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小学-王银芝《灰雀》教学设计

    普通类
    • 支持
    • 批判
    • 提问
    • 解释
    • 补充
    • 删除
    • 默认段落标题(请修改)...

    请在这里输入段落内容...

    • 《灰雀》教学设计
    • 学习材料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二个星期的学生,教师已经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主要存在的学习问题是:朗读的声音轻,上课回答不够积极,部分学生(大概五、六个)注意力不集中;作业质量不高,书写速度慢。 在学习本文前,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灰雀,应该和我们这儿的麻雀类似。但我们这儿的麻雀是不惹人喜爱的,因此在观念上要帮助学生进行转变,懂得去保护鸟类。课文要让学生去揣摩人物心理,有一定难度,可能打不开话路。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后,要及时调整,去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14个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接受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明白课文是如何通过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教学难点:透过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并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 课时安排

     2 课时

    • 教学准备

    1.查找列宁的相关资料。2.收集自己所崇拜名人的故事

    • 第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交流资料
    •  
    • .课件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 .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意图: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同时训练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能力。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重点指导以下词语的读音:白桦、胸脯、面包渣、婉转、惹人喜爱。

    (2)理解词语。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意图:通过提示,引导学生感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规范语言。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借助提示说一说。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__________________时,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__________________。

    2.同桌互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生字字形难点: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相对于左边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五、拓展阅读

    读拓展阅读材料上的相关文章

    六、拓展写话

    1、用生字组词、组词、造句子。

    2、抄写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

    • 第二课时
    • 导入新课

    意图:通过做习题引导学生回顾文章主要内容。

    1. .出示列宁在公园里寻找__________________时,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__________________。

    2.师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课件,学生读句子,指导读出喜爱之情,重点读“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

    3.文中谁喜欢灰雀?注意“每次”“都要”“经常”等词的朗读。

    4、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通过理解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诵读对话,引导学生想象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从而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让学生懂得做错事应该改正的道理。

    1.那只灰雀到哪去了?它回来没有?请你画出小男孩和列宁的对话。

    2.指名读对话。

    3.借助提示,边默读边思考。

    男孩:“没……我没看见。”(如何读才能恰当地反映男孩的心理。)

    列宁想: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宁:“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他担心_________________。

    列宁:“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会飞回来?”表明了他喜出望外的心情,引导学生读好。

    男孩:“一定会飞回来!”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桌合作读对话。

    4.补充空白处,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师生合作朗读,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男孩、列宁,将他们的想法说出来。

    6.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的在枝头歌唱。那个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列宁想: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他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去了?”

    7.分角色朗读全文。

    8.你想对列宁或小男孩说些什么?请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三、总结全文

    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教育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仍旧是诚实的孩子。

    四、拓展阅读

    读拓展阅读材料上的相关内容

    五、拓展写话

    1、列宁和男孩交谈后,男孩回到家可能会怎么做,续写:傍晚,男孩回到家,他径直走向阳台……

    2、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

    • 板书设计

    列宁        爱        男孩(知错就改、诚实)灰雀__第二课时.ppt

    • 标签:
    • 列宁
    • 学生
    • 人物
    • 课文
    • 男孩
    • 灰雀
  • 加入的知识群:
    学习元评论 (0条)

    评论为空
    聪明如你,不妨在这 发表你的看法与心得 ~



    登录之后可以发表学习元评论
      
暂无内容~~
顶部