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雪梅语文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语文组教学设计格式

    20*、妈妈的帐单

    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只有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规律进行语文实践的材料,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比较分析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

    2、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

    1.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声、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学习课文,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配合综合性学习,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学生情况分析:

    情感基础: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可贵的沉默》,知道了要回报父母的爱,但体会并不深刻。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多,父母亲都把自个的儿子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而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运用各种方式读课文,通过比较,仔细品味小彼得妈妈帐单上的0芬尼,所蕴含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真正认识到母爱的无私,学会报答。

    知识基础: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文章并不难,但因为是发生在芬兰的一个故事,一些词语的理解可能出现问题。例如:芬尼 款项 帐单等,可以直接解释给学生。

    3、教师情况分析:

    自己具有20年的教学经验,学生又是自己带上来的,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多余的组织教学时间可以省下来。词语训练已经有了一些成效,我想除了芬尼学生会出现问题外,其他的可以让学生通过所学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换词、结合生活实际等)自主理解。同时,词语积累要让学生说,可以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留白要找准,最后,还要给学生写的时间,设计一个有内容可写的主题。这学期我又着重进行了阅读分析能力培养的研究,在这节略读课的教学中一定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

    1. 教学目标设置及达成途径: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能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换词等方法理解词语的,会入情入境地用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概括文章大意,比较两份帐单,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能就课文留白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换位思考,展开联想,练习说话。利用情感的延续,进行一个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那份账单的涵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合作交流式、体验式

    课前准备:PPT

    1.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

    1、师:前面我们读了《可贵的沉默》,知道了什么?

    学生:要回报父母的爱。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也有个词“报酬”(板书),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钱)。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一起读一读课题。有没有看见过“账单”?

    学生先说,教师补充:对,类似记载钱物支出和收入事项的单子。再看看“账”的偏旁你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账的偏旁是贝字旁,说明和金钱有关系。

    [设计意图:谈话式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用质疑,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边出课题边认字、解题,使学生能更好地读懂课文内容。]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当你碰到难读的词句的时候就把它划下来反复地读,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2. 出示:报酬 索取 收款 款项 慈爱 塞进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怦怦直跳等词语,学生运用已学的方法理解。

    3. 抽四位同学读课文,随机正音。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 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将课文读通,学会质疑问难,运用已学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扫清文字障碍,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研究小彼得的账单

    过渡:听同学们说主要内容,都提到了课文中的两份账单。

    1. 出示账单:

    儿子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1)、小彼得在账单里给妈妈列了什么内容?个别说读懂的内容,随机落实“款项”、

    2)、这时,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彼得?(勤快、能干、听话、懂事……(3)、懂事的小彼得确实帮大人做了很多事,那他为什么会想到索取报酬呢?出示钱

    2、指名说,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随机小结:是啊!商人之间的交易是要报酬的,彼得经常做这些事,觉得自己也是商人了,所以也写了份账单。

    [设计意图:读懂什么叫款项?小彼得为什么会想到索取报酬?为与妈妈的帐单做比较,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妈妈的账单

    1、过渡: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什么话也没有说)她也给小彼得开了一份账单。

    出示账单:

    妈妈的账单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2、小组讨论:我们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账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请你把这份母亲的账单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列详细点。

    1. 指导学生补白账单:

    十年幸福生活,妈妈为我……(每一天,妈妈都为小彼得准备好干净舒适的衣服、带我去旅游、过快乐“六一”节等)

    十年的吃喝中,妈妈为我准备……(有一杯杯香浓的牛奶,香甜可口的饭菜等) 你生病时,妈妈是怎么做的?(去医院、守护在病房陪伴着我等)……

    [通过指导学生补白账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角色体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更深刻地体会妈妈为我们所付出辛劳是无法用钱来计算的。]

    (五)、对比两份账单:

    1. 引言:现在我们对比这两份账单,看看它们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同桌同学共同讨论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 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 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 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10芬尼 共计: 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 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 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 0芬尼

    共计 0芬尼


    学生可能会说: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报酬不同。

    2、重点从报酬不同体会母爱。

    师:是啊,妈妈付出了这么多,写的却是“0”芬尼,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随机板书:无价、无私、不求回报、不记报酬、可贵、无法偿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自读自悟,体会妈妈的爱四无私、无价、不求回报、不记报酬、可贵、无法偿还……,从而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六)、诵读感悟“羞愧”,补充小彼得的心理

    1、引读——“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出示最后一段

    2、引导补白

    1)、“读着读着”说明什么?(读了很多遍)

    2)、“羞愧万分”什么意思?从哪些词句看出小彼得为自己的行为羞愧万分?

    学生说有关词语:“怦怦直跳”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怦怦直跳?这是从神态上描写.“蹑手蹑脚” 什么意思?谁用行动表演一下。“小心翼翼”说明什么?(不好意思,难为情)这两个词是从动作上描写。

    3、指导朗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抓住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羞愧万分等重点词语进行指导。:

    4、同学们,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会和妈妈说些什么话?。

    学生可能会说:妈妈,我明白了,亲情是无价的,是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的。我真为自己的做法感到羞愧。妈妈,我错了,我要把钱还给您,您还会像原来一样爱自己的儿子吗?

    5、指导看插图,齐读最后一段

    引言:看!这对相拥的母子,虽然小彼得什么也没说,但母亲明白儿子想对她说的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妈妈无声的母爱的教育下,小彼得最后把钱还给了妈妈,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懂事的小彼得。慈爱的妈妈让我们尊敬,懂事的儿子让我们欣慰,让我们怀着敬意再次读这一段吧!

    [设计意图:通过留白的拓展,丰富了积累,深化了主题,产生了共鸣,读出了情感。]

    (七)、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同学们,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她包含着妈妈的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亲情,包含着妈妈的教育技巧和良苦用心爱。它告诉我们: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如果让你换个题目,你会改成:(爱的帐单……)

    2、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今天我就提供给大家一个表达的机会。

    练笔:同学们写一段话,几句话也行,把你对妈妈的爱、感激、承诺、感恩……写在里面,当作是一份迟到的母亲节礼物吧!自由写,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的深化和延展,给学生一个抒发情感和练笔的机会,提高写作能力。]

    (八)拓展阅读:

    1、集体自由读:《心底里的呼唤》、《我爱你妈妈》

    2、集体朗读:《妈妈的爱》

    (九)、为妈妈制作母亲节贺卡

    板书设计:

    20*、妈妈的帐单


    无价

    可贵

    无法偿还

    ……

    1.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共4分,每空2分)

    1. 为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释义。

    1、当小彼得如愿以,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帐单。( )

    A 归还;抵补。 B 满足

    1. 他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A 鸟类的飞行器官。 B 繁盛。 C 严肃认真。

    二、下面两组词语中哪两个词能搭配,用线连一连。(共8分,每条线1分)

    邮寄 羞愧 幸福的 孩子

    仔细 报酬 听话的 妈妈

    索取 信件 精心的 生活

    感到 阅读 慈爱的 护理

    三、按要求填写。(共8分,每题4分)

    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蹑手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上衣口袋。

    1、把描写小彼得心理活动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2、此时的小彼得如果有要话要对妈妈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评价标准:

    试卷满分为20

    优秀:16——20

    良好:10——15

    合格:8分以上

    待合格:8分以下



















    六、教学流程图:

    话导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ppt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 检查自学情况

    词语的意思


    深入学习感悟真谛


    ppt 学生研究彼得的帐单 评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的理解、表达


    ppt 学生研究妈妈的帐单 对学生留白处的联想、表达进行评价


    ppt 对比妈妈两份帐单 评价学生自读自悟的体会



    读感悟“羞愧”,

    充小彼得的心理

    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学生练笔


    结束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语文
    • 妈妈
    • 报酬
    • 张雪梅
    • 帐单
    • 彼得
    • 词语
    • 设计
    • 学生
    • 理解
    • 课文
    • doc
    • 儿子
    • 账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