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宕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 一、内容概述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2课时)

    • 二、教学目标

         1.会认“陡”“攀”等六个生字,会写“爬”“峰”两个生字。

         2.初步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天都峰险峻的句子。

    •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 五、教学资源

     1.自制的课件、课题组提供的资源。

    2.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 六、教学策略

    1、依据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通过课后思考题,逐段读议,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通过完成教师设计的综合练习,把握课文要领,深化记忆,并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与迁移能力。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2分钟)。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  一 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18分钟)。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汲取:吸取。
              【设计意图: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三)拓展阅读、巩固生字(10分钟)。

                在拓展资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短文快速自读。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所学生字词。

         (四)确定主题、练习写作(9分钟)。

             1.播放ppt课件,明确写话要求。

             2.练习写话。

           【设计意图:通过写话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会 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五)点评反馈、交流修正(1分钟)。

             选择好的的造句段落大家共享,并且对写得好的学生口头表扬,给以鼓励。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训练学生写句子的能力】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1分钟)

                ppt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9分钟)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1分钟)。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3分钟)
      

            3、小结: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4、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5分钟)。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分角色朗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5、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4分钟)。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a.我(   )向峰顶爬去。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b.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指名朗读这两自然段。
     

          6、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5分钟)。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7、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2分钟)。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在读中感悟,升华情感

      (三)、拓展阅读(10分钟)。

         在拓展资料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短文快速自读。

        【设计意图:多读可开阔学生的视野 ,积累好词好句,为以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四)、确定主题、练习写作(9分钟)。

          1.播放ppt课件,明确写话要求。

          2.练习写话。

        【设计意图:通过写话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另一方面也会 让学生的思维更敏捷。】

     九、点评反馈、交流修正(1分钟)。

        选择好的的造句段落大家共享,并且对写得好的学生口头表扬,给以鼓励。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训练学生写句子的能力】

    • 板书设计: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吗

                       挂下来

                        发颤


     

    • 标签:
    • 词语
    • 学习
    • 学生
    • 设计
    • 分钟
    • 意图
    • 爬天都峰
    • 课文
    • 教学设计
    • 天都峰
    • 自然
    • 老爷爷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