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宁实验小学张宁《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永宁实验小学 张宁
教材简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在阅读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仁爱,体会到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苍白、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彼岸、台湾、袭击、平安无事、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读懂课文,理解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理解课题“跨跃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务人员的奔波劳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点击课件,出示画面:病床上,静静地躺着一位年青人)
师导:同学们,有一位18岁的杭州青年,不幸得了严重的白血病,眼看这朵含苞欲放的生命之花就要枯萎了。面对这位身处绝境的杭州青年,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这位杭州青年的病情,不仅牵动着你们的心,也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还牵动着台湾同胞的心。1999年9月22日,一场跨越海峡、拯救生命的行动开始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天,走进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里。
二、揭示课题,质疑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学生读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导入: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把握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轮读、齐读)
(2)识记字形。
(3)理解词语。
3、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过程中,师相机板书一些关键词语)
(2)让学生根据板书试着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畅谈,感情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师生交流。
五、拓展阅读
《阅读材料》第80——84页:
《赵老师》、《好友卡隆》、《走在每一位母亲的情怀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二、读悟交流,感受亲情
(一)抽骨髓——读悟血脉亲情
1、感知惨劣环境:那么,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2、深入品析词句:
请同学们默读4、5、6三个自然段,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划出句子,反复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
(二)盼骨髓
1、从哪句话看出小钱骨髓移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重点句: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2、适合的骨髓好找吗?(谈何容易 几经辗转)
(三)送骨髓
1、出示送骨髓时间表,感受紧张、漫长、艰辛
2、品析“奔波、连夜”
(四)赞亲情
1、再次解题,深化感情
2、理解重点句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3、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抒颂真情
小钱得救了!一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五、读写结合,表达真情
请你替小钱为台湾青年写一封感谢信。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 骨髓 青年
杭州 血脉亲情 台湾
-
-
- 标签:
- 生命
- 青年
- 学生
- 跨越
- 台湾
- 海峡
- 课文
- 骨髓
- 小钱
- 亲情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