间隔开,同时也将他们的心情相隔成天壤之别,仿佛相处在两个世界。
明与暗、动与静、大与小、高与矮、美与丑、刚与柔、黑与白、粗与细、浓与淡、上与下、阔与窄、远与近、圆与方等,都是现实世界充满矛盾、不可或缺的因素。正是这些对比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而摄影中的对比,则更能将我们平时所未注意到的对比呈现在我们眼前。摄影的对比之美,美不胜收。
[1]管德明. 摄影构图中的对比手法[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3,04:20-21.
-
摄影之美陈书琴201211012011
摄影之美,是一种艺术创造之美,所以终归来说,摄影的美在于拍摄的人的艺术情怀。俗话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说不是拍不出美的摄影作品,而是摄影者不知道哪里是可拍摄的美,不知道怎样去表现这种美。就如一场倾盆大雨,普通人或许觉得这是一种麻烦,而在摄影艺术者眼里这是大自然的创造。
拿人文纪实摄影这块来说,体现摄影之美在与抓住生活细节的瞬间。纪实美在与重绘生活,“真”是纪实美的精髓。然而怎样表现这种真就是考验摄影者的艺术情怀了,不是抓起相机胡乱一拍,而是通过直观反应生活的真实面貌,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和领悟到生活的乐趣之味。
1985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摄影师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1】
再如自然摄影之美,大自然鬼斧神工,本身已经具备足够的美,拍摄自然之景,关键在于摄影师对这种美的表现,怎样构图,拍摄视角,拍摄主体选取等等,这都是能否再现自然之美的关键因素。这些虽说是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但也只有具备了艺术精神,才能更好的利用技术表现美。使用摄影技术时,只有融进主体意识和主体情感,体现人类自由自觉创造的本质力量,才能表现出美。【2】
在温暖的午后光,迷人的沙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黄金色,与风形线软沙丘在光与影的相互作用被。他们的平滑的形状暗示他们的脆弱性和需要保护的。【3】
摄影的美是用艺术情怀结合摄影技术去创造构造美。想要更好的表现摄影美,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艺术细胞,其次要提升摄影技术。培养艺术细胞是在生活中长期养成的,提升摄影技术则最重要的是在于多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有丰富的经验之后就能自觉形成自己的摄影风格。
[1]世界经典纪实摄影作品鉴赏
[2]解构摄影艺术的美 卓昌勇
[3]德国自然摄影协会2014年度获奖作品
-
摄影美之影调美张玲玲201211012012
摄影美之影调美 张玲玲 201211012012
一副好的作品总有它值得人欣赏的地方,我们称之为“摄影的美”。从不一样的角度欣赏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就会有不一样的美的体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眼中,摄影的影调美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总是在默默地影响着欣赏者的心情,传达独特的摄影美。
影调美是摄影艺术审美学中独有的形式美的形态。它是由自然景物所受照明情况与其反光率不同所反映的明暗差别的阶调,在摄影画面中科学而准确地以不同消色形式表现出来影调变化,从而形成的视觉美感。【1】
所谓影调,一是指影像明暗层次过渡的变化,这时称为“阶调”。过渡自然平和,层次丰富,称为影调细腻、丰富;影响明暗、色彩对比强烈,过渡急剧,层次少,称为影调简单、粗犷。许多摄影之美就是美在其影调。二是指影像的“基调”,基调通常分为高调、低调和中调三种。在摄影作品的画面上以亮调子为主的照片,称为“高调”;以暗调子为主的摄影作品,称为“低调”: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间调”。【2】
影调是画面中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的基础,是摄影构图研究形式表现的基础。【3】在摄影画面中,影像与影像的关系,影像与色彩的关系,都可以通过影调一定的组合方式而产生一种内在联系,并通过影调去表现美,去体现一种审美特征。
白色可以给人以纯洁、坦荡、舒朗的视觉。【1】下面这幅图根据照片的明暗程度分类属于高调的作品。画面中黑白的对比,既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有细腻持久的吸引力,极富特色,不似彩色照片鲜明亮丽,一览无余。能够给人一股意趣无穷的感觉。
富有感染力的影调对作品整体气氛的渲染起到至关重要的烘托作用。比如下面这张片子,弯曲的长桥是这幅作品的核心,夕阳在水中的倒影很好地衬托了主题。这幅作品的影调是灰色的,雾气蒙蒙的感觉又很好地烘托了主体,是的作品极富意境美,引人遐想。
下面这一幅作品从照片的明暗程度可以看出是属于暗调,而从色相的角度可以看出同时又是属于对比色调的。山水整体偏暗,夕阳颜色鲜艳,赋予开朗、鲜明、强烈等视觉感受,给人呈现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美景图。正因为有了鲜明的影调,作品的个性特点才会呈现出来,作品也就不会显得平庸。
下面这一幅作品从明暗程度可以看出是属于中间调,从饱和度角度看出是属于纯调,从色相角度可以看出又是属于冷调。这幅作品的主体是天鹅,整个画面以蓝色的基调为主,呈现的是柔和、谐调、平和的感觉。给人一种大自然灵动美的心理感受,富有节奏感。
影调美不仅能如实地记录景物自然的照明与反射性质,同时还能反映出审美主体创作时的审美心境,通过曝光的技术控制,刻意表达审美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认识。
当然每幅摄影作品不仅仅有一种美,往往是多种形式的美融汇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摄影的美学原理ppt
[2]李刚.摄影美在何处.现代教育技术05期.2010
[3]摄影构图之影调详解
-
摄影中的均衡美
摄影中的均衡美
马雨田 201211012024
摄影中的均衡美与摄影的构图息息相关。画面均衡是指经过艺术处理的画面构图所具有的那种稳定、完整、和谐的感觉。画面均衡既来自画面形象(不同的景物、影调、色块及动静状态)给人的视觉感受,也来自人的视线在画面各因素之间的运动,是包括客体刺激及主观感受的感觉的整体。达到画面的均衡,是人们审美的基本要求。如画面的某一边“过重”或“过轻”,就会影响到主题的表达,也会影响和分散观众的注意力,有时还会破坏人们对事物的某种欣赏习惯。均衡普遍存在于人们周围的视觉空间和现实生活之中,是人们常见的一种现象。从中国的古代建筑、亭台楼阁,到我们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生活用具,都是均衡对称的,就连人体本身也是一样。人的各种活动也都遵循均衡的法则来进行。所以说均衡和对称常常给人以美感。[[1]]
- 有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庄重的关系。
[[2]]
这张图片运用了水面倒影的构图手法,形成了一副对称的画面,显得建筑雄伟大气,同时右边的云彩,使图片左右轻重适当,也给整幅图片添加了色彩,使画面显得庄重又不呆板,单调。
2.均衡不是绝对的对称
画面的均衡,区别于对称,因为这种形式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绝对的对称有时会给人以单调、静止的感觉,因此,画面的很多地方摄影师在构图时要有意识地打破这种静止的感觉,寻求画面的吸引力,在变化中寻求画面的动态均衡。画面被摄体的大小、疏密、虚实和明暗对比等这些对比充满了美好。
这张图片中小女孩在奔跑中回眸一笑,长发飘飘,显得十分动感,右手拽着裙边,更增添了一份可爱。小女孩处于画面的中间,确又不是正面照,使画面显得生动,不呆板,画面上方的空处,也使整幅画面十分的均衡。背景虚化突出了小女孩,也是均衡美的一个体现。但是我觉得背景的颜色不够柔和,是这幅图片的一个缺点。
这幅图片画面景物较少,十分简洁,颜色也很温暖,给人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均衡。同时构图也很有特色,主要集中在画面的左方,打破较呆板的局面,它既有"均"的一面,又有灵活的一面。
这幅图片很好的利用了三分之一构图来达到一个均衡的效果,天空的颜色与黄昏的阳光照耀颜色的草丛的颜色对比很鲜明,使天空与草丛都不至于显得过重过轻,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 . 摄影构图艺术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1998.6
-
摄影之美——想象美
摄影之美——想象美
孙博凡 201211012022
摄影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画面的内容是真实客观的存在,但是除了我们眼见的画面,它还能给我们带来照片上没有的东西。摄影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往往不仅仅是视觉的震撼、视觉的享受,它更能带来超乎于画面的想象。这种想象有共性,共性在于想象都来自于这画面,也有特性,因为每个人看到这样的画面脑海中会浮现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与个人情感有关。因此,摄影之美绝对不局限于画面中的景象,它更有一种个性化的、主观的联想在其中,而这也正是摄影活的灵魂。
摄影师们常争论这个主题——“摄影只能拍摄现在,而不能拍摄过去与将来吗”。我个人认为,摄影是可以体现过去和将来的,不是在有限的画面中展现,而是在我们的脑海中,在我们心中。这就是摄影的“想象”所能带来的效果。摄影师发现了美,用相机记录了下来,而我们在欣赏照片的时候,可以揣测摄影师的心境,可以通过想象把这种美扩大。
我很喜欢这张照片——《贫民窟里的世界杯》。画面本身谈不上有多美,但是看到这张照片,我能想象到即使在巴西的一些贫困地区,也有很多的孩子有着伟大的“足球梦”,他们可能没有机会在绿茵场上飞奔,但对于他们来说“胡同”就是他们的绿茵场,他也可以穿着球衣去踢一场属于自己的“世界杯”。
《胜利之吻》是一张经典著作,画面中一对情侣在亲吻。看到这个画面,我们能感受到的可能更多是来自于我们想象的美:在国家取得胜利之后,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这胜利属于每一个人。这个吻传递出的“爱、浪漫、和平与未来”不是从画面直接看出来的,而且形成于我们心中。我们能通过画面想象出一个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这张照片上出现了四个孩子,风吹动她们的头发,她们的笑容真诚而灿烂,我们仿佛也被她们的欢快感染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是内战中从塞尔维亚科索沃逃出来的难民,但是你依然可以想象到此刻她们在这广阔的土地上是那么的自由和快乐,无拘无束,好像一切烦恼都不存在了。
这张照片非常有意思,男花童亲吻新娘,女花童明显不高兴了,孩子的这种反应,为照片增添了几分趣味。小女孩撅着嘴盯着亲吻的两人,眼神里是嫉妒?是不满?是厌恶?这个想象的空间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个性的想象去理解它,去体会这种诙谐。
这张照片画面上是一个跑动中的小男孩,从画面中我们看不到他的表情,也看不清他手里拿的什么。可能有人就会想象到他是刚放学,外边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孩子心情极好,欢快的拎着书包跑回家,也可能会想象孩子在周末的清晨跑去朋友家玩耍,孩子有些迫不及待了,一路小跑。这些想象使得画面传递出了超越于画面本身的信息。
摄影作品的画面本身是客观固定的,甚至是死板的,但是它也常常会为我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的空间,这种想象没有对与错,因人而异。想象是我们深入理解照片的过程,也是我们体会作者心境的过程。我们的“想象”增加了作品的灵气,使作品更加鲜活,这就是摄影作品的想象美。摄影作品能反映现实,也能调动我们的思维想象,这就是对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最好证明,是对摄影之美的一种诠释。
参考文献:
1.《想象之美》 韩子善 《大众摄影》 2007年09期
2.ppt1-2摄影美学原理
-
摄影美学原理与特征之纪实性--周紫云201211012015
摄影审美有四大特征:纪实性、瞬间性、选择性、形式性。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纪实性则强调逼真与实证,要求摄影能够准确、忠实地记录客观事物的视觉形象。拍摄纪实照片,能够培养我们细致的观察能力。
摄影家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世界知名战地摄影师Chirs Hondros正是这句话的印证。
1970年3月14日,Chirs Hondros出生于纽约,1990年代以来奔波于世界战火纷飞之地,为我们带来无数以生命代价换来的精彩战地摄影作品,获奖无数。2011年4月20日在利比亚米苏拉塔拍摄战场影像工作中遭火箭弹袭击身亡。
通过以上照片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当时战场的状况,犹如身临其境。照片中的人物在当时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情动作是最真实的,有奋勇直前、无畏无惧的战士,有为亲人战友祈祷的战争受害者。摄影师Chirs Hondros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纪实照片让我们了解到了战场的样子,更好地呼吁人类要爱好和平。
摄影家萨尔加多曾说:“摄影记者的品质就是诚实、勇气和具有悲悯的胸怀,摄影师要追寻和探究真相,这个跟价值观,跟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正直、诚实、热爱正义,对历史负责是记者的基本素质。”我想这句话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尤其正确。新闻摄影的价值,在于它是新闻事实的真实性与新闻形象的纪实性的统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能把新闻价值、历史文献价值与形象的审美价值结合于一体。新闻摄影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同时讲究技巧和审美观点。
下图为突发新闻类组照三等奖《一场革命的黎明》 摄影师Eduardo Castaldo2011年1月28日,祈祷过后,埃及人举行了“愤怒的星期五”示威,抗议穆巴拉克政权,图中为一男子在喊叫。作品通过组图全方位记录了埃及革命的初始阶段的一件决定性的示威事件,同样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除此之外,纪实摄影还可以展现美丽的风光、优美生物、朴素的古镇、逼真的人像以及各种自然现象。
这幅图展现了山的巍峨绮丽和水的绚丽色彩,以照片的形式告诉我们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这样一个让人着迷的景色存在。
这幅图展现了夕阳下海豚的优美身姿,摄影师将这转瞬即逝的瞬间定格,让观众看到了日常难以看到和捕捉的画面,让我们了解海豚跃出水面的样子。
纪实摄影具有深刻的力量,从字义的分析,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又分为:人文摄影和新闻摄影。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如实反映我们所看到的,换句话说,纪实摄影有记录和保存历史的价值,所以,纪实摄影具有作为社会见证者的独一无二的资格。[1]
[1]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58694.htm?fr=aladdin#3_3
-
摄影美学原理
摄影美之生活摄影美 姜舒寒
摄影将我们的生活定格成静景,其实,最好看的景色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一切轰轰烈烈的繁华最终将归沉寂。平凡的细水长流,洗尽铅华才是每个人最终的结局。
这张照片是雨中的街景。道路一边的红枫格外夺人眼球,而整体偏黄的色调给人以暖意和古意。画面中有一对撑伞一起走的朋友,男生左手打伞,右手推着自行车。不禁让人想起风雨同舟这个词。虽然是雨中景色,却给人以温暖和相信的力量。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
法国南部尼斯附近的艾泽小镇的一条小路。想一想,小镇的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最平凡的美丽,点点滴滴都点缀着他们的生活。也许这里没有丑恶,只有阳光,笑脸,和相互信任。照片的色彩和谐,绿色也有翠绿,鹅黄绿,深绿,层层叠叠;而鲜艳的红花将立即让人心情明朗开阔。
你生活的地方,就是故事开始的地方。
美食是人们生活幸福的来源,食物一开始只是果腹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照片中的土豆颜色鲜艳,番茄酱的红色与金黄色对比明显,令人食指大动。人们对美食的需求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也有许多关于美食的电影《美味情缘》、《浓情巧克力》、《爱丽舍宫的女大厨》、《美食总动员》等等。
美食美刻,美妙人生。
非常特色的灯。叶子和花瓣组成的。柔柔的光线透出来,和周围的黑色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电灯,用蜡烛照明,就有了许许多多造型各异,精致美丽的蜡烛。照片上的灯处在照片的右上角,没有坐落在正中央,就没有那么呆板,灯本身的造型独特,同时色调和谐,给人明亮、温暖也不刺眼的视觉享受。
被镜头放大的世界是如此的令人震撼。蒲公英被吹起的那一瞬间,也是生命的延续。这张照片巧妙的利用了角度,将落日隐藏在蒲公英的轮廓之下。仿佛,蒲公英全部吹尽飞往天空的那一瞬间,就是一个新的世界。照片的色调偏暗,太阳的余晖就是所有光线的来源。虽然是个畏缩的放大版世界,却那么广阔,辽远,给人以无尽的视觉享受。照片的拍摄者聚焦与渺小的事物,但是谁说渺小的事物就没有存在感呢?
窗明几净,视野是一片翠绿。如果能住在这样的家里,想想也觉得无比惬意。照片巧妙地体现了对称美,也没有给人呆板的感觉。同时,家具装饰的装扮也非常有条理,色调清新明朗,给人舒适的居家享受。
图片来源于bai.com
摄影形式美规律之一的节奏美
曾子龙 201211012014
节奏,是摄影形式美规律中的一种。它是指摄影作品在外观形式上有规律的变化和反复。[1]
节奏在最原始是音乐术语,乐曲的快慢缓急,激烈和轻柔形成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节奏的概念是后来推广到静态艺术如摄影、书法、建筑等之中的。[2]
在摄影作品中,线条的起伏、光线的强弱、影调的明暗、景深的大小、画面的虚实都构成了视觉上的节奏。摄影又有内节奏和外节奏,所谓内节奏是指摄影者选用的镜头可以用各种焦距的镜头对景物进行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描述。外节奏即利用景物的大小排列、色彩、影调、光线等因素构成视觉上的韵律感和节奏感。[2]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这幅作品是由徐本进摄影的晨曦中的梅里雪山。山的顶峰的波澜起伏构成了线条美,右下面有几个重复性的小雪堆,有种规律美。色彩上也从几个维度不断地过渡,有种视觉上的节奏美。整个画面体面了一种山峰画面的开阔,清晨山脉的朗爽明快。
这幅作品是叶韵英拍摄的盛夏时光。首先,金色的海面,波澜的起伏不断,摇摆船只的重复性。给人一种夏天夕阳西下的强烈而又悠闲的节奏美。波纹勾画出的线条,给人一种柔和美。在夏天这样一种烦躁的季节,能体会到这样的一种悠闲,实属不易。
这幅作品是王益辉在雅昌艺术论坛的一幅图片。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那些重复性的云彩,但是又不缺乏变化性。在明暗相间的色调上,体现出一定的节奏美。过渡十分自然。两边的暗色彩和中间主体的云彩的亮色形成的对比,让人觉得前景一片光明。
这是郭海生拍摄的收获的乐章。大量梯田的交错纵横,加上弯曲的线条美,重复性的运用,给人一种丰收的紧凑感,注定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季节啊。;另外,短短的画面里出现了如此多的线条,离不开俯拍的技巧。这应该是一幅把节奏感运用到极致的照片了。
总体上来说,节奏在摄影中的应用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效果。正所谓要创造出“机械的美,强力的美”,绝对离不开节奏的运用,以此来引发审美心理的律动及悦目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1-2摄影美学原理.ppt
[2] 中国国门摄影研究会会员作品:韵律与节奏
摄影的线条美
贾玉梅 教育技术学 201211012009
线条美[1],形式美的一种,就是有影像构成的物质呈线条状排列多直接引发的视觉上的美。摄影的线条美包含被摄物体固有的线条美以及有拍摄技术(包括光线运用、拍摄角度、控制等)所形成的照片画面的线条美。实际上,一个物体的外在形式,主要是由显露出的线条来表现的。因此,摄影必须要先表现线条在通过线条表现被摄体的形式构成。摄影作品中每一条鲜明的线条,都是一次光明与黑暗的较量,线条与线条、线条与其他部分之间都有关联[2]。如果缺少了这些线条,有的照片则会立即变得单薄无力,因此研究线条的没敢特征,有助于摄影创造和作品理解。
直线,大多数事物都不会只有一条单纯的直线轮廓。对于横贯照片画面的直线的运用必须十分谨慎,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割裂、僵硬的感觉。另一方面直线本身是刚性的,如果运用恰当,可以得到挺拔和刚强的美感。最经常用的直线就是地平线,要想正确而巧妙的处理地平线是一个很考技巧的事情,通常是运用其他柔和的背景中和刚性的直线,或者是将地平线放在下三分之一处。
《现代大楼》 时间2012年
直线条的刚毅的感觉多用于建筑拍摄,直线结合仰拍,表现出了大楼的高达与威武,从而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曲线,是一种心理上给人自由感觉的线条,千变万化,具有随意性和创造性。由于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在摄影中,如果想直接表现光线,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照片上曲线一般与运动轨迹有关。曲线的随意与不规则性,使人产生温柔、自由、开放的感觉,也可以产生杂乱、繁琐、迷茫的印象。因此成功的运用曲线是摄影的一大成功。常有的有规律的曲线有:圆线、螺旋线、S形线。
圆线,单纯的曲线,常常来自于球形、圆形被摄物体轮廓或者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也有光柱的局部照明等。圆线是曲线中最完整、最有规律的,给人一种爆满、充实、自我完善的美感;弧线,局部圆线,则给人以平滑、流动、和趋向完美的美感。但是圆线画面中会产生一种向心力,从而得到收拢感觉效果,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圆内与圆外的割裂感。因此圆线运用不宜过大,而且常常用其他线条加以穿插,也就是用其他线条与圆线共同作用改变作品的结构。
《月》
完整的圆月,给人以完整宁静的感觉,同时为了不使画面单调和克服圆的汇聚与割裂,运用直线形的草与几只鸟来画龙点睛,整幅图刚柔并济,动静结合,十分巧妙。
螺旋线,圆线的展开线,分为内螺旋和外螺旋。内螺旋具有强烈的收缩效应,给人紧凑、内聚、压抑、局促、紧张、沉闷之感;外螺旋线则可以使视觉扩张,给人以开放、舒展、轻松之感。照片中的螺旋线或是来自物体本身轮廓,二或是长时间曝光动作产生的。
《教堂》
外旋线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教堂的宽阔与宏伟,从而给人以圣神的感觉。
S形线,在所有曲线中S形线有着最大的容量,同时空间效果强烈,平滑自如,含蓄柔顺、变化丰富,给人以成熟、丰满、充实的美感。在创作时通常会利用弯曲的小路、沙丘的S形轮廓等来改善大地、沙漠的平直和呆板,是摄影师最喜爱的曲线了。
《羊湖之路》(2009)
摄影线条是光线运用的直接体现,本身带有抽象与理性成分,因此在摄影创作与欣赏中,线条影响是最富有歧视性的,当你看懂了一幅作品中的线条也就是读懂了作者的心。
【参考文献】
[1]李文方,《摄影美学》,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2]林路,《跳出镜头的局限》,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版
[3]董介人,《试论摄影的艺术语言》,南京师范大学报,1982年01期
-
摄影美学原理
摄影美之色彩美—201211012027 王晓静
在摄影图片中,色彩有沟通及表现情感的作用,有助于建立信息含义,加强图片所传递信息的感染力。摄影中色彩这一元素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媒介,既可记录和反映事物本来的色调,又可以给人带来心理影响。[1]色彩美是视觉感官所能感知的空间性美的形式之一。彩色表达的含义更多的是物理性概念;而色彩基本上是属于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范畴。色彩的概念在摄影创作中则是一种艺术表现功能的表达。色彩的审美表达十分明显,它能向人们传达出一定的情感意味,传达着那些牵动人们情感的各种信息。
黑色:有黑暗,恐惧,抑郁的视觉心理受;同时另有庄重,宁静的暗示。[2]
该图在色彩上主要使用了黑色,给人一种庄重、宁静的感觉。
灰色:有安详,抒情,质朴的视觉心理感受。[3]
该图主要采用了灰色,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白色:有洁白,爽朗,坦诚的视觉心理感受。[4]
该图中最主要的颜色是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宁静的感觉。
红色:有诚挚,温暖,强烈的视觉心理感受;同时另有恐怖,禁止的暗示。[5]
该图中只有红色,给人一种真挚,温暖的感觉,冲击力大。
橙色:有奔放,温和,快乐的视觉心理感受;同时另有活泼,上进的暗示。[6]
该图中向日葵以及阳光都是橙色,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黄色:有辉煌,热情,喜悦的视觉心理感受。[7]
图中一大片都是油菜花,给人一种喜悦,热情的感觉。
绿色:有希望,和平,活力的视觉心理感受。[8]
该图中所有的颜色都是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感觉,并且视觉感受也十分舒服。
蓝色:有深邃,理智,冷淡的视觉心理感受。[9]
该图为海洋,图中几乎所有颜色都为蓝色,给人一种深邃,理智的感觉。
紫色:有高雅,神秘,深奥的视觉心理感受。[10]
该图为闪电时候的天空,呈现紫色,给人一种神秘,深奥的感觉
这些色彩美的表现是建立在审美主体长期审美经验积累中或继承中而形成的。
色彩在摄影中该如何运用?
(1)人像摄影中的色彩运用
由于色彩中存在情感因素,所以我们在表达不同的人像题材时,需要对色调作细心的斟酌,以求让被摄者的性格和周边环境都鲜明起来。重点将用于突出被摄者的形象特点和精神状态,这也正是摄影者把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感情世界外露化的展现手法。画面上不一定色彩越多越美。切不可堆砌罗列,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重点将用于突出被摄者的形象特点和精神状态,这也正是摄影者把对象的心理感受和感情世界外露化的展现手法。画面上不一定色彩越多越美。切不可堆砌罗列,给人以杂乱无章的感。[11]
如下图中,人物的情绪是轻松愉快的,画面背景调是冷色调,而人物手中的粉红色伞则是暖色调,与背景鲜明对比,衬托出人物愉快,轻松的心理。
(2)静物摄影中的色彩运用
在静物摄影的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可以自由的发挥,形状的构成固然重要,但是色彩搭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主体与背景的处理过程中,色彩配置主体中色调与背景色的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拍摄效果,因此在配色时应该注意:主体的颜色要比背景色更明亮、更鲜艳,因为明亮、艳色比暗色、浊色更具效果;明亮、鲜艳的主题面积要小,暗而纯度低的背景色彩面积要大,小的面积比大的面积更醒目。[12]
如下图,图中的主体是画面左下角的红色的伞,该照片的背景颜色为黑灰色,主体的颜色为鲜红色,主体的颜色比背景颜色更明亮,并且主体颜色面积比背景颜色面积小,有利于突出主体。
[参考文献]
[1][11][12] 付强.摄影色彩分析与研究,科技信息,2010 年第1期
[2][3][4][5][6][7][8][9][10] 1-2摄影美学原理.ppt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请参考水印
王晓静 201211012027
-------------------------------------------------------------------------------------------------------------------------------------------------------------------------------
-
摄影美学特征
摄影的审美特征——瞬间性
陈 晶 201211012004
“借最好的一刹那,来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在拍摄的时候,我总是闭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自己的心灵;我又总是睁着一只眼睛,我用这只眼睛观察整个世界。”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一瞬间的美而震撼,日出、日落、彩虹、潮汐……,但往往随之而来的是不能将这种震撼永久保存下来的惋惜与遗憾。而摄影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去记录生活中所有或美好、或伤心、或震撼、或纪实的瞬间。
就布列松的作品而言,他以他的“决定性瞬间”成为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
两个男子,一个在布幕的缝隙中偷看街头演出,另一个警惕地扫瞄着周围的情况,以免被人抓住而引起麻烦[2]。照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男子的眼神,警惕与担忧并存。
1936年,英国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闻风而至的全国记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上。布列松却与众不同,他还注意到马路上的芸芸众生。躺在报纸堆里入睡的人物,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仪仗队过来时,他却已经支持不住,进入梦乡……[3]。
这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图中的男孩两手各抱着一个酒瓶,踌躇满志的走回家去,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男孩儿的情绪十分自然真实,这也体现出布列松一生所坚持的基本手段:从不干涉拍摄对象的抓拍。
决定性瞬间有时候之所以成为名作,也许并不是因为它是震撼的场景或奇观,而是恰恰就是因为我们的镜头抓住了那一份真实,呈现出被拍摄人物那一瞬间最真实的情感,才能触动人的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周振华.论卡蒂埃-布列松的摄影美学思想.新闻界.2004(4)
[2][3]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新浪博客
-
-
- 标签:
- 期末
- 摄影
- 视觉
- 一种
- 感受
- 颜色
- 美学
- 色彩
- 考核
- 原理
- 给人
- 心理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