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过程(代数部分教学设计——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和不等式)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教学过程】
    •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米,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米,哥哥每秒跑4米。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
          (2)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
          (3)谁先跑过20米?谁先跑过100米?
          (4)你是怎样求解的?与同伴交流。
            设计意图:以生活情境性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 2自主思考,建立模型


             教师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人们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描述和把握现实世界。请同学们认真分析上述问题情境,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实现数学化,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

    • 3反馈交流,深化认识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展示解决问题的各种不同方法,仔细分析并给以评价。
             学生活动:展示问题的各种解法,并予以评价。
             在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启发指导的基础上,最终可以得到问题的三种解法:
    解法1:方程法
            设哥哥出发x 秒钟追上弟弟,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4x–3y=9,解得:x=9。
            即(1)9秒之前弟弟跑在哥哥的前面。
                (2)由于哥哥的速度较快,9秒之后哥哥跑在弟弟的前面。
                (3)哥哥跑20米所用的时间=20÷4=5;弟弟跑20米所用的时间=(20–9)÷3﹤5,所以弟弟先跑过20米。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出哥哥先跑过100米。
    解法2:不等式法
              (1)设哥哥出发x秒钟,弟弟跑在哥哥的前面,根据题意,弟弟所跑的路程﹥哥哥所跑的路程,可得 3x+9﹥4x,解得:x﹤9。即9秒之前弟弟跑在哥哥的前面。 
             (2)设哥哥出发x秒钟,哥哥跑在弟弟的前面,根据题意,哥哥所跑的路程﹥弟弟所跑的路程,可得 4x﹥3x+9,解得:x﹥9。即9秒之后哥哥跑在弟弟的前面。 
             (3)谁先跑过20米、谁先跑过100米,可以用类似上面的方法算出。
    解法3:函数法 
              设哥哥所用的时间为x秒,哥哥所跑路程为y1米,弟弟所跑的路程为y2 米,根据题意,可求得函数表达式为:y1=4x,y2=9+3x,于是问题转化为:(1)兄弟俩相遇:y1 =y2;(2)弟弟在哥哥前面:y1﹤ y2;(3)哥哥在弟弟前面:y1 ﹥y2;通过计算x值,即可求出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反馈,展示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发挥学习共同体的智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活动:上面给出了同一问题的三种不同解法,即我们分别通过建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和函数模型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思考上述三种解法,看看它们之间有没有内在联系?有怎样的联系?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点是什么?问题的实质又是什么?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回答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哥哥追上弟弟的时间,问题的本质就是哥哥与弟弟在这段时间内所跑过的路程相等。上面的三种模型都可以统一为一个函数模型:y=4x–(9+3x),即兄弟俩所跑过的路程差y是哥哥跑步所用时间x的函数。解法1的方程可以看作函数y=4x–(9+3x)中的自变量x取何值时y=0。解法2的两个不等式可以看作函数y=4x–(9+3x)中的自变量x取何值时y≠0。利用Microsoft student graphing calculator画出函数的图像(图1),观察图像可以直接看出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共享,沟通不同解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函数观点,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Microsoft student graphing calculator的快速作图功能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为学生直观理解三种解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基础。

    • 4反思提高,建立体系


             教师活动:通过上面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发现同一问题可以用三种不同方法来解决,而这三种方法又可以用函数的观点把它们统一起来。那么是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来解决呢?请同学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1)解方程2x+20=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20的值为0?
            类似地,下面两个问题又有什么关系?
          (1)解不等式5x+6﹥3x+10。 
          (2)当自变量x为何值时函数y=2x–4的值大于0?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上面的生活情境问题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并且都可以用函数的观点把它们统一起来。那么是否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问题都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来解决呢?此处进一步提出两个类比问题,旨在通过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活动:我们可以发现,上面的两组问题中每一组的两个问题实质上同一个问题。由此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请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汇报结果。
            由于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像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同理由于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b﹥0或ax+b﹤0(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体验数学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解决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师活动:我们已经发现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那么同学们能否概括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呢?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归纳概括。
            在同学们自主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下列结论: 
            一次函数、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一次代数式各概念之间联系框架 特征 模型 方程 不等式 函数 数学描述的价值 瞬间 部分 过程 数学模型的特征 平衡的模型 非平衡的模型 变化的模型
           设计意图:沟通联系,建立体系,深化认识。

    • 5变式练习,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利用函数图像解出x:
          (1)5x-1=2x+5; (2)6x-4﹤3x+2.
            学生活动:将方程、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并画出函数图像(图2)求出x。
            设计意图: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体会图像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师活动:任何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都能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决,那么方程组、不等式组问题是否也能转化为函数问题来解决呢?请尝试利用函数观点解下列方程组,并归纳出图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学生活动:将每个方程转化为一次函数,画出图像(图4),并找出交点坐标。
            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由此可见,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也有密切的联系。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进一步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 6 问题解决,单元总结


            教师活动:本单元我们从函数观点深入地探索了方程(组)、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经历了借助函数图像直观地来表示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的过程,这种用动态的观点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来认识问题的方法,对于继续学习数学很重要。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家电信公司给顾客提供两种上网收费方式:方式A以每分0.1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收费;方式B除收月基费20元外再以每分0.05元的价格按上网时间收费。如何选择收费方式能使上网者更合算?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建立模型,解决问题,反馈交流。
            略解:设上网时间为x分,若按方式A则收y=0.1x元;若按方式B则收y=0.05x+20元。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图像(图5)。由图像的交点坐标即可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本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即从真实情境问题出发,经过水平数学化将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垂直数学化解决数学问题,并建立知识体系,然后再利用所建构的知识通过水平数学化来解决实际问题,即让学生经历情境问题——数学问题——实际问题这样一个完整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从思想方法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小结本单元的学习 ,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寻找自身知识结构中的漏洞,并提出新的需要继续探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反思是建构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反思交流,能够广开思路,进而发现哪些是自己已经思考过的问题,哪些是自己还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旨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 标签:
    • 活动
    • 教学
    • 解决
    • 解法
    • 代数
    • 模型
    • 学过
    • 哥哥
    • 思考
    • 弟弟
    • 部分
    • 学生
    • 过程
    • 问题
    • 函数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