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感悟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内容
    第一章:教师问题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感悟

    三十一团中学 梁洁

    第一章:教师问题


    案例 《找骂》

    《课间有学生打架了》

    策略:

    1.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他的本性,都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像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很多问题一样。

    1. 批评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

    2. 模仿是最低级的学习。靠模仿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

    3. 每天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管教学生,不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却用“恨铁不成钢”为自己辩解。这种老师实在应该仔细想想fangqiong老师这个小例子。小例子里有大文章。

    4. 处理学生问题有两种思路。

    1.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

    2.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

    第一条思路的主线是“问题”,第二条思路的主线是“管理”。

    经验: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要站在儿童的思维去思考,不要用成人的想法来考虑。孩子的想法往往很简单。同时也要用儿童的方法去解决。

    遇到问题时,不凡先冷静思考,仔细调查,获得更可靠更全面的第一手材料,切忌以自己的主观经验或情绪感受下结论,提对策。这是一种经验主义主观主义情绪影响的思考方式,对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不会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只会积累一些狭隘的经验。

    指导家庭教育犹为重要。家庭的状况、家长的思想观念、受教育的程度等原因都会影响到孩子在家在校的学习情况。做好有效地家校联系势在必行,而现实情况却往往不尽人意,家长工作忙及不重视加上自身水平受限制也是影响一些问题学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并不是一味出现问题后才设法去堵塞,在此之前,发现问题有所萌芽抬头就应该与家长共同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把相应的问题尽可能地提出一些有效的办法。


    第二章:学生问题

    案例 :《硬是不写作业》

    《一个难对付的一年级小学生》

    策略:

    1.所以上次我开的药方是:“班主任把所有老师串联好,从此不再追查他的作业。只要他做了,交来,就认真判;他若没交,不再追问。班主任告诉家长,不要再逼他写作业,爱写不写。”不是向孩子投降,而是主张暂时撤退,你攻不上去,再攻就是蛮干了。


    2. 设计某种情境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相比较而言,那些只会每天和学生较劲的老师,就有点“匹夫之勇”的味道了。

    3.“ 鸟 笼 ” 战 术

    有一个谚语说:你要想让谁养鸟,你就送他一个鸟笼。我本来没有养鸟的想法,可是朋友送我一个鸟笼。我让它空着,似乎对不起朋友,再说我每天看见鸟笼,也等于不断地被提醒“买鸟吧,买鸟吧” 。 于是我真的买了一只鸟, 放在笼子里了。老师给这位差生的 分,就是一个鸟笼。给学生这样一个鸟笼,等于告诉他:你该养一只鸟了,你已经具备了养鸟的条件。于是他就真 的养 了一 只鸟 ( 成绩 提高) 。 心 理学 上把这 叫做 “ 正强化 ” 。老师的这个做法比“赏识教育”,“棒,棒,你真棒”要具体形象。我相信那红红的 分一定会在这个学生的脑海中不断闪烁,推动他前进,而那空洞的“棒,棒,你真棒”,不久孩子就腻味了,甚至还会有反 感 “ :这 不是讽刺 我吗 ? ” 这个 分妙就妙在它是暗中起作用的,弄假成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刺激了学生的上进心。如果老师公开在班里宣布给他加分以资鼓励,恐怕就难有这样的效果。

    4.学生为何想家 ?

    学生“想家”,至少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家庭太依赖了;另一种是对学校太害怕(或者厌恶)了,想家只是借口而已。其实这种孩子得的不是“恋家症”,而是“学校恐惧症”。当然,也可能这两种因素都有,不过一般说来,总有一个原因是主要的。

    5. 孩子攻击性问题如何解决?您先要找到他攻击的原因,仔细分析他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特别容易发起攻击。请了解一下他的家长是否打他,他小时候是否受过攻击,是否经常攻击别人(例如保姆、家长)。谁把他带大的,他的成长史,病史,父母关系,都要了解。很多攻击性强的孩子都是由于语言障碍。对这种孩子,“让他管住自己的手”是说空话,没有用的。要一句一句教他对话,教他在一定的情境中说特定的话。这样,他就用不着拿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请注意,改变不会太快,但这样做他不会反感,因为你在帮他,而不是在教训他。您的问题首先是精力分配的问题。应该用主要精力调查了解和分析问题(诊断),而不是解决问题(治疗)。您正好弄反了,当然事倍功半。还有,您不必天天盯着这个孩子,您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照顾大多数,这也是个精力分配问题。经验告诉我们,当你死盯着一个孩子的时候,你就等于引导他每天死盯着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他反而没有时间反思自我了,于是很难进步。他的精力也分配错了。

    经验:1.曾几何时,教师忽略了所谓的“差生”的一丝细小变化,然而对于这些孩子无疑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曾几何时,教师心不在焉地听了学生几句话语便不无耐心地打断了,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曾几何时,教师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2.有的时候,当学生的情绪很激动的时候,老师马上解决问题是不适合的,因为学生没有冷静下来,言辞必然有些激烈,而老师此时的教育也不可能心平气和,硬碰硬,问题就会越来越复杂。老师应该留出时间,让学生先自己内部消化一下,避其锋芒,待到其冷静的时候,处理问题的话,双方都会比较容易接受。 

    第三章:师生关系

    案例:《老师难以回答的问题》

    《那一瞬间的优生与差生》

    1.问题 :我上课经常走神,我怎么办 ?

    答:请你仔细体察一下 ,你一般上第几节课走神,在哪门课上走神,上哪个老师的课爱走神,在什么情境下爱走神,和谁同桌爱走神,一般走神多长时间,走神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你在什么情况下就能控制自己不走神……把这些都细致地想清楚了,你自己就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没有办法管你脑子里发生的事情 ,在那里,你是彻底的主人,走神不走神最终决定于你自己。好自为之。

    2.问题 :老师,你做学生时成绩好吗 ?

    此问题如实回答就是了。这个问题其实对许多教师有警醒作用。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当年多数不是一流学生。如果您自己当年并不是高分生 ,那您对高分生之外的学生就该多一份同情,少一点歧视,否则您就是“好了疮疤忘了疼”。

    3.我们知道,人都是先做了结论才会发脾气的。在没有得出结论之前人们总是倾向于探究,而不是发作。柳老师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遇事不忙做结论,换位思考一下,估计几种可能,您就不容易发脾气了。

    可见,良好的心态,良好的涵养,是以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前提的。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好脾气”。想得开,心态才能平和。

    4.好学生为什么反而对老师态度冷淡?

    可能是我们的期望值太高了。要是一个中等生或差生毕业后见老师不理,可能我们就不至震惊了吧?我们对他们的期望值本来就不高。好学生是老师的心尖子,老师就以为自己在学生心中位置也如何如何重要。这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想得这么美。路遥才知马力,日久才见人心。

    5.总而言之,不管您遇到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请您注意,它没什么不可思议的。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可思议,只是因为自己无知。不断变无知为有知,同时扩大自己的无知,这就是生活。

    经验:1要有智慧,首先要避免冲动。无论你的脾气有多么好,无论你的学生们有多么懂事,你总不可避免的会在某时某地遇到令你怒发冲冠的事情。这时如果能控制好情绪,再冷静客观地分析、处理事情,那么你就是有智慧的。

    2. 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很多教师是这样想事情的,刚说过不能怎么样,学生就公然违反,“顶风作案”是明摆着与老师对着干。于是火冒三丈,处理起来“简单、粗暴”,一顿训责,学生在高压之下似乎也立竿见影。可以说这是教师在使用权力压制学生——“拼力气”,学生是否真的服气很难说。也可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制造敌人”。而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很多时候体现在教师能否“化敌为友”的能力上,要做到化敌为友,教师要有科学的精神,研究的心态,前提是教师自己心理要健康。





    • 在新页面中查看内容
    • 下载源文件
    • 标签:
    • 家长
    • 教师
    • 老师
    • 感悟
    • 孩子
    • 学生
    • 经验
    • 精力
    • 教育
    • 问题
    • doc
    • 读书
    • 走神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