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高侠——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概述

    《咏鹅》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易于激发学习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促使其观察生活,培养其阅读兴趣。

    • 教学目标

    过程方法: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进而把这种喜爱迁移到其他小动物,受到美的教育。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学生是7-8岁的儿童,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思维还几乎处于单一维度,抽象能力较低。 2、初始能力:学生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能借助汉语拼音阅读拓展材料;学生已经认识“氵”、“口”、“心”三个偏旁和“自”、“己”、“吧”、“那”四个生字;学生对于识字兴趣很高,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并且能自己创设情境来巩固、应用生字。 3、学习风格:小学生的学习风格大多表现为场依存型。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还未形成,不那么主动的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他们通常很难从包含刺激的背景中将刺激分辨出来,所以他们的直觉很容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的影响。

     

     

     

     

    •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

     2、学生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课文。

    难点

     

    1、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对古诗的兴趣。

    2、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落下一个孩子。

    • 教学策略

    1.情景陶冶教学策略:为学生播放录制的鹅在绿水中游泳的视频,重现骆宾王写《咏鹅》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跨越式语文教学211模式,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

    • 资源准备

    鹅1.swf

    北师师范大学跨越式总课题组制作的素材咏鹅03.zip

    •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1.复习旧课(2min)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八个生字,同学们还记得都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摘苹果.ppt

    2.激发情感,导入新课(2min)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本课有了初步地学习,大家也对鹅有了进一步地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更进一步地认识、学习鹅。说了那么多,同学们都见过真正的鹅吗?(请见过的描述一下,没见过的也没关系,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段动画(有条件的最好拍视频,更真实))。播放动画(见课件动画欣赏)。同请学们仔细观察鹅在水中游的动作。学生跟着学习儿歌《咏鹅》。

    3.课文讲解(11min)

    看完非常欢快的动画了,同学们对整首诗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听儿歌时已经有初步的感知了),但是不是还有不完全理解的字词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重点讲解第一句为什么连用三个“鹅”,曲颈。浮、拨(请同学比划动作)。白毛、红掌、绿水、清波注意颜色的对比,并让同学举例说明颜色对比鲜明的动物、情境(根据鹅1.swf内容解析)。

    4.朗读课文、唱儿歌(3min)

    现在大家对这首诗是不是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唱一唱、争取在课堂上达到背诵的程度。课件读、然后可请学习较好的(为其他同学做示范)和较差的(教师检测同学的掌握程度)分别读,过程中尽量不要产生对比效应,教师应尽量保证每位同学被提问的机会均等,最后可齐读。分成两组唱儿歌(导入新课的时候已学)。

    5.游戏(2min见课件课后游戏)。

    为了检查同学的记忆程度,我们来一起玩个游戏,看看谁背会了,谁是咱们班的小天才(设置情景,根据提示,促使同学记忆课文)。

    6.拓展阅读

    学习了鹅,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其他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同学们自己独立去探索哦(资料城)。

    必读:《红金鱼》、《蝴蝶》、《蚕》。长短与写作方式比较接近《咏鹅》。

    选读:《猴子吃香蕉》、《红眼珠》、《虎大王串门》。篇幅较长,可让有余力的学生阅读。

    7.写作练习——我观察的动物(10min)

    学习了别人写的那么多动物,同学们是不是想自己写一写呢?上节课已经让大家课后观察一种小动物,这节课请同学写出来(8min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大家都写完了吧?谁想给大家读一下自己的作品?(2min交流学习,鼓励学生的创作)

    //评价和建议:

    1.请按照跨越式语文211教学模式来重新设计,211三个环节清晰明了

    2.请把各个环节各个活动所用的时间标注,并标注各个环节设计意图

    3.请把各个教学过程细化,将课件内容转换成教学设计的文字部分,让关注者能一目了然你的教学思路

    4.请把拓展阅读部分设计的必读和选读篇目标注出来,参看小学一年级语文跨越式拓展材料。

    5.请在拓展写作部分详细说明设计的题目,例如,我多想去________

    6.按照“语言运用为中心”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各个活动设计紧密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为生字服务,第二课时为课文主题服务。参看下述课时的设计思路

    • 标签:
    • 同学
    • 学习
    • 能力
    • 学生
    • 设计
    • 同学们
    • 阅读
    • 生字
    • 动物
    • 咏鹅
    • 拓展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