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江南》第三课时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写生字“谙”
2、有感情的朗读词,背诵古诗词,《忆江南》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读懂古诗,感悟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诗人对景象的描写,感悟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
教学过程:
一、解释题,知诗人(4分钟)
1.这节课,我们跟随诗人白居易一起去欣赏江南的美景。
2.齐读课题,并解题。“忆江南”是词牌名。
3.知诗人。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白居易。
二、学习词《忆江南》(16分钟)
1. 师范读词,同时课件出示江南的风光图片。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读出节奏,教师适当指导读法。
3.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的画面。
4.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5.边读边想象。
6.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词。
7.学生汇报读、齐读。读出江南景色的美。
三、拓展阅读:(10分钟)
《暮江吟》《钱塘湖春行》《凉州词》《题天柱峰》《敕勒歌》
四、拓展写作(10分钟)
通过想象,把古诗改编成故事。
-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江南好
能不忆江南
旧曾谙
-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⑴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⑵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
- 标签:
- 教学
- 想象
- 教师
- 课时
- 忆江南
- 感悟
- 第三
- 学生
- 诗人
- 分钟
- 江南
- doc
- 古诗
-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