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跨越式教研反思
普通类 -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源头活水,受益匪浅
------参加跨越式教育课题体会
29团孔雀中学 王小玲
参与跨越式教育已经一年了,回想一年来走过的每一天,有过初次接触课题时的不满与抱怨,也有过参与其中的疑惑和迷茫,但看到孩子们在跨越式教育下一点点进步后,心里溢满的更多是对跨越式教育深深地喜爱。现在看来,跨越式教育如一缕春风,使我的教书生涯迎来了新的春天;跨越式教育如“源头活水”,为我的教书生涯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在新的教育模式下获得了教益,得到了成长,可以说参与跨越式教育让我受益匪浅。
一、跨越式教育有利于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是 《荀子·劝学》中的名句,它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往往来自于教师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可能这种经验的积累来源于教师教完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后,及时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败、感受与灵感记录下来的所得。作为一线的老师,我们都明白课堂是不完美的艺术,再完美的教案,再完善的备课,也无法避免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即使用的是同一份教案,仅一个老师用相同的授课思路,在不同班级中授课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别。因此如果老师在上完一节课后,能够如实地记录下授课后的“教学反思”,并能够认真分析上课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就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及时的补救。而对于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如果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认真分析,找出成功的原因,从而总结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经常性的写“教学反思”,把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一己之见及时地记录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再集中进行一番整理,归纳总结出具有价值性的东西,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必将有所促进。当我们再教授这类课文时,就能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能够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能过更好地突破重难点,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目标。跨越式教学模式经常进行集中培训和联片教研,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可以吸收兄弟学校老师的长处,长此以往,教师不仅能不断地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而且在集体备课时,在内容的取舍、教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过程的把握方面,都能从容自如,并能达到炉火纯青地地步。
二、跨越式教育有利于教师弥补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礼记·学记》中说“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孔子用这段话告诉我们,为人师者不能只为教书而教书,教师的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还要备好学生。跨越式教育就是要求我们要紧扣教学大纲的三维目标,尽可能多的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即使在备课中没有将教材吃透,设计的问题偏难、缺乏坡度,不能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跨越式教育“211”的模式,也能够极大地弥补了课堂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败笔,用尽可能多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在相同的内容中自我感悟,自我获得,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经过一年的跨越式教育课题实践,我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较大转变,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我将继续跟随北师大课题组专家的脚步,扎实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努力将语文这门育人的工作做好,为孩子们创设更高效的课堂,使他们在跨越式教育的滋润下长得更加茁壮,在未来的天空飞的更加高远。
-
-
- 标签:
- 进行
- 教学
- 学生
- 教师
- 过程中
- 教育
- 课堂
- 教研
- 老师
- 反思
- 跨越式
- 能够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